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 发表于 2017-5-28 17:45:47

休宁主要集镇历史综述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6-26 12:26 编辑

万安



(网络图)
位于县城东4公里处,南临横江,北靠慈张公路和皖赣铁路,交通极其便利。现为万安区公所和镇人民政府驻地,镇上有3个村民委员会的6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民委员会。1985年有人口555户,169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5户,683人。
三国吴永安元年(258年)至隋开皇九年(589年),镇东万安山一直为县治驻地。隋末汪华起兵,统辖歙、宣、杭、睦、婺、饶六州,也曾设治于此。因地处盆地,依畔横江,又当本县通往州治的要道,遂成为早期外来居民的聚居地。据明《新安名族志》记载,万安的早期居民有俞、汪、任、吴、戴、黄、何、闵、邵、曹、游等11大姓。在陆路交通不发达时,这里一直是本县重要的水运码头,来往行商众多,渐成集镇。镇街长约5华里,明、清均被列为休宁九大街市之首,有“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街”之誉。街道狭长,两侧店铺林立,又有“一线天”街市之称。清末民初,沿街有百货、南北杂货、糖果、酱园、国药、烟酒、文具、刻字,罗经等50多种行业的143家店铺。吴鲁衡、方秀水等罗经店制作的罗盘,畅销国内外,并曾获1915年(民国4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质奖章。林合义糖坊生产的“一口香”、“松杆糖”,金日茂炉坊出产的铁锅,也是远近闻名的名特产品。民国24年(1935年)后,随着屯溪至景德镇公路的通车,水运渐失优势,贸易逐渐向海阳、屯溪转移。抗日战争爆发后,沪、杭一带人员流入,商业又一度呈现繁荣。抗战胜利后,经济衰落,农村贫困,集镇也日趋萧条,至建国前夕只剩下几家大店。1949年下半年,镇上成立了供销合作社,后私营商店也逐步转为集体经营。1975年后,随着供销社的迁址,商业中心由镇街移往公路两侧。1978年以后,万安街的个体商业迅速发展,至1985年共有个体商店53家。


(万安街,网络图)
镇上旧有“水龙庙会”,每年农历四月初十,各店家聚会,在河边试用水枪,并演戏三昼夜,称“火烛戏”。每年端午节,还举行赛龙舟活动。
该集镇历来为区、乡(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上设有医院、小学、文化站、影剧院、广播站、邮电所等。设于镇北的安徽省休宁中学,创办于民国2年,素有“徽州学府”之称,现为省重点中学。80年代后,集镇建设速度较快。几年来新建房屋面积达3676平方米,共架设电力线路7200米,1985年还铺设了一条长约1.5公里的水泥道路。
万安中街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童年读书处。镇东古城岩(即万安山)为本县名胜,旧有“汪王故宫”、还古书院和金声“炼心石”等遗址。岩顶古城塔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城


位于县城南26公里处,东南靠山,西北临率水支流颜公溪(五城水)。镇东有休宁至江西省婺源县公路穿过,并有公路通屯溪市和本县的笔、小贺等地。集镇由五城、古林两大自然村组成,现为五城区公所和镇人民政府驻地。镇上有1个村民委员会、13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民委员会。1985年有人口991户,37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9户,1535人。
五城地处州治至婺源县的驿道上。宋《新安志》即有“五城村,古之大镇”之说。元设“五城务”,明、清均设置“五城铺”。镇上居民以黄氏为主,属两族。居于五城村者祖籍湖北江夏,后经篁墩迁来;居于古林村者来自黟县左田。其他主要姓氏还有俞、叶、宁、陈、程、姚、仇、詹、童等。镇街长约3华里,民国时沿街有南北杂货、山货、茶号、布庄、国药号、糖坊、烟酒、饮食等行业的大店铺数十家。上街头(横街)是山货集中地,附近乡村的土特产品,如箬叶、笋干、药材和表芯纸、木炭等多运集此处销售。1958年县城至五城公路修成,特别是1971年休婺公路全线通车后,沿公路两侧逐渐形成一条新街,两旁店铺达70多家。
集镇旧有“靖王庙会”,每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举行活动,祭祀唐代名将、“忠靖王”张巡,四乡百姓也纷纷来此赶集。1985年在传统庙会期间举办物资交流会,成交额达60万元。
1950年后,五城一直为区、乡(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上设有中学、小学、医院、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院、新华书店、邮电所等。并建有两座电视差转台。1984年,集镇老街经过整修,浇铺了长约1公里的水泥路面。1985年又在古林桥边兴建了本县第一座农民公园。建国以来,镇上国家和集体单位建筑的房屋总面积约达36700平方米。
镇上有石牌坊1座和明代建筑3处,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湾


