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眼如初风华故 发表于 2017-5-30 20:32:59

乡村榨油坊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6-25 07:53 编辑

小时候的油香,似乎一直贯穿着整个夏季最炎热的时候。天气越热,油坊里飘出的油香越重,深深浅浅的记忆便开始纷呈而至。如今已经离开乡村的人们已经很难再嗅到如此浓郁的菜籽油的味道,也已经很难再感受到每到这个季节的热闹,似乎已经离去好远,隔了好久,家乡在深深浅浅中,涂上了黄色的时光印迹……


犹记得那时小时候,这个季节每当艳阳高照的时候,就要开始将收获的菜籽搬出来晒,一粒粒一堆堆铺在房顶的平台上,手上脚上感受到的细细麻麻的颗粒,滚烫的触觉,年少时总是抱怨要不断的去收、去晒,不甘不愿的被妈妈喊去帮忙,晒干后的菜籽一脚踩上去就能被踩开,乐此不疲的用手按、用脚踩,似乎如此才能发泄一下被迫劳动的怨气。晒干之后便要去油坊预约排队准备榨油,每个村都会有一个榨油坊,每到这个时候,基本全村每家每户都开始准备着,要提前预约,要提前搬柴火,榨油坊的温度总是让人想逃离,可是浓浓的油香又偏偏让人驻足,混杂着生活的烟火味,妈妈承诺的结束后奖励帮忙的雪糕诱惑,小时候总是非常容易被满足,简单而又开心。

榨油坊是乡村富有活力的场所之一。每到开榨的季节,除了浓郁的油香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承载了许多乡亲的希冀:来年全家的生活食用油便取决于这台手工榨油机。对于懵懂和天真的儿童而言,这里还有一次愉快的乘车体验:在牛拉着磨盘辗压菜籽的时候,大人总爱让自家的小孩坐在牛车上面以增加碾压的重量。这种感觉,放在时过三十余年的今天来回味,我想仍不亚于成年人开宝马汽车的心情。另外,在榨油的这几天里,为了让师傅们尽心尽力,主人总是会在这几天慷慨大方地用好酒好菜招待他们,这对于儿童来讲,也是一次难得的饕餮盛宴。





榨油的程序是,先将菜籽炒熟,再放在巨大的圆形石碾槽里,让戴着眼罩的牛拉着碾盘碾碎、碾细。碾好的原料用稻草包住,放在铁箍里,做成一个个的大饼,再放入一旁的榨床里,压上一个个大木楦,木楦留隙置塞。一根六七米长的木槌吊在空中,垂直对着榨床上的木塞。木槌与木塞接触的一端,包着铁环。开榨的时候,四五个成年壮汉赤裸着上身,手扶着木槌,齐声喊着“嘿哟”的号子,用力地撞击着木塞,发出雄浑粗犷的“咣当”声,随着这有节奏的欢乐声,油慢慢地顺着油槽流向下面的油缸,这是乡村生活中最好、最美的诠释。




九十年代始,城镇的街市上便出现了电动的榨油机,小巧、高效、便捷、价廉等诸多优点,让传统的手工榨油工艺相比之下暗然失色,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从此彻底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消失在老一辈人的叹息声中:手工榨油还是要香一些!这不过是面对传统的丢失,发出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村榨油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