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若雨 发表于 2017-3-18 23:45:41

中国古代书院与徽州书院


【始于时代】

书院的名称始于唐代,最初是官方修书校书和藏书的场所,如丽正修书院(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建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书院主管人员的职责是“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兼作皇帝的侍读,“以质史籍疑义”。此外,唐代有些私人读书讲学之所,也称为书院,如:皇书院,在江西吉水县,唐通判刘庆霖建以讲学;松州书院,在福建漳州府,唐陈与士民讲学处;义门书院,在江西德安县,唐义门陈衮即居左建立,聚书千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皆令就学;梧桐书院,在江西奉新县,唐罗静、罗简讲学之处。



【盛于时代】

书院盛于宋初。唐末五代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官学废弛,教育事业多赖私人讲学维持,宋初的统治者仍在忙于军事征讨,无暇顾及兴学设教,于是私人讲学的书院遂得以进一步发展,形成影响极大、特点突出的教育组织。宋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说:“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是洞为尤著,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宋初最著名的书院,除公认的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之外,还有茅山、石鼓等。这些书院一般是由私人隐居读书发展为置田建屋,聚书收徒,从事讲学活动;设置地点多在山林僻静处,后世认为这是受了佛教禅林精舍的影响。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石鼓区,海拔69米,面积4000平方米。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历史。书院主要建筑有武候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合江亭、禹碑亭、敬业堂、棂星门、朱陵洞等。蒸水出环其右,湘水挹其左,耒水横其前,三水汇合,浩浩荡荡直下洞庭。而石鼓正当其中,横截江流,秦然若素。“衡州八景”有“石鼓江山锦绣华”、“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关酒百家”三景集聚于此。



▎岳麓书院
宋代四大书院之一

北宋时期书院曾一度衰落,这是由于统治者为了更直接地控制教育,一方面大力兴办官学,一方面推重科举。读书士子就学门路增多,而且非经科举,难得入仕之途,因而不愿长守山林,对书院失去了兴趣,以至“书院至崇宁末乃尽废”。然而北宋的官学很快变成科举的附庸,日渐腐败,因此,南宋时期兴办书院之风再起南宋书院发达同理学的盛行有密切关系。书院成为研究和传播理学的重要基地。朱熹对南宋书院的复兴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对后世书院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在淳熙六年(1179)守南康军时,在庐山发现白鹿洞书院故址,申请兴复,于次年告成。朱熹为书院确定了条规,对书院的宗旨,为学之序以及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名曰《白鹿洞书院学规》,后世书院大都仿此办理,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白鹿洞书院
──宋代四大书院之一

元朝的书院,据称“几遍天下”,但受官方控制甚严,缺乏论辩争鸣的气氛。书院虽多,却无书院讲学的特点,几乎与官学无大区别,这是书院官学化的开端。延至明初,依然如此。直到正德(1506~1521)嘉靖(1522~1566)之际,书院讲学论辩之风才又兴盛起来。王守仁、湛若水和他们的弟子对明朝书院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王守仁讲学,“流风所被,倾动朝野,于是绅之士,遗佚之老,联讲会,立书院,相望于远近”。湛若水是著名学者陈献章(白沙)的学生,他所到之处必建书院讲学授徒40多年。这时的书院把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而且不同学派各标其宗旨,各讲其主张,往往超出书院讲坛的范围,发展成为规模相当大的地区性的学术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书院“讲会”制度。



▎东林书院
──明代影响最大的书院

东林书院是明末影响最大特点最为突出的书院。据《无锡金匮县志》载:“东林书院亦名龟山书院,在城东南隅,宋杨文靖(时)讲学于此,后即其地为书院”“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及弟允成始构成之。宪成殁,高攀龙、叶茂才相继主其事,榜其门曰东林书院”,“当宪成、攀龙讲学时,……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可知东林书院名声之大。东林书院的重要特点是积极参与当时的政治活动,致力于讽议朝政,裁量人物。为此,它的名声大振;但它也由此而遭到统治者的禁毁《明史·顾宪成传》说:“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明末曾四毁书院:第一次是嘉靖十六年(1537)御史游居敬上疏,指斥湛若水“倡其邪学,广收无赖,私创书院”。第二次是嘉靖十七年(1538)吏部尚书许赞以“官学不修,别起书院,耗财扰民”为借口,“申毁天下书院”第三次是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为了整顿吏治、整顿教育,遂以书院多无实学,且“科敛民财”为理由,封闭全国书院。第四次就是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拆毁天下书院,首及东林”。四毁书院的根本原因都是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一项政治措施。

