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风的方向 发表于 2017-3-20 22:02:26

黄山归来不看坊


安徽黄山市(古称徽州)歙县人汪律本(1867-1931年),一生阅历丰富,足迹遍布中国,在其《黄海后游集》叹曰:“昔人谓五岳归来不看山,余谓游过黄山不看岳,善哉!”,后人归纳为“黄山归来不看岳”。

游黄山归来,对汪律本的说法无法持异议——五岳没有走全,就不敢下结论,但又想到了另外一句话:黄山归来不看坊。

这里的“黄山”,不是指狭义黄山景区,是指以黄山市为中心的“徽州文化”概念,“坊”是指牌坊。

牌坊,民间称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的独特的建筑物。发轫于祭天仪式。西汉高祖祭天有明文:“高帝令天下立灵星祠”,以天上的灵星(主农)为祭祀对象。既设灵星祠,自有灵星门,灵星门即为牌坊的雏形。仪式延续到到宋代,筑郊台、置灵星门,仪式开始隆重。不过,宋代尚文,改“灵”为“棂”(棂星为古代天文学上之“文星”),设置棂星门以示对天下文人学士的尊重。天下文人谁的学问最大,自然是孔子,棂星门就移置于孔庙——山东曲阜孔庙第一道门即棂星门。明清之时,“棂星门”种类开始扩大,变为牌坊。举凡郊坛、孔庙、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旁、里前、路口,都寻常见,不仅用于祭天、祀孔,还用于褒扬功德、旌表节烈等等。演变过程中,也形成了三类标志性的建筑:一类为标志坊;二类为功德坊;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

古徽州原有牌坊1000多个,现尚存有百余个,被誉为“牌坊之乡”。这百余个牌坊,大多都在歙县。唐宋以来,徽州歙县有记载的牌坊达400多座,留存至今的七十二座,依然给人震撼:一个村落、一个家族往往有几座乃至十几座牌坊,连绵一体——这“牌坊之乡”名副其实。著名的三坊一线的“郑村牌坊群”,四坊耸立的“稠墅牌坊群”,以及七座牌坊弧形排开的“棠樾牌坊群”,孤傲而荣耀,却透着沉重与颓废。


(棠樾牌坊群)

说沉重与颓废,是贞节牌坊留下的印象。

徽州的牌坊,以表彰妇女“贞节坊”为最多,几乎占留存牌坊的一半。给人的感觉是,徽州的女人都把做节妇当成人生的最高追求。留存的史料,也可以佐证:民国《歙县志》,“人物志”共九卷,“烈女传”竟有四卷,几乎占到一半;位于歙县城内新南街的“孝贞节烈坊”(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上书:“徽州府属孝贞烈节六万五千零七十八名”。惊心动魄的沉重!

何以徽州女人都渴望“贞节坊”?徽商发端于唐,崛起于宋,昌盛于明清。自宋代以来,“商贾四出”,“足迹几遍于宇内”;“其货无所不居,其地无所不至,其时无所不婺,其算无所不精,其利无所不专,其权无所不握”,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的商业奇迹。

管仲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徽州,这礼节,这荣辱,都融入到程朱理学的范畴。



程颢、程颐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朱熹为集大成者。而程朱的先世祖居都在徽州,理学在徽州的发扬光大,自然要比其他地方来得更实际。理学的要义是“存天理,去人欲”,而对于徽州商人来说,就集中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上。男人外出经商,“一世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若不给女人许诺这样最高的道德要求——“贞节坊”,女人何以守住空房,守住凄凉?

其实,要求女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对于商人来说,还有另外一面的功效,即可保住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家业不因女人的失节而产权不清。这也是人们从理学上来解读这句话基本都忽略的一点。

古人早婚。徽商在20多岁外出经商时,大多已婚,夫妇都尚在青春萌动期。男人可以边经商边寻欢作乐,而独守空房的女人呢?要恪守妇道,长年与冷月青灯相伴,何其难哉。一旦“红杏出墙”,在没有避孕措施的时代,有了孩子,就带出了一个抚养权,又会产生一个财产继承权的问题。据介绍,在徽州留下的契约中,像这样财产继承权纷争的文书也会羞羞答答地呈现。

因此,长年在外的男人们,对于妻子的贞节大多有恐惧的心理阴影,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伦理观念无限放大,放大到为女人扬名立万的“贞节坊”。

慢慢地,女人也就因这座坊“被贞节”了。慢慢地,贞节坊也成为程朱理学的一块基石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山归来不看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