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的阳光 发表于 2017-5-30 10:28:19

徽州古亭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6-25 11:02 编辑




当人们走进徽州大地上名闻遐迩的棠樾村时,总会被那些耐人寻味的古亭所吸引。一个古亭竟包含许多的典故、思想、寄托,可谓言简意赅,意趣无穷。记得读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也常常被她那深美的内心世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所感染,这一切美好的境界的源头都来自于古色古香的亭子!这些怎不令我们想起散布于徽州的山间、村前塘后、古桥山廊等处的古亭,徽州古亭大都古朴雅致,小巧玲珑,楚楚动人。无论是徽州的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许多人的一生都与这些形形色色的古亭相关联,你随着登亭观景,纵目远眺那看不尽的一片片绝妙的风光,如在揭轻纱般的雾霭,露出徽州真心真水的秀丽真容。春日,细雨绵绵,亭前犹如挂着一层透明的丝帘,随风拂卷。赤日炎炎之时,古亭里总是吹着带有潮气的凉风,也会把满亭里的暑气驱散,令人心旷神怡,走进这样的古亭,无论何时,只要你静坐一会儿,也可以获得许多美的享受。





徽州古亭边的景色都是很美的,单看唐模檀干园里的“镜亭”和“湖心亭”便可见一斑,这两亭并没有什么气派可言,但亭上的一副描绘周围环境的对联却很吸引人,其文曰:“喜桃露春浓,荷云夏净,桂风秋馥,梅雪冬妍,地僻历俱忘,四序且凭花事告;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天马南驰,灵金北倚,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而“湖心亭”上也有一幅很优美又富有哲理的对联:“花红涧碧纷烂漫,天光云影共徘徊。”由此可见此处风光旖旎,意趣无穷。亭内还有历代名家碑刻十八块,苏东坡、查士标、董其昌、八大山人、郑板桥,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这足见其亭不仅外观美,而内在也是很美的。如果把此亭比喻成大家闺秀的话,那么,徽州东面蓝田村外的“松谷亭”就是独具特色的小家碧玉了,身处深山云雾中,仍不失其天生丽质的气韵,亭东“种玉里”三字,也不知给了人们多少遐想和甜美,无论是高官巨贾无数次驻足观赏,还是村姑、秀才们风花雪月逸事的演绎,其万般风情依然足矣。当然汉子般的古亭也有许多,徽城城南披云峰之巅的“披云亭”
就是其中的一位,登临此亭,古徽州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云蒸霞蔚的日子也好,阳光灿烂的境界也罢,人在此亭中,确有无穷的感悟,真有点:“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气派,一片片流云匆匆来又匆匆去,犹如步履匆匆的古徽人,为创造灿烂的徽州文化而在中华大地奔波。
徽州古亭给了我一个个生动的课堂,当几个人往亭中一坐,不管外面风吹云涌,也不管百鸟欢歌,我辈自在畅放旧情,精神倍增,回思往事,则青春焕发,目睹晚晴,则又逸兴遄飞,这是何等的乐事。我常思索,古典名著《醉翁亭记》、《湖心亭观雪》这些妙文,为什么千百年来总是脍炙人口,令人称赞不已呢?其独特魅力和才子的神来之笔不假,但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家抓住了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典型环境。一座徽州古亭,尽管里面的行人都是三教九流,五方杂处,人声鼎沸,但它综合地反映了民间的审美情趣和民众的意愿交流。它是民间议论纵横之地,又是民间各种消息的荟萃中心,它像一座小小舞台,各种人物尽可以在这里作一番敞开心扉的表演,它记录了徽州历史的变迁和历代王朝的兴衰,一座古亭,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缩影。徽州古亭里包含着许多学问,观赏古亭也是一件研究徽文化的事情,其味无穷也。





