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旅游在线

标题: 诗画桃源 古驿闪里 [打印本页]

作者: 清风扶露    时间: 2018-6-12 11:12
标题: 诗画桃源 古驿闪里
本帖最后由 zww011 于 2018-6-12 11:14 编辑

闪里古街

              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即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其实是个伪命题,这犹如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一样!只是,我们看到的现象大都以物质形式存在,所以有了唯物史观的主导地位。                     我是在稀稀沥沥的春雨中无意闯入闪里古街的,说是古街其实是一片残垣,在拆毁了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后用石块高高垒起的宅基里种满了蔬菜而已!原来散落在古街两侧大大小小的几百幢徽派古民居现在只剩下了十几幢,只有这条弯弯曲曲用祁门青铺就的石板路在春雨中泣诉着昔日的辉煌与寸土过金。                      闪里,古称外桃源,以区分相距几里地的桃源古村落,是陈姓的聚居地。地处皖南边陲,与赣之瓷都景德镇接攘,是徽州往东南通往湘赣鄂川的要冲。要不是机缘误入,这个连地图也要找上半天的小镇我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之交集的。这里是祁门西乡红茶创始人陈光楷(字烈清)创办陈怡丰茶号地,这幢建于清道光1875年的徽派四合院雕刻精致而精神,陈的后人集体拒绝高价购买的诱惑而使这幢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老宅得以幸存!他们在向政府申请拔款维修无望后正准备发动族亲捐资修复!散布于整个古街上仅存的十几幢古宅以及蜗居于此的三五个老人,在阴雨中显得十分孤零和无望。没了人气的街区散发出一股无以言状的阴霾气味,仿佛身边到处是游荡着的鬼魂,犹如置身于阴气沉重的鬼城!陈宅是整个古街区仅存的两幢相对完整且有保护价值的历史遗存之一。另一幢紧挨其东侧,据说是主人外出务工(另一说是入狱)已将其遗弃。走里宅子,果然门不闭户,一片狼藉,雨水恣意冲刷着天井的石灰墙面,还有长満杂草的庭院和东倒西歪的青石花案,只有门梁上侧的精美石雕依然一丝不苟,没有一顶点被破坏(经历文革而得以幸存,这点很难得,各地都有石灰糊面保护的创举)!                    据当地老人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的两场大水曾把繁华的闪里古街淹漫,把上游古街区夷为平地,还冲走了十多人,其中一户人家十三口惨遭洪水灭门,自此,闪里古街走向衰败。水灾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也是致衰的表象。五六十年代的大跃进大炼钢铁砍光了大树,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大量流失,这是水灾的直接原因。新农村建设鼓励拆旧房批新基,使许多农民弃旧宅择址公路沿线建新房。两场大水是另辟新区建新宅的最好借口,加之道路改建,一个洋房林立的新闪里便沿公路一溜狭长而呈现。新世纪初伴随新农村建设的一股古民居迁建风席卷全国,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的精美祠堂和民居遭受利益迁建。浙江许多城市建有的民居苑有多少是本地古建?许多便来自最有民族特色的徽州农村,闪里无疑是这些古民居异地迁建的重要输出地之一!                    诸事源于心,万恶源于心。人心坏了,天便恶了,人遭天谴是因天施坏以惩人恶!被世人誉为中国三大标志性文化(藏文化,敦煌文化,徽州文化)之一的徽文化也正在一点点被天灾人祸所吞噬,这个昔日被叫做桃源、现尚留一丝残存的闪里古街区的命运正是众多徽州文化构件中的一个缩影。上世纪闪里的两场大水很难说不是人心致坏的结果(当然不是专指闪里当地人),治水先治心,治世先治心!

  


桃源村     村边迎客松

  

  


古朴徽民居

  


陈姓聚居地








欢迎光临 黄山旅游在线 (http://www.huangshanonlin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