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尛萌 发表于 2017-6-4 23:34:37

古道茶坑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6-27 11:52 编辑



一个平凡的村落渗透着世世代代的辛勤耕耘,承载着她的古老与朴实,那里的生活保留着闲逸的情趣。迎着冬阳,我们来到汪槎茶坑,开始愉快的徒步之旅。

高山水库、庆源牌楼,休闲穿过,分外情深般空气,由远及近飘来,总是令人陶醉、清新无比。多年的居室生活,让我更向往乡村,忘不了山野的香味,享受那怀旧的味道。

早听人说,在婺源段莘,有一个充满诗意的村村委会——汪槎。汪槎分五个自然村:茶坑、外汪槎、里汪槎、大秋岭村和九都溪柄,二百多户一千多人口。地处饶河源头,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山林苍翠,古木参天,资源丰富。


伴随着晴空万里的好天气,10分钟左右我们就到了茶坑罗岭头。站在罗岭头放眼望去,宛如飘带的石板古道从上而下,一直贯穿村中,跟随石板路曲折蜿蜒不离不弃的是一条泉水汇集的小溪。沿着石板路,听着身边小溪的潺潺流水,透过阳光,看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的梯田,望远处若隐若现的小村,不时传来小鸟的歌声与我们相伴,一路清幽怡静,风景迷人,真有说不出的享受,好一派人间仙境。这就是口口相传的“小江岭”——茶坑。

茶坑村是汪槎村委会最大的自然村,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离高山平湖5公里,离庆源古村3.5公里,两面环山一溪水,一条大路通南北,这是一条古商道,自古是徽商的必经之路。几百年来走过无数大商小贩和文人墨客,在这个古朴的小山村,每一堵残墙都写满了故事,每一段石阶都散发出岁月的沧桑。到了春天,百亩梯田云彩花黄,满山的红杜鹃热情似火,到处弥漫着绿色,连空气也飘着青草花香味。到了夏天,卷起裤腿闲步小溪,清澈见底的泉水里到处是一尾尾清闲自在的石斑鱼,那光背戏水的村娃,仿佛能够带你穿越时空,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到了秋天,穿上猎装上得半山去,那养生的野果山菜让人回味无穷,再往山上走,偶尔还有野生动物与你萍水相逢,在这个原生态的村落里,至今保留着明清古建筑。


从罗岭头走到罗岭底大概25分钟,走在修复如旧的古道上,健步如飞。村里的汪志成村支书向我们述说着这里的历史与传说。罗岭底200多米处,有白蛇出洞石磨表。传说此地一条白蛇修炼千年要成仙,数次变成弟子来到古道路边接待一道人,终于在一次接待后道出实情,道士听说白蛇出洞要水漫茶坑白虎山,伤害一方村民时,便从头发上拔下银簪在青石板路中间画了一道弧形时间痕。并告诫白蛇什么时候弧形时间痕被路人用脚磨平了,什么时候才能再得道成仙。此话刚好被一石匠听见,就把时间痕凿深并把青石板从路中间换放在路边缘。因此几百年来,白蛇出洞石磨表还保存良好,画痕明显,岁月磨损分化不大。

古道上步伐也这样,漫不经心地走到一处拐弯的地方,发现了它的存在,原来是传说中的经典。茶坑村头0.5公里处有百步岭,为茶坑建村时石匠所建,茶坑石匠自古师出有名,百步岭的设计寓意深刻,从岭尾到岭头刚好一百步。表达吉祥、奋进、成功、美满、幸福的向往。小孩出生来百步岭叩首,希望能百伶百俐、长命百岁;小孩上学来百步岭叩首,希望能教一识百、百尺竿头;高考时来百步岭叩首,希望百步穿杨、百发百中;找个媳妇来百步岭叩首,希望能百里挑一、百依百顺;结婚时来百步岭叩首,希望能百年之约、百年好合;工作了来百步岭叩首,希望百举百全、百炼成钢;办个事业来这里叩首,希望能一呼百应、一倡百和;困难时来百步岭叩首,希望百折不摧、百事大吉;成功时来百步岭叩首,希望垂范百世、百世流芳;做寿时来这里叩首,希望百龄眉寿、南面百城。

经罗岭、百步岭,并到了沿溪而建的茶杭村。婺源所有村庄都有水口林,茶坑村口也有一株大树,它从根部就已分蘖成两支,不妨称为“兄弟树”吧。村中不乏木架构的房屋,还有徽派建筑特有的辟邪照妖镜,以及耐心寻味的门栓。村子里以老人和孩子为主。一位老婆婆从屋里走了出来,弓着腰,手里还拿着个尿桶。孩子们就在露天的地方找个平台当桌子做作业。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旧屋的时候,每天蹲坐在墙角,用小竹椅当桌子写作业的日子。粉嘟嘟的婴儿,好可爱。


茶坑村虽小,小到一眼就可以全部看完。茶坑村和婺源其他村子一样,有金灿灿的油菜花,有肥沃的土地,有浓浓的农村生活气息,但茶坑是没有经过开发的村子,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淳朴的民风,可餐的景色!我喜欢这个村庄,微风轻佛,层层的梯田和石磅,让我们看到当年带领群众搞生产的思想建筑,依然犹在,永不覆亡。我喜欢这种温暖,柔情似水,缓慢地走遍全身,温暖了我的心田,驱散了烦闷,憧憬着未来。我喜欢这里的村民,和谐纯朴,孩子可爱,老人惬意,令人留恋往返……正如村民所说,茶坑是个好地方,村头村尾桥过江,请神拜佛不出乡,走路没有烂泥浆。

永济洞,是我们徒步的最后一站。离开茶坑,我们顺着山路盘山而行,我们的身体没有感到一点累,精力仍然是那么充分,一路探讨着古道边隔几十米就有的石堆的意义。

穿出茶坑村,进入苍岭脚村,小河、流水、徽派建筑,古老的石桥,看上去是那么的秀美。溪水环绕,清澈见底。出村,沿着小溪我们踏上青石板的古道,继续令人喜爱的石阶古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道茶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