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旅游在线

标题: 800多年过去了,似乎一切还在昨天 [打印本页]

作者: 别太好笑    时间: 2017-8-7 15:37
标题: 800多年过去了,似乎一切还在昨天
身为现代都市人

都有一个理想中的家园

它立在黄昏中的身影让人着迷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

徽州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故乡




徽州的柔软

如同吴侬软语、粉墙黛瓦

这里就是人间仙境

任你百炼成钢

也逃不过这如烟似梦的袅袅一击






有一种仙境,叫“一生痴绝处”

有一种遗憾,叫“无梦到徽州”






徽州,徽商,徽菜,徽派,

一个徽字引发了多少历史的情愫。



熹园,这个朱家庄

是朱熹二世祖朱廷隽、

三世祖朱昭元居住的地方。

承载了朱熹一辈子的乡愁

他两次回乡

都在这里看望族人




牌坊的上方正中写有“文公阙里”的字样,婺源是宋代大思想家朱熹的家乡,朱熹是集儒学之大成者,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影响很大,宋度宗赵基在咸淳五年诏赐婺源为“文公阙里”。





朱熹虽然远在福建,但对家乡却是“未尝一日而忘父母之邦”。这颗槠树就是朱熹在47岁回家时亲手种植,作为自己的化身,朝夕陪在先祖身边,以尽孝道。




围绕着这颗槠树

还有两个小故事

☟☟☟


这棵树的主干周长四点七米,树冠东西向二十三米,南北向二十四米,两两相加四十七米。而朱熹的父亲是四十七岁去世,朱熹的最后一次回乡,也是固定在四十七岁那一年。不得不说,这棵树与朱子果然是心灵相同的。





有一年大旱,婺源到处都缺水,周边许多大树都干枯的不得了。只有朱熹手植的这棵槠树长得依然那么的滋润,并且根部还渗出滴滴水来。于是朱家庄的人就把槠树的边上泥巴挖开,果然是一眼清澈甘甜的泉水。





朱熹与朱家庄的情结是割舍不断的

哪怕八百多年过去了

我们还能从熹园的一草一木中

感受到这位思想大师对家乡的浓浓乡愁






欢迎光临 黄山旅游在线 (http://www.huangshanonlin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