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屿南歌 发表于 2017-6-3 23:47:51

上知天文下通地理 段莘大贤汪双池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6-27 10:12 编辑

汪绂[清]段莘人。(1692—1759)学才。初名煌,字灿人,号双池。明汪应蛟元孙。
“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传说
相传有一天双池先生闲逛来到集市上,看到有位渔夫在卖乌龟,双池先生一眼见,有种神秘亲近的感觉,正是这种感觉催促着先生买下了这只小乌龟。买完后拎着小乌龟,不曾想走了不久乌龟开始说话了,“我是一只千岁的乌龟”。乌龟这一句话着实让先生惊诧不已,接着乌龟又说,“你买我回去是要吃我,你吃我的左眼能知晓天文,吃我的右眼能通览地理,但不能全吃否则会损伤身体。”说完乌龟就不再说话了。平静后的双池先生于是就一直就纠结是吃左眼,还是吃右眼,一直回到家还没想好。双池先生于是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夫人,夫人脱口而出:“怎么这么迂腐呢,你就都吃了嘛!”后来先生就把两只眼睛都吃了,从此之后先生学问大进,果然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先生也落下了眼疾的病根。
传说是美丽的,不管真假与否,真实的双池先生确是当地的一位大贤。先生少时家贫,到景德镇画碗多年,勤学不辍。精通山水、人物、花鸟,后于闽中枫岭浦城间设馆授徒,跟着他学习学问的人有很多。先生还对儒经、乐律、天文、绘画用心极深,以宋儒理学为归。著作有36部226卷,如《周易尚书》、《四书诠义》、《易经诠义》、《诗经诠义》、《春秋集诗》、《礼纪章句》、《乐经律吕通解》、《诗集》、《大风集》等,其中收入《四库全书》的有《理学逢源》、《医村篡要》等30部共195卷。从这些传于后世的著作看来,先生确是博古通今,治学精深。
现今当地流传着一句预言:“千里葫芦终过颈,五百年后复莘源”前句已经应验了,所指的就是建国后70年代,段莘村由于修建水库,全村沉于水底。后句说的是五百年后,段莘村又会重出水面,继续源远流长,传承发展下去。老段莘村的村民记住了这句预言,将会世代传承下去,终会有预言成为现实的一天。通过这一点也足见双池先生的神奇之处,也是先生学问高深的一佐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知天文下通地理 段莘大贤汪双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