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旅游在线

标题: 盘点婺源几座古城门 [打印本页]

作者: 借柳暗找花明    时间: 2016-11-30 15:31
标题: 盘点婺源几座古城门

婺源建县于唐开元28年(740年),时设治清华;天复元年(901年)迁到弦高,即今之县城。因地形酷似巨蟒,又名“蚺城”。

婺源县城地势险要,星江河绕城三面,是天然护城河。古时婺源城墙沿河而建,开有八个城门,分别是:东门(锦屏)、南门(环带)、西门(宝婺)、北门(壁月),小东门(瑞虹)、小南门(嘉鱼)、小西门(弦歌)、小北门(保安)。解放后,因城市建设,东南

西城墙陆续拆除,现保存下来的仅有北面的旧城墙和小东门、小北门两处旧址。

最先拆除的是北门,那是五十年代末,修建环城公路。图为北门进城通道。

接下来被拆除的是小西门,六十年代末修建星江大桥。图为当年建设中的星江大桥。(感谢当年的摄影师和他们的后人)

其他的古城门也都在七、八十年代以后陆续拆毁,现仅存小北门和小东门废墟。图为小东门门洞。


目前仅存的小北门。


进门后,两侧均有台阶登上城墙。

当年四个方向的城门都有木桥通往对岸。图为八十年代时期的东门浮桥。

九十年代时,改建成了巍峨的东门大桥。

当年小南门外的南门桥。(此片为摄影版主紫阳人家珍藏)

承载四十多年的星江大桥,已成危桥。2013年动工,经过近一年时间加固、拓宽后修缮一新的当年“西门桥”。

城里流传着几句民谣:东门凶、北门风,西门水、南门鬼。是对婺源四门的生动概括,因东门开在巨蚺的头部,地势凶险;而北门开在大河来水拐弯处,正对着河道,一年四季风大;西门地势低洼一些,只要涨水就淹入城内;南门出城不远,山头上都是坟茔。因此,正月县城迎龙灯的时候,东门的灯,龙尾是一只大老虎,西门的灯,龙尾是一条红鲤鱼。不知所述正确与否?







欢迎光临 黄山旅游在线 (http://www.huangshanonlin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