清初统治者鉴于明末书院“群聚党徒”、“摇撼朝廷”的教训,极力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直到雍正十一年(1733)才允许在政府严密控制下创建书院。清朝书院数量甚大,但除少数仍保留着书院讲学的传统外,多数同官学无大差别。清朝末年,随着封建制度的日渐瓦解,书院也江河日下虽有人采取多种变应措施力加挽救,终于收效甚微光绪二十七年(1901)谕令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



▎徽州的书院

徽州书院源远流长。据廖腾煃《海阳纪略·瞻云书院序》记载,“郡邑之有书院,自南唐始也”。宋元以来,徽州的书院出现非常发达的局面,成为全国书院最多的一个地区。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御史张讷奏言:“天下书院最盛者,无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注1)道光《徽州府志》卷三《营建志·学校》记载:“歙在山谷间,垦田盖寡,处者以学,行者以商。学之地自府县学外,多聚于书院。书院凡数十,以紫阳为大。”婺源《董氏宗谱·凤游山书屋记》记载说:“古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由来尚矣。我郡邑曾建紫阳书院,以甄别取士。四乡或间立书院,以讲学、会文。”

教育事业的发达,提高了宗族子弟的文化素质,同时,培养了大量高水平的人才。明天顺年问(公元l457~1464年),徽州知府孙遇在《新安文粹》序一文中说:
“古称新安大好山水,故山水之秀钟,而为人多能文章,若休阳苏大景元所选可见矣。景元以郡入所著诗文,起唐、宋及国朝,披沙拣金,去十百而取一二,名曰《新安文粹》,盖以侈是邦人物之盛,然非夸美,皆实录也。予由地官属四知新安,几十六年,土风民习,颇知其详。政务之暇,观民风,出郊垌,循行阡陌,虽穷乡僻壤,亦闯读书声。……尝观六经子史,其间注释发明奥旨者,自周、程、张子以下,新安人物过半。……文献之传,显于唐,盛于宋;迨文公朱夫子出,阐明圣学,折中群言,而斯郡文风遂大显于天下。自是而后,有潜心经学者,大率宗朱子而羽翼之。如陈定宇《四书发明》、胡云峰《四书通》、倪士毅《四书辑释》、陈复心《四书章图》、汪克宽《春秋纂疏》、鲍云龙《天原发微》、胡一桂《周易纂疏》、郑师山《春秋阙疑》、朱枫林《六经旁注》、赵东山《春秋属辞》……其他名公巨卿及遁山林、栖草野,雄文大作,音韵铿訇,足以追配古作者尤多。”




徽州是朱熹祖籍之地,他生前曾两次回徽州访亲祭祖,并讲学其间。1245年,郡守韩补即于府城南门外紫阳山麓创立书院,不久便得到理宗皇帝御赐的“紫阳书院”匾额,书院与祭祀朱子之祠堂合为一体,成为本地宣扬理学的重镇,也因此奠定了徽州地区的学风。元代至元年间,书院迁移至府城南门内,1315年又迁于南门外。元明之交,建筑毁于兵火,直到1368年方得重建,后又被迁至歙县县学右之射圃,但朝廷此时正在大力发展官学,抑制地方书院发展,所以紫阳书院的规模有限,主要用来崇祀朱子而已。1519年知府张芹又别建书院于原紫阳山中,从此,徽州一地就有两所同名书院。然而明朝末年,朝廷先后三毁书院,这两所书院也因此被毁弃。

清代,康熙,乾隆先后御题"学达性天","道脉薪传"两匾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歙人曹文植,鲍志道等于县学后朱文公祠建"古紫阳书院",重振讲学之风,桐城姚鼐曾讲学于此。咸丰,同治年间,两书院均遭兵毁。后筹工局拨款重修古紫阳书院,并改为校士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紫阳师范学堂设此。以后,书院旧址均办有学校.现存有"古紫阳书院"碑坊一方耸立在歙县中学后的一个高坡上。


