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纹胖次 发表于 2017-6-6 16:51:12

访母系村落 赏高山红枫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6-27 16:45 编辑

访母系村落赏高山红枫
阆山位于皖浙赣三省界山五龙山中段,海拔约800米,现为婺源段莘乡阆山村委会所在地,有王家、曹家、布源、坦里、外山、新寺和碎石坞7个自然村200多户千余人。这个称之为"具有母系氏族遗风"的村落是何时迁入海拔近千米的五龙山顶,已然没有谁能说清。在近几年通公里之前,陡峭山林中,两条殊途同归的古道成为贫困山村向外的仅有延伸。阆山我曾到访过多次,2016.12.4,一个初冬的周日我同十几名户外爱好者再次前来探访,且希望能观赏到高山红枫。

徒步的起点,婺源五龙源景区,因不是漂流的季节,除了几个维护工人外,看不到一个游客的身影。

这条古道不同于婺源其它地方的青石板路,用料为就地取材的磨石,也未加太多的打磨,因此显得高低不平,但这也透出了其粗犷的个性。

像其它古道一样,途中供人歇息躲雨的路亭还是要有的。

上山途中有处裸露的被风雨岁月打磨成平滑如镜的石壁在前晚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的清新。

在山腰间,眺望对面的山峦,曲曲折折,层层叠叠,处处人家散落在谷底,我想如果是三月油菜花的季节再来,一定会更美!

到了阆山,眼前一片开阔,山上的居民,犹如生活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尘世之外。我们的感叹还没发完,从后面走来了一个背负着柴火的老婆婆,趁着老人歇息的功夫,二位美驴上前一打听,原来老人己有83岁了,如此高龄却如此硬朗如此勤劳,这可能就是母系遗风的很好写照吧!

村子之间,道路两旁茂密的毛竹林数棵古树穿插其间,三二孩童在稻草垛边玩耍,接过我们送给他们的饮料水果后,羞涩一笑,欢快的跑开了。

有几片枫树林散落在几个自然村之间,这些曾是众多摄影家的追逐之地。今年可能是天气的原因,也可能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未能拍到希冀的参天红枫,但林中粗大的古树,树底下厚厚的落叶,争相向上的枝丫还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山途中再次碰到一位背柴的中年妇女,让我对母系遗风有了更多的思考。据说,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村里的女孩子是不读书的,就是现在,女孩能读到初中就不错了,而男孩子就是拼死也要高中毕业。田地里的农活基本是女人包干了,如果是农忙季节,田间小道上会见到布衣女子肩背装着猪、牛粪的竹筐到地里施肥。在未通车的过去,山上建房子,一块砖,一片瓦,都没有离开过妇女们的脊梁。"女人务农"、"男人苦读"的社会分工由来已久,阆山女人对男丁久而久之的宽容,这就是"母系氏族遗风"?

再次回头看看即将离开的阆山,层层叠叠的梯田上,白墙黛瓦的徽派古民居散落,而挺拔古老的枫叶林却像一队队卫兵守护着这片最后的净土。

下山途中,古道旁一棵孤孤单单的伞状的松树很像黄山的迎客松,美驴们纷纷与其合影。

为了不走回头路,我们是从另一条山道下山的,这就是山脚下的汪溪村。这是个建于明洪武二年的古村,距今己有740多年的历史了,村口的古樟、古桥、古庙与村前的小溪同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一道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小桥流水人家画作。

在汪溪到我们停车的游客中心的道路旁,有几棵艳丽的红枫引起我们的兴奋,弥补了此前我们的失落与缺憾,火红的枫叶在斜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美丽与灿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访母系村落 赏高山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