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tter 发表于 2017-5-8 23:36:41

走访绩溪大徽山,探寻『徽』字前世今生!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安徽人,对于我们大安徽底蕴深厚的文化,了解的并不多。

曾经也多次百度过,说来惭愧,对于那些官方的介绍性文字,我是啥也没记住。

近代意义上的安徽省,建省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和徽州两府的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皖水和古皖国,而简称“皖”。

那么问题来了,安徽的“徽”字取自徽州,那么徽州的“徽”字呢,又是从何而来?



曾经看过安徽电视台的一个栏目《魅力安徽》,是以新闻专题的形式,展示安徽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神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每次看这个节目,我都被里面的美深深的震感,那种感觉就好像是,身处异国他乡,却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对,就是这种自豪到即将热泪盈眶的感觉。



摄制组每去一个地方,我就想立马买张车票跟着去,终于这次有机会去到了绩溪西北方向的徽岭脚下,据说安徽的“徽”字就是来自于这里。

徽岭,也称大徽山,海拔不高但山势险峻。

绵延百里的徽岭山脉,将绩溪一分为二,岭南与岭北的风俗差异甚大,比如岭北的“一品锅”,岭南就不时兴。

徽岭同时也是绩溪县境之内,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主要分水岭。



《徽州府志》上说,宋宣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121年,平了方腊之后,朝廷改歙为徽,取绩溪大徽村为名。

宋《太平广记》上也说,徽州是以绩溪境内徽岭、徽溪、大徽村而名。还有,罗愿的《新安志》、民国时期的《歙县志》,都有类似的记载。

总之,从大多数文献上看,徽州的“徽”字的确出自绩溪。



漫无目的在大徽山游荡,望着远处隐匿在薄雾里的群山,我感慨万千,顺着山路游走,来到文献记载的大徽村遗址。

听说这里当年是一个千灶万丁的大村落,经数百年沧桑之变,往日的繁华早已落下帷幕,只剩几片青青桑田,几朵盛开在田埂上的小黄花。

对于“徽”字出自绩溪这一说法,多年以来,一直有人持有疑义。

绩溪在徽州一府六邑之中,不独偏处东北一隅,而且是个“蕞尔小县”,“田畴不抵婺源,商贸不如休歙”,苏轼之弟苏辙在此做县令时,称为“巴掌城”。

歙州若要改名,尽可以从歙县大好山水中任取一字,小小大徽村,如何可作大大徽州府的府名?



但是当我深入走访,发现“徽”字出自大徽村的记载,确有史实依据。

徽岭一带山水奇丽,风光宜人,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曾在此留下过“晓渡藤溪霜落后,夜过徽岭云明中”的诗句。

在古代,大诗人的诗往往以春风一般的速度传播,带来很大的轰动效应。所以王安石之后,徽岭的知名度迅速提高,文人们争相追捧,如同今日粉丝们追星。

清代休宁人赵继序,就作过这样两首诗:
大徽一径傍山通,度岭游行云气中。
自有荆公题句后,居然形胜压江东。

山多峭壁水清流,岭下村庄景最幽。
山海图经供乙览,歙州从此易徽州。

“自有荆公题句后,居然形胜压江东”,由此可知大徽岭的名气。



那一时期,因为有两条商道交汇于此:一条从县城出往徽门而上徽岭,一条由西南临溪方向上徽岭而过旌德,夹在商道之间的大徽村,就自然而然成了通衢干道,经济重镇。

而况朝廷动议改名,是在境内方腊起义被镇压之后,而“徽”字的古意,有美丽的意思。

因此以府治最邻近的绩溪山水为思考线索,取一个吉祥美好的字眼,从情理上也说得过去。



如今,曾经喧嚣繁华的大徽村,已幻化成历史的尘埃,大徽村也仅仅停留在诸多的文献记载里面。

我们无法回到当年,我们没法亲眼见证,只能从仅留的文字中寻找到蛛丝马迹。

绩溪作为徽州的起源,徽文化的起源,至少在我眼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漫步绩溪乡村,老屋、古道、祠堂都能隐约的让你看到徽文化的元素,感受到徽州文化精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访绩溪大徽山,探寻『徽』字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