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新 发表于 2017-3-27 23:23:58

休宁的县域和县城

县域历史沿革

据出土文物考证,休宁一带至迟在西周(公元前11-8世纪)时期,就已有文化较为发达的定居居民。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后为吴、越、楚三国的领地。秦汉为歙县西乡地。秦属会稽郡,秦末或楚汉之际改为鄣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改为丹阳郡。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征服黟、歙一带的“山越”居民,分歙县西乡地划设黎阳、休阳两县,休阳即今休宁县,设县治在鸺山(又名灵鸟山,即今凤凰山)之南,坊市在今川湖,故名凤凰街,历史上被称为“休阳故城”。

吴永安元年(258年)因吴帝名孙休,为避讳“休”字,改休阳为海阳,县治迁至万岁山(即今万安古城岩),坊市在万安下首的旧市,历史称“海阳故城”。

太康元年(280年)灭吴,晋武帝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改海阳县为海宁县,县治依旧。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并黎阳县人海宁县,隶属新安郡。梁承圣二年(553年),复置黎阳县,分新安郡置新宁郡,郡治海宁,辖黎阳、海宁、黟、歙四县。陈天嘉三年(562年),又并黎阳县人海宁县,并新宁郡入新安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并黟歙人海宁。歙州治在海宁。开皇十一年,复置黟、歙二县,海宁县篁墩划属歙县,州治迁黟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海宁为休宁(取“休阳”、“海宁”首尾各一字命名),县名自此沿用至今。县治由万岁山迁至南当山水口上(今渠口乡一带),坊市故名“当坑街”,历史上称“休宁故城”。

宋开宝八年(975年)灭南塘,休宁随歙州入宋,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休宁随之隶江南路。宋始筑城,元继之。明初城废,重建城池,历史上称为“休宁县城”。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改徽州路为江南省兴安府,休宁属之。二十四年兴安府改为徽州府,休宁随之隶属江浙行省。二十六年改隶中书省。

明洪武八年(1375年)废中书省,全国设十三布政使司,京畿府州直隶六部。休宁随徽州府直属南直隶。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改属浙江按察分司徽宁池太道。隆庆六年(1572年)改属徽宁道。


休宁县境图

清,休宁均属徽州府。顺治二年(1645年),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徽州府属之。康熙六年(1667年),始设安徽省。雍正十一年(1733年),设安徽省徽宁池太道。咸丰四年(1854年),改为徽宁池太广道,暂属浙江省兼辖。同治四年(1865年)复归安徽省,徽州府均属之。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裁府留县,休宁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十四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皖南行署撤销,休宁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由县城迁至屯溪镇;三十八年五月,属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徽州专区。

1949年4月休宁解放,原属休宁县的屯溪镇改设屯溪市,划归省专辖市。

清代、民国时期,仍明之旧,休宁县体制未动。

以上休宁县四改其名,四迁县治,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经历了一千七百四十一年。


休宁政区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休宁仍属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徽州专区。1949年10月,江西省婺源县浙东乡(今花桥、板桥二乡)划归休宁。1952年4月,休宁属安徽省徽州专区。1956年元月改属芜湖地区。1959年12月,休宁与屯溪合并,县治由休宁迁往屯溪。开始,县市并存,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不久撤销屯溪市,保留屯溪人民公社,仍名休宁县。1961年5月,恢复屯溪市建制,休宁县治从屯溪复迁海阳。1963年5月,再次撤销屯溪市,并人休宁县,改市为镇,隶属休宁县。1961年,休宁复属徽州专区。1971年3月,徽州专区改为徽州地区,1972年2月又改为徽州地区行政公署。1975年,再次恢复屯溪镇为市建制,由省、专区直辖。1987年11月改属黄山市至今。


休宁政区图

解放后,休屯建制,两并两迁。



古城墙、城门、城楼、城池

城墙始建于宋朝,长度九里三十步,相当于一千六百三十四丈,高二丈五尺。设六门(四大门二小门)。四大门是:东日“迎春门”;南日“班政门”;西日“忠孝门”;北日“良安门”。二小门是:东南日“敕宁门”;西南日“美俗门”。元末明初,因多年失修,城墙相继倒塌。明嘉靖三十五年,知县林腾蛟重新修建,设七门(即四大门三小门),四门各有城楼,“飞薨悬榭,屹然巨观”。四门朝山定名,东向万岁山,改为“万宁门”;南向玉几山,改为“玉宁门”;西向齐云山,改为“齐宁门”;北向松萝山,改为“萝宁门”。三小门是:西南为“启贤门”;西北为“忠孝门”;东南为“钟秀门”。同时,挖池护城,俗名为“护城河”。池深一丈,宽一丈五尺,由东到南城外引水为池,又由忠孝门西流环钟秀门而人大河。


休宁城郭图

清代因明之旧,时加修缮,顺治十二年夏雨城环,知县张天成复筑;顺治十三年大雪,知县张令又主持修葺。据史载,康熙二十一年,知县俞献,二十九年知县廖腾奎、乾隆十年知县周其作、嘉庆十八年、道光三年知县何应松,同治五年,经太平天国战事之后,知县吴继忠及同治七年知县刘中孚等都主持过修筑。

自民国二十三年修葺县城,至二十四年二月竣工,共修城垣一千六百余丈,修缮东、南、北门两层城楼三座,由各界捐银二千零十八元一角七分四厘,并刻制石碑立东门以示纪事。

民国年间,国民党派军队驻守各城门,地方上设专人守门,早开晚关,半夜开门,熟人尽义务,生人要给点小费,守门人兼作更夫,每晚九点打第一更,然后每隔一时辰(两小时)打一次,打到五更为止。第一更主要是报时,通知店及住户关门。立冬以后就关照防火,更夫边打边喊:“寒冬腊月,焙尿火熥,炭煤烟灰,水缸要满,灰缸要浅”。更夫生活来源,多在每年春节前后,由打更人自向各店铺和住户去收,除钱外,也收些米锞、裹粽、冻米糖之类食物。


休宁坊市图

解放后,城墙陆续被拆除。一九五七年,因修建公路需要,拆除了北门城门和城墙;继而于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〇年间拆除南门;一九六七年拆除西门;城墙西段于一九五八年沿城至南门拆除填平作“环城西路”,打算由此路通向五城,因工程质量太差,报废未成;一九六三年拓宽南北大街,拆城墙石板,铺沙石,成为休五过境公路。


休宁县城航拍

城池(护城河)历代经常加以疏通和维修。解放后,有些段落为消灭血吸虫而填没、缩小或改道;更多的则砌石加固、建闸、建便桥和埠头。也有相当部分,常年失修而倒塌,堵塞严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几年,开始致力于整修北河,仅一九八四年的清淤加固工程,就投资一万四千余元,完成了长达二千米,清出大量淤土、杂草、乱石,砌石螃一百余立方米,逐步恢复此河为县城主要下水渠道的作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休宁的县域和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