徽州寓居扬州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的曹堇饴富甲天下,但却有着浓重的儒家情怀,在辗转病榻、弥留人间之际,再三嘱咐两个儿子———曹景廷、曹景宸在家乡歙县雄村雄溪畔建文昌阁、修书院。曹景廷、曹景宸兄弟捐资建造的竹山书院终于在清乾隆20年(公元1756年)前后建成。

竹山书院建成后,当地果然出了不少人才。其中最有名的,当首推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尚书。曹文埴曾官至户部尚书,而曹振镛则官至军机大臣。据史料记载,仅明清两代,雄村曹姓学子中举者就多达52人,其中还有状元1人。竹山书院总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与桂花厅、文昌阁、桃花坝一起构成了一座典型的徽派古典园林。书院主体建筑历经200多年风雨,仍较好地保存至今。



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千年,唐宋期间以私人创办、私人讲学为主,元明时官方加强了控制,到了清代完全官学化,这是书院发展的总趋势。书院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值得认真加以总结。

第一,书院的组织机构比较精干,一般只设山长(或称洞主、主洞)总理其事,规模较大的书院增设副山长、助教、讲书等协助山长工作。书院的主持人多数是书院的主讲,脱离讲学的管理人员很少。

第二,书院是教学机关,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书院的主持人或讲学者多为当时的著名学者,甚至是某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每个书院往往就是某一学派教学和研究的中心或基地。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共同讲学,重视学术的交流和论辩。特别是南宋以后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成为书院的重要教学形式,不仅师生共同参加学术争辩,而且常与地方上的学术活动紧密结合,使书院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中心。

第四,书院讲学实行“门户开放”,一个学者可以在几个书院讲学,听讲者也不限于本院生徒,常有慕名师而远道前来者,书院热情接待,并提供各种方便。

第五,书院比较重视生徒自学,提倡独立研讨,课程也较灵活,允许各人有所侧重,发挥专长。一般都以自修、读书为主,辅以教师指导,质疑问难。成绩考核多重平时表现,不仅视其学业,尤重人品与气节的修养。

第六,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感情相当深厚。主讲书院的名师学识渊博,品德过人,并且献身教席,热心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学生是慕名师而来,能够虚心求教,立志成人,尊重教师。因此,中国教育史上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在书院教学中体现得十分突出。

第七,书院的经费多以自筹为主,有较大的自主权,常常组织师生共同管理或监督各项开支。经费重点用于教学和学术活动,其他杂项费用所占比重甚低。



书院名录
1.桂枝书院:北宋景德四年(公元l007年),绩溪胡忠建,“以教乡族子弟,群一族之英,兴一族儒学之昌”,地处宅坦胡氏宗祠右。

2.龙川书院:北宋天禧年间(公元l0l7~1021年),张舜臣建,地处婺源龙川。元代胡炳文等著述于此。

3.秀山书院:北宋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休宁汪若楫建,地处藏溪南山之阳。

4.乐山书院:北宋政和年间(公元llll~1117年),绩溪许润建,“讲道其中”,“名声甚著”,地处沉山。

5.西山书院: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休宁程大昌建,“以淑学者”,地处会里。

6.柳溪书院:原处休宁县城西门外柳溪,元末汪洗自柳溪迁邑南汊川。明代,汪尚和“讲学于此”。

7.槐溪书院: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绩溪戴季仁建,地处县东。后毁,裔孙戴祥重建。汪元锡记。