(双龙霞光,方红光摄)
位于县城南约23.5公里处,南距五城2.5公里,休婺公路从其西边穿过,并有公路通往月潭。集镇现属五城镇管辖,有1个村民委员会、11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民小组。1985年有人口365户,136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户,54人。居民以黄姓为多,程姓次之。
集镇在率水与颜公溪汇流处,水路南接五城,西通上溪口,东经屯溪入新安江可达杭州;陆路又当婺源县至州治的驿道。历史上交通位置极其重要,是本县南乡的重要货运码头,30年代日泊船只约40余艘。这里还是皖、赣交界地区的重要盐埠。民国时期,有6家盐栈、13座盐台和1处烧盐场。每年有数千担食盐从浙江余姚、龙浦等地水运而来,再从这里经陆路转运江西东北部山区。赣东北一带的茶叶、山货也通过这里外销苏、浙。镇街除盐栈外,还有茶号、南北杂货店、国药号、布店、烟店、豆腐店、肉铺、碗店和酱油坊、糖坊、石灰坊等20多家。1969年,龙湾水轮泵站建成,船运停止,贸易逐渐转往五城。
建国前,镇上有“财神会”(农历三月十五日)、“牛福会”(农历七月割稻前)和“靖王庙会”(农历七月二十四日)。
龙湾在民国时期一直是区(镇)公所驻地。民国38年4月本县解放后,五城区公所也曾设于此。同年8月迁往山斗,镇上现有茶叶收购站、粮油分站和区供销社龙湾经理部等单位。
临溪


(大阜村)
位于县城东南24公里处,南距屯溪市5公里,西临汊水,东靠屯溪至浙江省开化县公路。有公路通往榆村、郑湾和源芳等地。现为临溪区公所和东临溪镇人民政府驻地,镇上有上、中、下3个村民委员会、23个村民小组。1985年有人口1142户,37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1户,708人。
临溪唐代已形成村落。当时居民以方、吴二姓为主,后有程、汪、刘、王、姚、毕等姓迁来。明代逐渐建成南头北尾的鲤鱼形村庄,中间开一条水渠,如同鱼肠。沿渠形成长约3华里的街道,为本县明、清时重要市街之一。至抗日战争时期,沿街店铺有百余家,并有茶厂、木器厂和棉纸厂等。棉纸为该镇特产。70年代后,沿公路两侧形成新街,供销社一带成为集市中心。
农历九月初九,镇上有传统的重阳庙会,方圆百里的人们均来此赶集。1979年后,每年均在此期间举办物资交流会,交流物资以农副产品和竹木铁器为主。
临溪为区、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上设有医院、中学、小学、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和新华书店、邮电所等,还有区、镇办企业10余家,是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镇。近年来,整修了集镇老街,浇铺水泥路面1572米。还沿街安装路灯、设垃圾池,并配备了2名专职清洁工,长期打扫。镇政府每年都组织人员疏浚水渠2次,以保证渠水清洁、畅通。1982年后,镇上新建房屋200多幢。该镇上村附近东云岩,旧为本县名胜。镇对河有洞名“十八间房”,可供游览。
溪口


(溪口关帝庙)
西距县城24公里,位于沂源河汇入率水的河口,故名。集镇由上溪口、和村两自然村构成,两村隔水相望。有公路桥相连,公路通往县城及汪村、徐源等地。镇上有2个村民委员会、14个村民小组。1985年人口为719户,213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4户,1039人。
溪口店代即有村,居民主要姓氏为汪、吴、戴、宋等。这里地处率水上游,是经新安江、钱塘江至杭州的起点码头,竹筏可上溯江潭等地。陆路东通县城、府治,南经龙湾接浙江开化,西往江西婺源,北达黟县、祁门,有皖、苏、浙、闽、赣、湘、鄂“七省通衢”之称。本县西部地区出产的杉木、茶叶以及婺源的表芯纸,甲路的油纸、雨伞,乐平的仔猪、肉猪,鄱阳的鸡蛋、鸭蛋、菜油等多汇聚此处,转销江浙一带。这里与龙湾同属一盐埠,抗战前有盐栈10余家,多集中在和村街。上溪口街店铺则集中在双凤坊、东阁、田干口和下门4处,有杂货、绸布、米店、饭店、茶馆、豆腐店和酱园、染坊、槽坊等。民国24年屯景公路通车后,集镇贸易渐衰。抗日战争期间,浙江余姚等地盐场沦陷,江西一带食盐紧张,盐商乘机高价走私,集镇又一度兴盛。民国29年实行计口售盐,盐栈相继停闭。加上绿茶外销困难,杉木贩运成本高、周期长,来往客商锐减,集镇贸易萧条。建国后,镇上店铺先后走上公私合营和互助合作道路。1958年县城至溪口公路建成后,沿公路逐渐形成街市。
建国前,和村、溪口每年农历正月十七、十八两日,相继举办“财神会”,至时曹怡盛号南货糕饼店鸣放花炮80至120万响,以乐观众,并招徕顾客。此外,端午节船民要赛龙舟。农历五月十三日,镇上各大姓和外地商帮均分别举办“关帝会”。
溪口为区、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上设有医院、小学、职业中学、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和邮电所等,还有休宁电器厂等乡镇企业。近年来,集镇建设速度加快。供销社营业大楼、电器厂主楼和区医院门诊大楼于1985年相继建成,均为三、四层建筑。
镇西有本县唯一保存的关帝庙、亭。
流口


