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今夏 发表于 2017-3-19 23:00:56

中国第一状元县里的风水塔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自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建县,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县名为隋文帝钦定,取休阳、海宁各一字,含“吉庆平宁”之意。作为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之一,自古以来,休宁便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贾之多、文风之盛而名闻遐迩,被誉为“东南邹鲁”。休宁县是“中国第一状元县”,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自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绪六年(1880),休宁出了19名文武状元,居全国各县之首。

查阅目前休宁县现存的古塔分布情况,一共有七座古塔,年份最久远的是宋代的齐云山佛塔,其余皆为明代所建。从这个信息中,我们可解读出:
第一,齐云山在宋代有寺庙,自南宋后是佛道并存的局面。齐云山的道教历史可考的是南宋宝庆年间,道士余道元自黟北(黄山)游至齐云山天门岩,得潜师天谷子印记“宜我室此”,遂拜请于居士金安礼、金士龙,建佑圣真武祠于齐云岩。此后云游道士纷至沓来,崇拜道教的居士信徒,纷纷献地输财,筑祠建观,香火日盛,从而创立了齐云山的道教基业,至明代嘉靖求子后进入鼎盛时期,成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
第二,明代是徽州建塔的巅峰期,与徽商崛起息息相关。这个得益于明代徽州商人的崛起,商业文明的发达造就了大批的徽商回乡建房,而在古代徽州建房是需要风水先生勘查地理,选择吉地与朝向,这样就催生了一个衍生产业的兴起,风水业。而风水意识影响了明代富庶的徽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徽商雄厚的资本在徽州大地上修建了一座接一座的风水宝塔。徽商“贾而好儒”,对于子孙后代的科举登榜期盼体现在文峰塔的修建上,例如巽峰塔,丁峰塔,文峰塔的修建。而休宁县的明代古塔恰恰是那个时代的见证。
首先是徽州有深厚的风水基础。南唐著名的风水大师、国师何令通迁居徽州,成为徽州风水的奠基者。《休宁县志》称:“凡徽人葬地之善者,多为何国师所扦。”宋元明清以来,何令通之风水术在徽州得到了衣钵传承,婺源济溪的游氏家族即“得舅氏国师何令通青囊之学”,成为徽州最著名的风水世家,明代游元礼还曾于“永乐初应诏卜天寿山陵,优赐还山”。何氏家族也绳绳相续,休宁风水师何可达,即为何令通后裔,青牛入户宏村之后,宏村果然没再遭受火灾侵扰,最终留下了世界文化遗产“牛形宏村”。
其次是风水设计的美好愿景,让徽州人信心倍增,他们对拥有上天的眷顾和祖先的庇佑深信不疑。通过风水对精神的支持,通过学子自身的刻苦攻读,千年来,徽州“儒风独盛甲东南”,诞生了29个文武状元(休宁县独占19个文武状元)、2100多个文武进士和数千举人,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同胞翰林,父子尚书,兄弟丞相,四世一品”被传为佳话。在这样经久不息的良性循环中,徽州成为中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古典中国提供了耕读传家的范本。徽州人希望通过整治风水改变气运,通过风水从精神层面为学子祈福。许多村落建有文武庙,在乾位建魁星楼,巽位建文昌阁,在社庙中供奉文曲星,在水口筑文峰塔。建筑上也大作文章,马头墙、山墙、大门改成官帽状,门顶或屋顶置官帽状飞檐,大门仿照衙门修成“八”字,在住宅或整个村落前后左右开挖沟渠,以形成“环绕宅之四面如腰带水”,大门正对的圆锥形山峰,就将其更名为笔尖峰,如果是“山”字形山峰,就命名为笔架山……通过美好的寓意给予学子强有力的心理暗示。其体现的功能不仅仅是讨彩的作用,更有主人的理想和诉求。这让人惊叹古人浑圆的心智。

以下为休宁县七座塔的相关介绍。201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获悉,“海阳四塔”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海阳四塔”是指位于休宁县城海阳镇南面的巽峰、丁峰、富琅、万峰塔四塔。

