丄蒂の左手 发表于 2017-5-30 21:57:33

水浒里的方腊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6-24 23:47 编辑




方腊(1078-1121年),又名方十三,北宋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如果是歙县人的话,小编想应该尽快考证保护起来),后迁睦州青溪县万年镇(今浙江淳安威坪)碣村保正方有常家当佣工(一说方腊是漆园主,为睦州青溪县人)。
北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组织起义,聚众百万,攻占六州五十二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被奉为“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起义军最后一个据点青溪帮源洞被宋军攻破,方腊父子等39名首领被俘。同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在汴京被处决,起义失败。


人物生平


起义背景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东南深受朱勔(音同“勉”)花石纲之害,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喜花石竹木。在江南设“苏杭应奉局”,派众爪牙到东南各地,搜刮民间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用大船运向汴京,每十船组成一纲,时称“花石纲”。青溪县多产竹木漆,是应奉局重点酷取之地。这种沉重的负担都转嫁到农民身上,尤其是靠出卖劳动力度日的赤贫者身上。深受剥削压迫之苦,方腊因此对宋王朝的反动统治怀有刻骨仇恨,遂点燃了起义之火。百姓愤怨,方腊趁百姓不满之机,暗中把贫困失业的人组织起来。
宣布起义
宣和二年(公元1120元)十月,方腊率众起义,自称圣公,建元永乐,设置官吏将帅,以头巾区别等级,从红巾往上分六等。义军无弓箭、盔甲,只以鬼神那些隐秘难测的事互相煽动,烧房舍,掠金帛子女,诱逼良民加


方腊起义军
入起义军。人们安于太平,不识兵革,听到金鼓声就束手听命,不到十天就有数万人参加义军,在息坑打败并杀死宋将蔡遵。十一月攻占青溪,十二月攻占睦、歙二州。南面攻克衢州,杀死郡守彭汝方;北面横扫新城、桐庐、富阳各县,进逼杭州。杭州郡守弃城逃走,义军占领杭州,杀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放火烧了六天,死者不计其数。义军凡是抓住宋的官吏,定要割其肉,断其体,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乱箭穿身,用各种办法折磨他们,讨还血债,以解心头恨。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二月初,起义军攻陷睦州,杀官兵千人,占据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十二月末,方腊挥师向西,攻克歙州(今安徽歙县)。
起义失败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正月,方腊派大将方七佛率众六万进攻秀州(今嘉兴),秀州统军王子武乘城固守,不久宋军援兵赶到,大败起叛军。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二月,宋军包围杭州,宋徽宗下诏“招抚方腊”,被方腊拒绝。方腊亲自指挥抵抗,由于城中缺粮,起义军被迫撤出杭州。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三月,方腊率起叛军再次进攻杭州,


方腊被押解回京
在城外被王禀打败。杭州失守,形势急转直下,叛军从节节胜利变成节节败退。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此时起叛军尚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与官兵力战而败。”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包围帮源洞。方腊在石洞中躲藏起来,由于石洞极为隐蔽,官军不知如何进入。在宋军中任裨将的韩世忠侦查到路径,便率骁勇进入方腊所藏洞中,格杀数十人。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四月二十七日,方腊和妻子、宰相方肥等人被忠州防御使辛兴宗所俘虏,藏匿在洞中的七万起义军被杀,方七佛等人逃走。方腊等人被押往汴京,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轰轰烈烈的方腊起义,至此才落下帷幕。


主要成就


《水浒传》中的江南方腊国占据江南的歙州、睦州、杭州、苏州、常州、湖州、宣州、润州八州和八州管下的二十五县。
势力比辽国、河北田虎、淮西王庆强大许多。

最后一个据点是清溪帮源洞。
皇帝方腊、金芝(公主)、殿前金乌上将军内外诸军都招讨方杰(皇侄)、左丞相娄敏中、马步亲军都太尉骠骑上将军杜微、灵应天师包道乙、殿前太尉郑彪、御林护驾都教师贺从龙、司天太监浦文英、引进使冯喜、三十余员姓名不明的战将,兵力41000。
分设了四个军区:
睦州:
直接归大内领导。右丞相祖士远率领参政沈寿、佥书桓逸、元帅谭高、守将伍应星、夏侯成等镇守这里。属下的指挥使白钦和景德守住乌龙岭。兵力25000。
四个水军总管浙江四龙(玉爪龙都总管成贵、锦鳞龙副总管翟源、冲波龙左副管乔正、戏珠龙右副管谢福)率领约5000水军守卫江岸一代。
歙州:
方腊叔父方垕为最高领导,与尚书王寅、侍郎高玉、十数员姓名不明的战将镇守该城,兵力20000。
前面的昱岭关则由大将庞万春带领雷炯、计稷两名副将守卫。昱岭关是杭徽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苏州:
方腊的弟弟方貌做主将,带领元帅邢政、六军指挥使卫忠、八骠骑(飞龙大将军刘斌、飞虎大将军张威、飞熊大将军徐方、飞豹大将军郭世广、飞天大将军邬福、飞云大将军苟正、飞山大将军甄诚、飞水大将军昌盛)在此,兵力75000。下辖润州、常州两地。润州的主帅是枢密使吕师囊,手下有十二名统制官,号称江南十二神(擎天神福州沈刚、游奕神歙州潘文得、遁甲神睦州应明、六丁神明州徐统、霹雳神越州张近仁、巨灵神杭州沈泽、太白神湖州赵毅、太岁神宣州高可立、吊客神常州范畴、黄幡神润州卓万里、豹尾神江州和潼、丧门神苏州沈抃),兵力50000。常州是制置使统制官钱振鹏为守将,下面有金节、许定二人为辅。
扬州守将是陈观、陈益、陈泰。
湖州守将是弓温、叶贵、吴成。
宣州守将是经略使家余庆、统制官李韶、韩明、杜敬臣、鲁安、潘睿、程胜祖。
江阴、太仓守将是严勇李玉。
秀州守将是段恺。
杭州:
方腊的儿子南安王大太子方天定被委任在此地镇守。麾下有四大元帅(国师宝光如来邓元觉、南离大将军元帅石宝、镇国大将军厉天闰、护国大将军司行方)、二十四将(厉天佑、吴值、赵毅、黄爱、晁中、汤逢士、王绩、薛斗南、冷恭、张俭、元兴、姚义、温克让、茅迪、王仁、崔彧、廉明、徐白、张道原、凤仪、张韬、苏泾、米泉、贝应夔)、兵力70000+。
独松关守将是吴升、蒋印、卫亨。
最后被宋江、卢俊义领导的梁山军剿灭。但是也给梁山军造成极大损失。
PS:梁山共108将,5人留在京师没有出征(安道全在杭州之战中被调回京给皇帝治病。),即去了103人(公孙胜没有参加战斗。)。70人死亡(阵亡59人+病故10人+坐化1人),还有6人(其中包括公孙胜。)虽然生还但是离开军队,合计失去76人,军队回到京师时只剩下27人。
相比之下梁山身经百战在之前的任何战争中108将都没失去一个。

