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称王 发表于 2017-5-25 11:43:13

行至扬溪——丛山滴翠拥雄关

江南江北路迢迢,马上朱颜觉渐凋。今日故乡出入眼,丛山关下巧溪桥。这首著名的《过丛山关》诗,脍炙人口,历经多少个朝代,传诵不衰。

丛山关位于扬溪镇丛山村,离县城18公里,从古代直到1956年行政区调整前是徽州与宣州的分界关,属黄山余脉和天目山余脉的结合部,也是新安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有“徽宣之脊”的雅号。

古时在隘口建立关寨名丛山关(旱关),西边丛山溪出口处建水关,与东侧旱关相呼应。旱关与水关间突起的小峰成为天然屏障,上建城墙为防御工事。旱关上置楼撸,下设铁门,时启时闭。清雍正间,丛山关设汛地,置眺楼1座,烟墩2座,牌坊、旗杆、营房俱全,拨兵驻守,足见当年的雄关气氛。宋淳熙《新安志》早有记载:“丛山关在县东北29里,其山四合,中有官道趋宁国,亦与宁国分界,险扼‘一夫守关,千人气塞’曾立寨呼为丛山关。”丛山关自古以来就是徽州北境易守难攻的军事要隘,也是绩溪北面的天然水口,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隋大业年间,炀帝无道,群雄纷起,邑人汪华(今绩溪登源人)在歙州举兵起义,驱逐郡守,众拥为帅,摄刺史位,威震一方。宣州太守闻之,兴兵来讨,汪华遣部将汪天瑶扼守丛山关。后,汪华自领精兵800人,由丛山关出击宣境,未行30里,与宣军主将陈罗明遭遇,战不数合,斩陈首级于马下,宣州兵将纷纷投降。宣州太守大为震慑,面缚请降。汪华抚恤其民,宣州乃定。继而攻下杭、睦、婺、饶四洲,统兵10万,建号称吴王。时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唯六州得以保障,百姓安居乐业10余年。唐武德四年(621),汪华奉表归唐,促成全国统一。唐王诏令汪华为歙州刺史,总管六州兵马,封越国公,死后追封为王。丛山关下首战大捷,为汪华建立功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败亡,清军由总兵张天禄率领,于顺治二年(1645)长驱南下直逼徽州。明遗民徽州人金声、江天一等举兵抗击,组织民勇死守徽州北大门丛山关。军民同仇敌忾,凭借有利地形,与清军展开持久战。清兵久攻不克,一筹莫展。金声等坚守数月,由于内奸出卖,献策与清兵,抄后路从新岭攻入徽州。义军腹背受敌,丛山关失守。金声、江天一被俘后誓死不降,慷慨就义。丛山关上洒满了抗清义士的鲜血。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留传民间。

清咸丰十三年(1853)初,太平天国军队进军皖南,徽州告急,清政府大兴土木重修丛山关,沿山梁修整原城堞,安置眺望哨楼,陈兵设防。咸丰十年,太平军与清军在皖南展开拉锯战。8月间,曾国藩命部将童梅华率兵防守丛山关。9月,太平军侍王李世贤、辅王杨辅臣所部攻下宁国,从胡乐司兵分两路进取徽州,左路攻打楼下关,右路直逼丛山关。湘军自持丛山关天险难攻,忽视了楼下关的防务。太平军以部分兵力佯攻丛山关,将主力投入楼下关战斗。经过一番攻守战,楼下关先破,太平军直插扬溪。湘军背后被捅一刀,弃关仓皇逃命。徽州北大门打开,侍王所部直下绩溪和府城,如入无人之境。

民国22年(1933)修建芜屯公路,从隘口穿过。24年京戆铁路兴建,与公路平行。已有千百年历史的丛山关被拆除,只有东西两边山麓和中间小溪上那些故垒遗存及水关遗迹依稀可见。古雄关已成历史,但丛山关的山形地势仍不失为江南险隘,军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攻陷上海、南京,占领长江下游各城市,皖南山区吃紧。国民政府为破路阻敌,于27年下令毁坏芜屯公路和铁路,炸毁桥梁,丛山关以外宁国段,挖成犬牙交错的陷坑,车辆不能通行,步行来往也十分困难。丛山关以南至屯溪路段勉强维持通车。国民政府军在丛山关山梁上构筑防御工事,古代雄关又成为徽州后方与敌战区间的前哨要塞。抗战8年,只因徽州地处深山,又有雄关有险可守,日军终于未敢冒险深入,保持了徽州这片净土的相对安宁。

丛山关丛山峻岭,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四面树木葱茏,丛山滴翠。绩溪有谚云:“一都柴,二都米、、、、、、”丛山关古属一都,山场上森林密布,盛产柴薪,有山林绿化的传统优势,丛山关水口也是最美的绿色水口。

而今丛山关,已毁芜屯铁路的沧桑,风景如画的龙丛古道、、、、、依然清晰的诉说着历史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行至扬溪——丛山滴翠拥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