8.紫阳书院:南宋淳佑五年(公元l245年),州守韩补建,理宗赐额日“紫阳书院”,地处郡治南门外。后多次迁徙。明弘治十四年(公元l501年),知府彭泽重修。

9.心远书院:祀婺源乡贤俞皋。永乐间(公元l403~1424年),诏祀“明经著述者”。

10.秘阁书院:宋歙县直秘阁汪叔詹、汪若海建,地处二十三都西溪。

11.万山书院:宋婺源程傅宸建,地处九都金竺。

12.山屋书院:婺源许月卿藏书处,地处许村。

13.东麓书院:宋靖康元年(公元ll26年),绩溪城西周氏宗族支丁胡舜陟建。

14.翠岩书院:南宋,休宁五城黄氏宗族七世子弟黄发,“举明经不就,筑翠岩书院”。地处五城。

15.翰林书院:宋代,休宁方塘汪氏宗族子弟汪龙孙,为“宋学士,尝建翰林书院于方塘中村”。

16.横绿书院:宋代,休宁方塘汪氏宗族子弟汪洽为“省元,尝建横绿书院,学者云集”。地处方塘。

17.剑潭书院:宋代,休宁剑潭程氏宗族子弟程师长“业儒,建剑潭书院,有《剑潭赋》”。

18.西畴书院:南宋末年歙县鲍寿孙,元曹泾、方回讲学其中。地处棠樾。清嘉庆八年(公元l803年),鲍澈芳重建。

19.易安书院:宋元之际,歙县呈坎后罗氏宗族建,地处呈坎村。

20.友陶书院:元初歙县汪维岳建,地处丛睦。维岳入元不仕,以陶渊明自况,隐居教授。

21.南轩书院:元至元年间(公元l264~1294年),休宁汪逊曾任山长。

22.晦庵书院:元至元二十四年(公元l287年),知州汪元圭创建,地处婺源文庙侧。延祜元年(公元l314年)火。后至元间(公元l335~1340年)复建于县学之东北。至正壬辰(公元l352年)毁于火。明嘉靖九年(公元l530年),知县曾忭重建于保安山,更名紫阳书院。

23.明经书院:元至大三年(公元l310年),婺源考川胡淀建,胡炳文任山长,地处考川。元末,“兵毁”。明成化十六年(公元l480年),胡溶重建,“族人协谋捐赀,以相其成”。

24.集成书院:元至正十一年(公元l351年),黟县黄真元建,“以教其族中子弟”,地处黄村。捐田立义庄曰“厚本”。婺源汪泽民记。

25.商山书院:至正间(公元l341~1368),婺源汪同建,地处休宁浯田,延朱升、陈光为师。

26.南门书院:元建,地处歙县南门。明初毁于兵火,唐桂芳重建于东门。

27.翚阳书院:元绩溪程燧建,地处十一都仁里。燧先世“累世簪缨”。“因念遗泽,构此院以教育子姓与其里之后(俊)秀者”。元末兵燹。明弘治初,程儒重建。

28.湖山书院:元初婺源理学家胡一桂结庐讲学于此,清道光十三年(公元l833年)创建书院,地处南乡太白。

29.竹溪书院:元至正年问(公元l341~1368年),祁门方贡孙建,地处县城北隅。

30.师山书院:元至正年问(公元l341~1368年),歙县郑玉门人鲍元康等“以受业者众,玉所居不能容,乃相与即其地为之。中书省名曰师山书院”。地处师山。郑玉讲学处。

31.费公书院:元代,歙县岩镇闵氏宗族子弟闵道源,任太平路教授,“上章请立费公书院”。地处岩镇。

32.道川书院:元代,婺源大田五镇倪氏宗族子弟倪士安,为纪念理学家倪士毅,“于居傍为构书院,以容讲学之士。学者扁额日‘道川书院’。仍捐田四十亩,以赡四方学者”。

33.月友书院:元末,休宁鬲山程氏宗族子弟程翊夫(号月友),“尝创月友书院,与赵东山、倪尚纲、倪尚谊、陈伯同、陈自新、朱允升……诸贤,肄业其中”。

34.凤池书院:元末,姚琏讲席之处,地处歙县三十一都深渡。

35.枫林书院:元末,休宁理学家朱升建,讲学其中,地处歙县二十五都石门。明太祖曾赐“梅花初月”扁额。

36.阆山书院:元至正中,婺源汪同建,地处阆山。延赵沈为师,“以教乡之俊秀者”。明弘治时已废。

37.石丘书院:元末,婺源里人胡孟成建,以居来学,地处邑西考川南。至正壬辰(公元l352年)兵毁。

38.屯山书院:元明之际,休宁屯溪潘氏宗族子弟潘珙(号屯山),“与宪副雪湖冯公吟咏,素善,构屯山书院,以教子姓”。

39.樟源书院:元明之际,婺源新溪程氏宗族子弟程焕创建,“捐资成就贫士,德声著扬”。地处沙阳。

40.青山书院:明万历八年(1580),在城内马军寨创建,不久倾废。后移天门书院置其地。清代,时废时修。民国时,所有田产归县教育局管理。

41.龙峰书院:明洪武九年(公元l376年),绩溪胡德裕建,地处龙川。成化年间,胡富重建。

42.东墅书院:明洪武十五年(公元l382年),绩溪东市黄氏宗族子弟黄克敬,“授南京户科给仕(事)中,转河南道监察御史,建东墅书院”。

43.北园书院:明初歙县凌庆四建,“日聚徒阐明程朱之旨”,地处沙溪。

44.窦山书院:明初祁门程景华建,地处善和里。“筑室贮书数千卷,延经师以教”子弟。

45.桂岩书院:明初婺源里人戴天德建,地处桂岩东。成化七年(公元l471年),戴善美重建。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戴善美和戴铣改建于里之翁村,“割田购书,以训乡族子弟”。程敏政记。