开库分粮七月,大旱,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百姓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百姓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干净。百姓的肚皮饿得精瘪,可粮食却一车一车把县里的粮库装满满。方腊出了张假告示,拿了这张告示,领着全村的穷人,到县城里去。凭着假的告示和官印,方腊和百姓终于得到了救命的粮食。
政治
方腊性情豪爽,深得人心,有较强的组织才能,自身又出身贫苦,所以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他还参与传教,吸收了大批教徒,这些人后来成为起义军的骨干力量。摩尼教主张“是法平等,无分高下”,信教者都是一家,同时还主张吃素断荤,节省钱财,教友中实行互助。在起义军内部,政治上彼此平等,不分上下尊卑,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经济上凡钱财物用一概公共享受使用,没有你我之分。


人物评价


总体评价方腊率贫苦大众,以诛贪官为名发动起义。方腊起义的特点是准备充分、发展迅猛、斗争坚定,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攻克了六州五十二县,由于方腊错误估计形势,低估宋军实力,起义军先胜后败,很快就被宋朝禁军镇压,没有改变宋朝的腐败政策,但对宋朝的国力有所削弱,是导致宋朝后来败给辽金的原因之一。是为以宗教为诱饵煽动叛乱的典型。


穿皇帝装的方腊
方腊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加上有较强的组织才能,自身又出身贫苦,所以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当时民间流传有童谣:“十千加一点,冬尽始称尊。纵横过浙水,显迹在吴兴。”十千是隐寓万字,加一点便成方字,冬尽为腊,称尊二字,就是南面为君的意思,可见方腊深得广大农民拥护。
历史评价
蔡东藩:“方腊、宋江,虽皆亡命之徒,而非贪官污吏之有以激之,则必不能为叛逆之举。就令潜图不轨,而附和无人,亦宁能孑身起事?盖自来盗贼蜂起,未有不从官吏所致,苛征横敛,民不聊生,则往往铤而走险,啸聚成群,大则揭竿,小则越货,方腊、宋江,其已事也。惟方腊之为乱大,而宋江之为乱小,方腊之作恶多,而宋江之作恶少,本回分段叙述,于方腊无恕词,于宋江犹有曲笔,而总意则归咎于官吏。”


家族成员

妻子:邵氏儿子:方书、方亳后世纪念



方腊洞
方腊起义遗址方腊洞: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叶家乡洞源里村西南2.5公里。原名帮源洞,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失败后避难之所。洞口朝南偏西7度。进深(除去底部二室)总长22.1米,平均高度3米左右,宽度0.7米。从洞口至9米处最狭,仅0.36米。至22.1米处分为两岔,往下垂直3米为第一室,长1.8米,宽0.9米。往南向下7.1米为第二室,长3.4米,宽2.3米。离洞口20米处竖有“方腊洞”一碑,是郭沫若于1964年题写。
北宋末年,统治者荒淫腐朽,民不聊生。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在青溪(淳安)县万年(威坪)乡洞源里率众起义,义军迅速发展,连克六州五十二县,东南震动。宋徽宗派童贯镇压,义军由于战略失策和粮、弹缺乏,退守帮源。次年四月末,方腊及妻、子等人在帮源洞被俘,后英勇就义。
  方腊起义的帮(洞)源村,群山巍峨,山石峥嵘,洞源溪自西北流向东南。方腊洞朝南偏西7度,隔溪与百旗山、擂鼓台等起义遗址遥遥相望,为了纪念历史上这次农民起义,当地群众将帮源洞改名为“方腊洞”。洞前石碑上“方腊洞”三字系郭沫若所书。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方腊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四大寇之一。(其他三大反贼分别是山东宋江、河北田虎、淮西王庆。)
影视剧中与武松的交战中,断去了武松的一条臂膀,经过一番苦战,为武松单臂所擒,演义了脍炙人口的“武松单臂擒方腊”,于小说中则为鲁智深所擒拿。姜鸿飞著近现代小说《水浒中传》共三十回,于1938年出版。是古典名著《水浒传》的衍生小说(续书)之一。玄幻小说《天师之重生方腊传》中,方腊亦有出场。另在《水浒别传》之《方腊反》、《南水浒》、《南洞北泊》、《方腊反宋血战记》中,方腊均有出场。


武松单臂擒方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水浒里的方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