髙気傲 发表于 2017-6-5 16:37:19

那一抹亮色

在苍茫的暮色中,我看到了曾经无数次在影视、图片、和文字里,为之淳朴厚重的徽派古建筑艺术文化所震撼的婺源!




那绵延无尽的山水中,无意奢华,静静地散落在县城的一簇簇村子,竟都有意选在了依山傍水之势的地方而落成,村舍间遍布着鳞次栉比、清一色的白墙黛瓦,错落有别的栋宇间,又都一一被精致的勾檐斗角。每一处村落,要么村前溪水潺潺、叮咚有声;要么就干脆让溪水绕村而行、流水经年,村民进出村子辅之以小木桥,或再配以回廊、稻黍、花草、枫叶等近景远画点缀,放眼远眺,黄,黄得金灿灿,绿,绿得鲜嫩嫩,粉,粉得油嘟嘟……人与自然的和谐亲近,“天人合一”的完美结合,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欣欣然,尽收眼底。

走进婺源,就被迎面扑来的古朴却不失精细雕刻的素颜所惊叹。



行走于村巷之间,每条巷子似乎可以独立于一隅,却又一气呵成,贯穿于整个村子,巷子宽不过五尺,窄处仅供一人通过。那一条也可称作为数条幽深洁净的村巷,有的以青石板铺就,有的则干脆就保持着原有的质地,不加任何修饰,却也与古居相得益彰。每条村巷一如人们肢体的血管,绵延不绝的通向村民家舍,令人不得不惊叹“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妙诠释。游人如村子的流动血液,在通往村子的各个血管上,为古村的吐故纳新繁忙地奔走着。村里的老老少少,要么倚靠在自家门前,怡然自得的忙活着手中的活计;要么干脆什么也没做,用你难以听懂的方言招呼着同村熟客;要么支上三两方桌,或摆上山果野味招揽游客,或穿梭于热气腾腾的灶前,为歇脚的客人果腹充饥而忙碌着……

一天到晚,这里的村子没闲着,村子里的人也没停过,奔波于村村巷巷路上的游人们更是:要么在婺源的村里游着,要么就在来婺源赏景的路上。

远处观村,不论她是在熟睡,亦或在晨曦里,还是在暮色中,那是一天里最好的时机。



当第一缕炊烟从烟囱里升腾起时,透过冉冉升起的太阳,阳光映射在屋脊、树缝间,屋的轮、树的廓,所有的物件都在这轻蔓的烟雾里,那美轮美奂的景致,那撩人的线条,美得让你会感到莫名的心疼,令你的思维在短时间里失忆和茫然。




傍晚时分,暮色渐渐笼罩过来。
劳累了一天的村子慵懒地静卧在一处,单等着天幕将夜色拉上。
点上烛火的村子,光亮从大小不一的窗口里透出,为白的墙,灰的瓦抹上了一层氤氲的色彩。
古村在此刻显得那样的宁静安详。

岁月的浸染,让她的脸上除了安详,已经看不出任何的表情了。


如今,在忙忙碌碌的人流中,不管你是看婺源的景,还是在看婺源致的路上,更多的是心底对千年婺源的膜拜。
婺源的美,不在个体,在一群落,在一整体,在一相濡以沫的和谐共处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