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宿推荐|相约猪栏酒吧,过最清新文艺的生活

[复制链接]

52

主题

52

帖子

15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5 09:37: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西递,坐落于黄山南麓,是个有960余年历史悠久历史的古镇,属徽州地区,“中国最美乡村”之一,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古镇里有一个个“猪栏酒吧”,是西递村最知名的民宿。


猪栏没有猪,酒吧没有酒。


在西递村的猪栏酒吧,其实是民宿主人韩玉在徽州修建的三栋房子之一。猪栏一吧在西递,二吧在碧山村里,三吧的原址是废弃的碧山油厂,


在这儿,他们读书、喝茶、闲聊,当然,也谈正事儿。窗外的飞檐层层叠叠,与马头墙和观音兜共同构成了奇妙的视野。

待烦了,就背起包到村子里晃悠,溯溪而上,寻觅宋代的古桥,看农人割麦。傍晚,每家每户炊烟袅袅,一派乡村生活的日常图景。




郑小光和寒玉,猪栏酒吧的主人,一对诗人夫妻。他们也是国内较早的民宿实践者。其中,老板娘寒玉的意志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猪栏的诞生、定位和风格。

寒玉,本名李国玉,曾在上海学美术。1990年,寒玉赴黄山地区写生,首次来到黟县,当地的景色令她陶醉。“青山、溪流、农舍,太美了!”尤其是徽派建筑,白墙黑瓦马头墙,深深印刻进寒玉的脑海。



“当时就想隐居于此,然而并不现实。”真正现实的是毕业、工作,挣到人生第一桶金;结婚、生子,完成人生必修课。一轮下来,已经过去了十多年。

尽管在销售、外贸、管理等领域摸爬滚打过,而且干得不赖,但内心深处,寒玉还是有梦的——远离喧嚣的大都市,找一处世外桃源,读书、写作、看电影。此时丈夫郑小光的生意顺风顺水,也想提高生活品质。两人一拍即合。

最初将目标定在黄山脚下的屯溪镇。屯溪老街全国闻名,寒玉想开个酒吧,能和朋友聚聚会。实地考察后很失望:“太嘈杂、太商业化了,不是生活的地方。”

哪儿才是生活的地方呢?兜兜转转好久,寒玉忽然想起离屯溪镇不远的黟县,也就是她当年写生的小村落。


2004年寒玉携丈夫郑小光重返黟县。事有凑巧,黟县西递村恰好有老宅急着要出手,寒玉闻讯后连忙赶了过去。

原来,主人是复旦大学退休教授,宅子是祖上所建,三层楼,面积不小。不过传到老教授这一点,子孙飘零,老宅已年久失修。老人无力打理,遂决定出让。

刚开始寒玉是有些犹豫的:宅子实在太破。但考察中她居然找到了老教授当年的日记本。“九一八事变时他还是个小学生,在日记里记载,日本侵占东北后,他难过得跑到村口的牌坊下痛哭。”

眼前的老宅子就这样具有了历史感和生命感,寒玉一锤定音:就是它了。

交接那天下起了滂沱大雨,老教授夫妇领着郑小光和寒玉来到祖坟,焚香告慰祖宗。老教授的太太把存放于老宅的花床、古书、旧报纸、地契都送给了寒玉。“我感动得哭了,终生难忘啊。”寒玉至今和老教授一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因为寒玉心诚,600平米的宅子,老教授只收了15万元。不过接下来的装修,让郑小光和寒玉大费心思。

“老屋里没网线、没电路、没卫生间,等于统统要从头来过。”而且寒玉坚持,设施、布局、物件都要经过重新设计。她的理念是:既雅致又朴素、既时尚又乡土,给人以舒适安稳之感。这才叫“保护老宅”。

于是反反复复、精雕细琢,整整干了两年。寒玉算了算,前前后后花掉60多万。

她原本没想着收回成本。“就是自己住,再搞个微型酒吧,朋友来了可以休闲玩乐。”酒吧是建成了,虽然看起来不太像——一楼院子内摆着长桌和长条椅,半露天,屋顶有大吊扇缓缓转动。





据寒玉介绍,长桌是从废品站淘来的,长条椅则出自乡间的老旧电影院。

不管怎么说,地方是造好了,总该有个名字吧?经考证,院子曾被当作猪圈,那干脆叫“猪栏酒吧”好了。这个名字,也意味着舒缓、懒散的乡居生活。后来,酒吧扩展成民宿,“猪栏酒吧”的名称却一直沿用下来。




寒玉回忆,西递村历史悠久,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少民居成为保护建筑。这听上去很美,但其中大多数破败不堪,没法住人,“可又不能拆,村民很是怨念。”待猪栏酒吧出世,村民恍然大悟:其实,老宅子能改造成这样!

猪栏酒吧的名声于是越传越开。不仅郑小光和寒玉的家人来了、朋友来了,小清新、文艺青年也来了,参观者络绎不绝。

“干脆做民宿吧!”郑小光和寒玉腾出5间客房,其余都作为公共空间——二楼设有书房和音乐厅,书多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CD从欧洲小教堂圣歌到肖邦、披头士;另有小露台,可仰望星空。三楼为敞开式景观台,能俯瞰西递全景。一楼的小酒吧得到了保留,可畅饮,也能作餐厅。





猪栏酒吧是西递村第一家民宿,而当时,这个理念刚传进中国大陆不久。因而此举再度启迪了村民,西递村的民宿雨后春笋般涌现。

而猪栏二吧,则是女主人寒玉偶然找见的一幢塌了一半的清末民初的大户人家。相比一吧,二吧则尽显大户人家的落落大方。两进的厅堂气派敞亮,二层的楼廊客房也都依天井而布局,四四方方,有规有矩。



寒玉在宅子旁边的菜地上,以石筑池,用传统木结构起了回廊,碧水蓝天树影如画,让宅子添了几许雅趣。虽是新建,却因取材和营造方式皆循古法而毫不跳脱。




穿过狭窄的巷道和高高的院墙,推门而入,眼前是另一片天地:正厅、客堂、回廊、天井、餐厅、后花园,还有一方池塘,水清树碧,还有几尾鲤鱼自在地游动。按照寒玉的诗意化表述,你可以半夜前来,“。”看池塘里碎了的月光,听桃子投水自尽的声音。





三吧原是碧山老油坊,一栋独立矗立于田野间的院落,推开铁门,院中樟树枝繁叶茂。房子内部是木质结构。




和前两家主打徽州古宅文化的分店不同,猪栏三吧是真正回归到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猪栏吧的整体设计,是主人本身思想和境界的一种诠释,它充满自然主义的精神,是对传统充分理解后的尊重和融合。




寒玉说“一吧入世,二吧超脱些,三吧则彻底脱离城市,禅意十足。”这也是她所理解的“民宿三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12:55 , Processed in 0.06973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