46.白云书院:明初歙县唐仲实讲学于此,地处槐塘。

47.率溪书院:明成化五年(公元l469年),休宁程希隆建,“以为其孙文杰、曾杰及族人讲习之所”,地处率口。

48.东山书院:明正德末,郡守留志淑与知县洪皙建;嘉靖九年(公元l530年)知县陈光华重建,更名“环古书院”;万历四十四年(公元l616年),知县陈翀奎重建,仍名东山书院;清多次重修。地处祁门县治东眉山。

49.斗山书院:元明间歙人姚琏、唐仲等作精舍讲学;嘉靖十年(公元l531年),知府冯世雍葺为书院;万历十九年(公元l591年),许国、凌瑁重建。湛若水曾讲学于此。后多次重修。地处歙县府城东斗山之巅。

50.崇正书院:嘉靖年间(公元l522~1566年),知府冯世雍建,地处歙县二十都塌田竺溪寺。

51.南山书院:嘉靖年间(公元l522~1566年),歙县唐皋、郑佐建,地处岩镇南山之麓。清初,移镇西;乾隆三十六年(公元l771年),仍复旧址。

52.碧阳书院:嘉靖四十二年(公元l563年),黟县知县谢廷杰即儒学旧址建,地处碧山之阳。天启时为魏忠贤所毁,崇祯时修复,乾隆时撤销。嘉庆年间知县吴甸华重建于横江之滨。

