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徽州 发表于 2017-5-28 23:01:36

人生如茶——谢一平先生和他的茶文化博物馆

“谢裕大”不光经营名茶及茶叶食品等,她还崇尚科学普及茶叶知识,提高国民和青少年人人自己动手、动脑实践的能力,茶园里有采茶制茶的设备,有旅游休闲垂钓、观光品茶饮食住宿等,从而更好地、全方位地提高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谢裕大”第五代传人谢一平先生一辈子与茶打交道,创下了辉煌的业绩。他以茶会友,更传下许多佳话。
一个偶然的机会,歙县中学81届理(三)班同学聚会“谢裕大”,让我有机会跟夫人和她的33名同学一起,走进坐落在唐模村边的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
这座由谢一平先生投资1.5亿元建成的高大宽敞的茶文化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谢裕大茶庄”创办者和“黄山毛峰”创始人谢正安的坐像和画家黄宾鸿题写的“黄山毛峰第一家”牌匾。谢正安端坐在那里,身着官服,头戴四品顶戴花翎,双手捧着一只紫沙壶,这个红顶商人既品尝着他自己亲手创下的“黄山毛峰”茶,同时也品尝着他的后人谢一平先生历尽艰辛,用一生努力呈上的“黄山毛峰”茶,此时他的心情应该是万般感慨,为他自己更为他的后人谢一平先生感到高兴和骄傲吧?!
生于黄山脚下的富溪(又名漕溪)茶商谢正安,生于1838年,正值乱世,为求生存,他经营茶叶,几经周折,起起落落。后于1875年在上海创办“谢裕大茶庄”,采选家乡山上肥壮的新鲜嫩叶,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大胆改进,经过“下锅炒(五桶杀青)、轻滚转(手轻揉)、焙生胚(毛火)、盖上圆簸复老烘(足火、显毫)”等工序精心制作,形成“外形似雀舌均齐壮实,锋显毫露,色为象牙,鱼叶金黄。冲泡后,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的独特新茶。该茶白毫披身,芽尖锋芒,又因其产地邻近黄山,谢正安给它取名为“黄山毛峰”,在上海市场一炮打响,深受英俄等国内外客商的欢迎。两广总督张之洞欣慰地为之撰联:“诚招天下客,誉满谢公茶”。
馆内正厅圆柱上是大幅的金字对联,地上的三个年代耐人寻味,他们是公元1875、2006和2014。墙壁上用简短的语句,工整地说明安徽四大名茶的历史、产地、地理标志特点和功效。第二进厅着重介绍国家一级茶区和“谢裕大”经营的安徽四大名茶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的产区、历史、地理标志、产量等,图文并茂,同时结合声光电屏、雕塑等现代科学技术,传播茶文化知识,让人既增长了茶知识,又有身临其境的艺术享受。馆内还结合历代名人如张之洞、孙中山、鲁讯、胡适、陶行知、林语堂等人写茶的对联和诗词礼赞,以及融入琴棋书画等高雅文化和我国传统喝茶礼仪、茶叶的制作加工和实用价值等,让我们从历史、地理、文化娱乐、生活等多个角度、多层次对茶文化有全面而系统地了解,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馆内还着重展示了“谢裕大”第五代传人谢一平董事长重振“谢裕大”徽商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创下的一连串佳绩。2006年,企业从富溪村一个小小的“漕溪茶厂”,发展为黄山市拥有几千万资产的茶叶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公司发展壮大并成功上市,成为我国首批挂牌上市企业。成为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涉及茶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花茶等)、茶食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基地建设、茶油、旅游等茶文化相关联产业的现代化大型企业,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优质历史名茶的制造商。公司现有职工600余人,注册资本为6800万,品牌价值数亿元,是百年老店“谢裕大”的延续和发展。“谢裕大”品牌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谢正安”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被授予2016年度中国茶叶优秀企业品牌,省“115”产业团队,省级龙头企业,被市政府授予“黄山市市长质量奖”等多项荣誉称号。企业党组织被省委组织部和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授予第三批省级优秀“双强六好”企业。“黄山毛峰”还作为礼品茶赠送外国领导人,深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外友人的一致好评。
茶博馆外,蓝天白云。山坡上的“茶圣”陆羽望着眼前的一切,面带微笑,右手欣慰地将草帽置于胸前,仿佛刚刚从“谢裕大”的茶园里视察归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不但是第一部全面地叙述我国的茶区分布、种植、采摘、制造、品鉴,而且还发现记载了许多名茶,不愧是我国最早的茶叶“专家”。如果说,陆羽是全国的茶叶“专家”的话,那么谢正安和他的传人谢一平就是我们徽州的茶叶“专家”了。
茶博馆负责人桂利权带我参观了由原先破产、负债累累的唐模茶场改建的“谢裕大”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他说基地有2000亩,“谢裕大”买下30年使用权,准备花五个亿精心打造。走在曲曲折折、阳光普照的茶园水泥路上,看着阳光下正在开着一小朵一小朵白花的茶棵,还有边上同样开着小白花的几十、上百年的古茶树,还有迎风摇动的油茶树,听着树林里鸟儿的欢快鸣叫,还有如镜子似明亮的池塘,以及供人休闲的亭台楼阁,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我跟谢一平先生先前只见过一面,是在歙县产茶质量最好、然而交通极为不便、最为偏僻的大谷运乡竹岭村,他的平易近人,对茶叶的独特见解,对村人茶农的优惠照顾,亲自跑到大山里去视察茶叶行情、洽谈经营业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桂利权说,“谢裕大”仅品牌一项,就为徽州大山里的茶农增产、增收不知有多少,“谢裕大”惠农的先进事迹,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他说,大山里原先卖十几、二十块钱一斤,甚至都没人要的茶叶,现在鲜叶都要卖到一百八十多块钱一斤了,有品牌跟无品牌,真是天壤之别啊!
茶园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遍地插着的许多捉虫的纸片了。因为这里的茶园都是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是人们说的有机茶。怪不得“黄山毛峰”的牌子能够经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挺立不倒,原因之一就在这里。
如今的“谢裕大”不光经营名茶及茶叶食品等,她还走科学普及茶叶知识,提高国民和青少年人人自己动手、动脑实践的能力,茶园里有采茶制茶的设备,有旅游休闲垂钓、观光品茶饮食住宿等,从而更好地,全方位地提高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谢裕大”第五代传人谢一平先生与茶叶打了一辈子交道。他先在歙县茶叶公司下属的茶站工作,后因企业改制而自谋职业,创办漕溪茶厂,继而成立公司,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最后上市,现在又创办“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一路走来,风雨过后终见阳光彩虹。如今他的儿子谢明之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公司里独担一面了,而且“谢裕大”的第七代传人——谢一平的孙子已经出世。谢一平先生应该为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曾经的付出感到欣慰了。
33位曾经的同学,坐在“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园内古朴典雅的“茶缘阁”里,济济一堂。每人手捧一杯“黄山毛峰”茶,低头看茶杯里的水气氤氲且蒸腾,看精致的毛峰茶叶在开水中载浮载沉,上下翻腾,同时闻沁人心脾的香气,最后沉凝不动。他们回首自己以及在座的和缺席的每一位同学走过的大半生人生道路,心里禁不住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如茶——谢一平先生和他的茶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