丁峰塔又名“停凤塔”。位于休宁县城海阳镇南郊下汶溪村旁玉几山西翼平岗上,与巽峰塔遥遥相对。塔处汶溪南岸,地势较高,水光塔影,北控平畴,风景秀丽。塔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六角五层楼阁式砖结构,高约三十米。实心,无门窗,叠涩砖出檐,属辽代风格,现塔刹已毁。丁峰塔兴建,当地有一传说:海阳西门有位江洪官至宣议郎。一天,一测字先生对汪说:“你能做官,全凭玉几山西祖坟好,贵府祖坟下有只母凤,现今公风相招,母风将飞,得快想办法才好。”汪洪听后吃惊非小,即大兴土木在玉几山西祖坟上建起一塔,才算把母凤留住。这是丁峰塔由来。故后人又称为“停凤塔”。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巽峰塔:在汶溪南岸玉几山东翼,与丁峰塔隔山相望。该塔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历时6年,成于隆庆元年(1567年)。塔高35米,八角七层,砖砌楼阁式。每层4个拱门,内置168级盘旋形梯道,上达顶层。塔尖葫芦状,风格酷似唐代佛塔。塔内四壁,绘有壁画,虽经历了420多个春秋,线条仍然清晰可辨。因地处汶溪南岸,绝献耸峭,潭水汇为深渊,巽峰塔雄峙峰巅,直濒幽潭,回清倒影,水天交映,显得更巍峨壮丽。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富琅塔,又名“水口审皋”,位于休宁县海阳镇南面富琅村,与古城、巽峰两塔相峙。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都谏邵庶侣建,二十四年竣工。塔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现存四层,外形较完整,残高约十七米。砖砌突伸的重檐。塔砖长一尺,宽五寸,厚三寸,上有“万历癸巳寅”或“万历癸巳宿”字样。“海阳三塔”之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塔位于体宁县万安镇古城岩。建于明嘉靖年间。楼阁式砖塔,六角七层,底层以红麻石为基,基围二十一点三米,全高约二十九点六米,底边宽约一点四米,二个塔门。内部全空到顶,内空直径三点三七米。翘角挑檐,镁有花卉藤草与波浪图案。塔刹为生铁铸成,重二千四百公斤,向东南倾斜,一九五八年坠落。休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辛峰塔位于休宁县榆村乡富溪村西山上,又名“榆村塔”。塔高三十六米,顶扣巨大铁盔,抵天立地,蔚为壮观。塔六角七层楼阁式砖质结构,塔基底部周长二十一米。每层有六个拱门,门洞两侧砖墙上置有佛龛。塔中空,沿内壁有一百六十八级螺旋形梯道直达顶层。塔内原有砖雕菩萨五百二十九尊,现存三分之一。佛像造型生动,神态逼真,是徽派砖雕艺术奇葩。塔耸立于百余米峰顶,登塔远眺,山峦村舍,阡陌田畈,无不历历在目,屯溪山城秀丽姿容也远收眼底。塔为休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辛峰塔来历,当地流传一故事:明世宗甲子年冬天,榆村有在抗州做木材生意商人名程爵,包一木船自新安江逆水而上返乡探亲,途经歙县城郊时,忽听前边岸上有人喊救命,推开舱门一看,见一人时沉时浮挣扎在江水之中,于是悬赏水手紧急拢船,救起落水之人。原来轻生者是个三十七、八的儒生,名许国,歙县人氏。还是个秀才。家中有父母妻儿,一家靠他写字卖文度日。由于天灾人祸,欠下捐税折银十两,官府限期缴纳,可怜他家四壁空空,一贫如洗,多方奔走,告贷无门,想想限期已到,与其人牢受辱,不如一死百了,于是纵身投人新安江。……程爵得知许国身世后,便对许国说:“先生刚烈之心可敬,但如此轻生,不免要留下不忠不孝、无义无情坏名声.身为生员未能为国出力,此为不忠;父母俱在,未终晨昏之省,此为不孝;抛却结发之妻,此为无义;舍弃儿女骨肉,此为无情。先生是个读书人,难道不明这点道理?”许国无言低下了头。程爵又取出自银二封,要先生拿去缴纳捐税,余数可作明春赴京应试盘缠。许国一时感激涕零,忙说:“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说完便跪下……。第二年,许国果然金榜题名,尔后飞黄腾达青云直上,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位居辅臣,名列三孤,人称“许阁老”。为报答当年救命之恩,许国对程爵一家提拔尽至:程爵当上光禄寺署丞,其父程缓当上太医院吏目,其子程梦阳授予大理寺右寺正加四品服。在许阁老荫庇下,程家得以步入仕途,光宗耀祖,享尽人间荣华富贵。明神宗丙申年,许国去世,程爵为感恩图报,在一大旱之年,以工代赈,修建辛峰塔,借以寄托哀思,超度许国之灵早升天堂。




万峰塔在休宁县南面首村乡汪金桥村太阳坞山头,明嘉靖年间建造,六角五层,高二十米左右。底层高二点七米,以上逐层递减。塔内有盘旋梯道可以攀登。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云山佛塔,位于齐云山西端白云岩西侧的“仙人坑”附近。红砂岩石筑砌,四层八角,高3.3米,直径2.4米,塔内四周有石灰填实,塔门北向,塔顶两圆石鼓上下相叠呈宝葫芦状塔刹。相传该塔为宋代所建,系盛放本山佛教僧尼骨灰或尸骨之所。原有碑碣,现已无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第一状元县里的风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