53.颖滨书院:嘉靖年间(公元l522~1566年),绩溪知县赵春以文定公祠(苏辙祠)改建,地处县城新西街。

54.天泉书院:嘉靖年间(公元l522~1566年),冯三石建,湛若水讲学于此。地处休宁歧山石桥岩之左。

55.福山书院:嘉靖年问(公元l522~1566年),婺源县湛若水门人建。岁久倾颓,后封官余世安重修。地处县南45里。

56.世贤书院:嘉靖年间(公元l522~1566年),婺源游震得建,地处婺源县城牧民坊。

57.李源书院:明中期祁门里人李汛建,捐田二十亩,“为族之子弟能读书者之助。学士程敏政记”。地处县东李源。

58.尊罗书院:嘉靖年间(公元l522~1566年),婺源游震得兄弟建,以资来学,仰止堂祀朱子、先儒。

59.万春书院:绩溪涧洲许氏宗族子弟许万三建,地处涧洲。后毁。明嘉靖年间,许钥“尝与侄时涧捐赀修复”。

60.双溪书院:婺源海川太原王氏宗族子弟王伯淳,为宗人府仪宾,“特请重建双溪书院”。地处海川。

61.方壶书院:明代,休宁西门汪氏宗族子弟汪灿,“倡复柳塘故址,建方壶书院,尝倡修本宗谱”。

62.漳溪书院:明代,休宁五城詹氏宗族子弟詹忍默,“始筑鉴塘别墅,广辟书塾书楼,为漳溪书院。乡进士张宗道、令尹项宠、训导程珧、程恭、项慎辈,迭相肄业其中”。

63.还古书院:万历二十年(公元l592年),休宁知县祝世禄等倡建,地处古城万安山。明末和清代,不断重修。

64.崇文书院:万历年问(公元l573~1619年),六县四方绅士讲学于此。地处歙县溪南。

65.桃源书院:天启二年(公元l622年),黟县七都余心建,又名时习堂,地处石墨岭。后倾塌。

66.淋沥书院:地处黟县五都淋沥山,诸生讲书处。明天启时,被魏忠贤所毁。

67.海阳书院:崇祯八年(公元l635年),休宁知县王佐创建,地处县前街西南良安驿旧址。十六年(公元1643年),改称“瞻云书院”。清代,不断重修。

68.天都书院:崇祯十六年(公元l643年),知府唐良懿兴书院,贡生吴经邦倡建。清康熙十二年(公元l673年),知府曹鼎望重建。地处歙县西城外。

69.明德书院:明末婺源俞懋衡建。

70.道存书院:明季建,地处歙县五都大和坑。清乾隆年间(公元l736~l795年),叶之堪等重修。“五都士子会文之所”。

71.明善书院:明休宁商山人吴继良建,地处商山。

72.霞源书院:明婺源知县朱一桂建,地处二十五都霞坞。康熙年间毁。

73.山雾书院:明婺源正学方灌清建。

74.中天书院:明代建,为诸儒讲学处,地处黟县七都渔亭。天启年间为魏忠贤所毁。

75.东园书院:明绩溪胡有明建,裔孙胡松重建。

76.新兴书院:明建,地处绩溪仁里。

77.谦如书院:明绩溪陈于泰归籍后建,又名蜀川书院,地处蜀马,“有记”。

78.新溪书院:明休宁里人朱暹建,太平应纪记,地处十五都。

79.眉公书院:清顺治九年(公元l652年),绩溪知县郭四维倡建。乾隆二年(公元l737年),知县王锡蕃更名敬业书院。汤显忠掌教,“一时肄业者众”。四十六年(公元l781年),刘焕後“延师课士”。地处县儒学基地。

80.二峨书院:清绩溪知县李之铧建,地处儒学基地。

81.蒋公书院:康熙年间(公元l662~l722年)建,地处婺源县东门外四都巷。

82.二峰书院:康熙年间(公元l662~1722年)建,地处婺源词川。冯大山题额。

83.汤公书院:乾隆三年(公元l738年),绩溪士民倡建,祀训导汤显忠。地处县署左。

84.双杉书院:乾隆年间(公元l736~1795年),婺源王廷鉴建,并捐腴田七十余亩,以赡族中读书、会课、膏火、考费。地处城北。后族众增建。

85.竹山书院:乾隆年间(公元l736~1795年),歙县里人曹翰屏建,地处二十八都雄村桃花坝。

86.问政书院:旧歙县学内名宦祠后。乾隆三十五年(公元l770年),知县张佩芳“以规制不称,无以容学者”。贡生程光国等斥资改建于学东江家坞。

87.古紫阳书院:乾隆五十五年(公元l790年),歙县曹文埴、鲍志道、程光国等倡建。地处县学后。“名之日古紫阳书院,欲别于紫阳山之书院也”。

88.骐阳书院:乾隆年间(公元l736~1795年),婺源中云王在文倡族重建,为族人讲学、会文之所。地处中云村。太史俞炜题额。

89.岩溪书院:嘉庆十九年(公元l814年)建,地处歙县二十六都文公舍。

90.濂溪书院:道光二十三年(公元l843年),绩溪城西周氏宗族以光霁书屋改建,地处县城周氏宗祠之左。

91.东山书院:道光八年(公元l828年),绩溪胡余德捐建。

92.开文书院:道光二十七年(公元l847年),婺源延村、西冲、渎屋泉、思溪、汪村合建。地处北乡思溪吴河。

93.西乡书院:道光年问(公元l821~1850年),婺源臧聪等倡建。

94.教忠书院:咸丰七年(公元l857年)建,地处婺源北乡清华镇黄家村。

95.玉林书院:咸丰年间(公元l851~I861年),婺源项儒珍建,为乡族子弟肄业之所。地处周溪。

96.崇报书院:同治二年(公元l863年)捐建,地处婺源县东门大街。原为左宗棠生祠。

97.飞布书院:地处歙县府城新安卫前之西。

98.岑山书院:地处歙县二十六都小溪。

99.崇本书院:地处歙县十六都西溪南。

100.桂林书院:婺源蕉源吴氏宗族建,地处蕉源。

101.藻潭书院:地处婺源清华。

102.词源书院:婺源词源王氏宗族建,祀参军王希翔、王延钊,地处词川村。

103.天樱书院:婺源县清华建。

104.蛟潭书院:地处祁门县查湾。

无书院之名,而有书院之实者,也有一批。如,歙县的江东道院、三峰精舍、初山精舍;休宁的东山精舍、心远楼;婺源的四友堂、富孝堂、正经堂;祁门的遗经楼、钟山书堂、神交精舍、石龙精舍;绩溪的石丈斋,等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古代书院与徽州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