(新安源头第一村,右龙)
西距县城53公里,因大源、小源二河汇流于此而得名。镇南临水,北靠山。公路贯穿镇中,东接慈张线,通县城及祁门、黟县;南达大连,西南至冯村。集镇为流口区公所和镇人民政府驻地。镇上有1个村民委员会2个村民小组。1985年人口为306户,131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1户,538人。
流口于元代已形成村落,居民有李、孙、黄、谢、汪、韩、吴等姓。因处于率水上游,竹,木筏可通江潭、溪口,旧时附近山区外销的竹、木、茶叶和购进的粮、盐、货物多经此水运,或以骡马往来于渔亭。建国前,镇上沿河街道有店铺10余家,多为经营日用杂货。建国后,这里成为区,乡(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1年建立了供销合作社,除供应日用百货外,还供应粮食、收购茶叶。后粮油管理站、茶叶收购站、森工站等相继成立。1963年流口至渔亭公路建成后,集镇建设也随之兴起,公路两侧逐渐形成长1公里的街道,成为商店和区、镇机关单位的集中地。1978年以来,出现了一批个体商店、旅馆,集镇贸易更趋兴旺。


(流口茗洲)
镇上设有医院、初中、小学,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院、邮电所等,还有区、镇办企业8家。1969年,镇东建成装机150千瓦的流口水电站,供应了集镇及附近乡、村的用电。1978年后,镇上兴建了一批楼房。1985年区,镇自筹资金,开始将街道浇铺水泥路面。
岩前


(齐云山)
位于县城西偏北13公里的齐云山麓,集镇由横江南岸的岩脚和北岸的马路、白茅3个自然村构成,南北两岸有登封桥相连。皖赣铁路和慈张公路分别从镇北和镇中穿过,均在此设有客运站。岩前区公所和镇人民政府驻此。镇上有2个村民委员会、5个村民小组。1985年人口为279户,130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1户,413人。
集镇因齐云山道教的兴盛而形成并逐渐兴旺。旧时这里只有齐云山脚的岩脚和对河的白茅两个小村。明代以后,随着山上道教的兴起,远近香客纷至沓来,岩脚村逐渐形成一条长约1华里的沿河街道。街上店铺林立,除杂货店外,多为客栈、饭店等服务性行业。每逢“香汛”,生意极其兴隆。民国25年屯景公路通车,香客来齐云山的路线由南岸转至北岸。此后,公路两侧居民和店铺渐多,遂形成村落和街道的雏形,而岩脚街日趋冷落。1955年后,这里成为区、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马路自然村不断扩大,渐与白茅村相连,街道也不断发展,成为集镇的繁华地带,是区、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商店的集中地。近年来,随着齐云山旅游事业的发展,镇上商业发展迅速,除供销社外,尚有个体商店数十家。
齐云山旧有“百子会”、“盂兰会”等。至时香客云集,集市贸易极盛。远近商贩均来此摆摊设点,出售木鱼、小鼓钹、胡琴等玩具,或开设临时吃食馆,为香客服务。
镇上设有医院、初中、小学、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邮电所和休宁县齐云山管理处等,并有6家区、镇办企业。建国后至1985年,全镇房屋建筑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60年代镇上依靠柴油和水力发电。1973年后,接通了高压线路,保证了集镇及全区的用电。
横跨横江的登封石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为游览齐云山必经之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休宁主要集镇历史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