徽州古亭确实很有文化内涵的,徽州西部的西溪南村子里就有一座很著名的古亭——绿绕亭,其名便充满诗情画意,一个绿字浓缩生命力很强的徽州文化。透过历史的薄雾,亭上的古字:“明景泰七年重建”依稀可见,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其神采依然飞扬,近听大街小巷里的徽腔徽韵,远眺绿茵蔽野的田畴,人临其境,顿觉心旷神怡,难怪明代大才子祝枝山观此景后,也行云流水般地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心的《东畴绿绕》诗:“庞公宅畔甫田多,畎亩春深水气和。五两细风摇翠练,一犁甘雨展青罗。鱼鳞强伏轻围径,燕尾逶迤不作波。最喜经锄多肯获,丰年定愧伐檀歌!”一座古亭让你品尽徽州的秀丽风光,也让你深深感到古代徽州人民的酸甜苦辣。
徽州府北面还有一个叫“大观亭”的古亭,你登上此亭,也会发出:“此则徽州之大观也”的感叹,清风徐来,叮当叮当的亭铃声犹如朝朝代代的徽州学子们在听老师们的召唤,从四面八方涌来听朱熹、听陶行知他们讲课,营造了一个宏大的徽儒好学的氛围;又似乎是徽州女人在呼唤着在他乡异地做官经商的夫君们,归来吧,归来真是长亭下柳依依,长亭里人情深深,此等场面,怎不令天上流云下小草也因之含悲,雨雪纷纷的徽州古亭正在诉说一个又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当然,古代的徽州朝奉也是很热衷“乌纱帽”的,看看徽州府南边新安江畔的雄村“八角亭”,便可管中窥豹,此亭高大雄伟,八面威风,飞角欲起,如鸟振翼,下垂风铃,气势非凡,一看就知非同寻常,颇有将相之风度。再看悬挂空中的大匾,其文曰“贯日凌云”,两边石柱有一对联:“扶君臣朋友之伦,心悬日月;证圣贤豪杰之果,道在春秋”,文字里尽有君臣之道、英雄豪杰、先学后臣等等,看看这些就知都是徽州古人为臣为君的大道理,所以这座古亭包含曹氏家族“四世一品”的荣耀,但江风来时,悠扬而又沉重的铃声,依然让人感到封建时代为官是件风光和无奈共存的事情,所以我在亭下依然能听到曹振镛说的,在近代史又很出名的那句:“少说话,多叩头”官宦哲学中名言。





在徽州还有许多讲怪又不怪的古亭,其实它们的形早已消失,可它们的影子依然留在世世代代徽州人心中,那就是昱岭关下的“岳飞亭”和西干山中的“采白亭”。岳飞是民族英雄,他为了抗金在徽州的古官道中走过,故徽杭公路道中便多了一个小亭。汪采白是徽州著名画家,他的代表作《风柳鸣蝉图》曾吸引无数人赞叹的眼光,中国人爱它,东洋鬼子也爱它,百姓求画就给,鬼子花巨金求他又不画,就是这种精神,于是徽州府外的山坡上又多了一个古亭。当然现在徽州山水间的映山红灿烂处,依然有许许多多待建的亭子,因为“柳堤而今仍姓苏”的道理,徽州人民心中是最清楚的,因为他们都在一直期望着苏东坡那样富有才情的好官……徽州的名人太多,故许许多多古亭依然有朱熹、戴东原、陶行知、胡适他们的影子,也有徽商、平民、情女的辛酸,也有一些与风花雪月相关的亭子,说不尽什么文官下轿,道不完什么武官下马,徽州的古亭如一个个历史老人,他们都在认真地注视着那些:“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伟岸丈夫,因为只有他们才能给予这一座座古亭许许多多很有品位的内涵,徽州古亭的历史演义何尝不是这样的。徽州还有许多有品位又不著名的古亭,如胡适故乡的“听泉亭”,表达乐善好施的“广义亭”,歌颂清官的“双烛亭”,赞扬拾金不昧的“拾遗亭”,颇有江湖味的“啸天亭”等等,诸如此类,多不胜举。




走进徽州看不完的古亭,也享受不尽的徽州风情,可多数古亭已查不清是哪个朝代遗留下来的,只有从斑斑雨痕雪迹,或深绿绿的青苔中,才能找出一些历史沧桑的感觉,许多石柱上模糊不清的字迹,依然把人带进唐、宋、元、明、清,或更加遥远的年代。每座古亭都会有南腔北调的人们聚集于此,不论同乡,是知己还是陌生的,年长的还是年少的,貌美如花的还是丑陋无比的,穿西服还是穿旗袍的,话匣子打开以后,古今中外,天南海北,本地的趣闻,乡村的逸事,荒诞的传说、市场的信息、世事的变迁、人间的悲欢……,尽可以在古亭中无拘无束地得到交流,让你受益匪浅,在高速发展的今天,走进徽州古亭,每个人的心海中必会荡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州古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