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微胖 发表于 2017-6-2 09:15:57

婺源秘技,发现不一样的美

本帖最后由黄山知名导游于2017-6-2214:28编辑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的诗句,不知说出了多少人对古徽州的向往。

徽州,集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粹,蕴涵深邃,堪称中国古典文化的传奇地域。它曾经的辉煌,曾经的人物和故事,随着时间过去渐行渐远,慢慢氤氲成一个清灵隐约的山水画。但那些鲜活的历史和文化,却仍然有迹可寻,它深藏于徽州地域的古道深巷、民居牌坊和节令习俗里,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其中,婺源的“徽州三雕”,无疑是最突出的代表之一。


其起源可追溯到唐代,明清时期徽商兴起,"婺源三雕"依托徽派建筑达于鼎盛。


明万历二十四年,户部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兴建于婺源县沱川理坑的"尚书第"建筑上的装饰可视为"婺源三雕"最初的实例,其后,明代吏部尚书余懋衡也于天启六年在理坑兴建"上官卿第"。清顺治十六年余维枢兴建"司马第",标志着"婺源三雕"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清康熙二十年婺源县北部古坦乡黄村建成"百柱宗祠",清乾隆元年婺源县思溪、延村建"商宅群",这些建筑的装饰物呈现了"婺源三雕"极盛时的气象。



婺源砖雕的雕刻手法夸张、变形,一般是高浮雕,以增加浓重的装饰性。由于砖质松脆,刀法多趋于简练。砖雕的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明代的风格古拙朴素,颇像汉代的画像石;清代则趋向于细腻的层次,布局往往像整幅的立轴、手卷那么严谨(立轴、手卷是中国画的装裱方式)。


砖雕也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指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典故等图案主要用于装饰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构件和墙面。通常也指用青砖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艺品。









































"婺源三雕"是华夏文明的艺术杰作,又成为徽派建筑最精彩的艺术亮点,它具有学术研究和历史考察价值,有观赏、审美的精神价值,同时也为当代建筑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研究和借鉴价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婺源不只是乡村的四季风情,一砖雕一故事,那历经沧桑的岁月斑驳,等你静静的去感悟去解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婺源秘技,发现不一样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