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沉默 发表于 2017-2-22 22:38:19

状元休宁


白鹤溪沿岸的塔影山色……
“休宁县县治壮丽,江南北所未见!”——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大画家李日华从嘉兴赴白岳齐云山礼拜,途经休宁县城,不由得发出了如此的赞叹。

休宁县城郭图
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到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的数十年间,休宁人在县城的东面和南面的山上,先后修建了四座宝塔,构建了绝佳的风水形胜。尤其是在玉几山东南向的巽位上,人们垒土成峰,再在峰顶建成了这座巽峰塔——因为,按照传统的风水说,巽峰高起,兴文运、发科第。

巽峰塔
休宁果然文运昌盛、科第发达。翻开中国科举史,从唐武德五年开科取士到清光绪三十一废止科考,1300多年间共录取状元800多名。以全国计,3个市县才能摊上1个。而面积仅20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仅20来万的小小休宁县却出过19位状元,其中南宋2位,明代3位,清代则高达14位,因此,被人们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县”。
风水形胜的构建,体现了休宁人追求科第成功的美好愿望。而真正让这片土地上一座座祠堂前的旗墩上一次又一次地高高飘扬起喜庆的旌幡的,是徽州、休宁一带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和辉煌的教育成就。
宋元以后,徽州教育发达,素有“东南邹鲁”之称。元末休宁学者赵汸曾以“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来形容家乡的兴学盛况。尤其是明代中叶以后,因有徽商财力的大量投入,徽州教育更加兴盛。除设府学、县学和书院外,还设立了大量的社学和塾学来教育乡里子弟。各大宗族还设有族学,免费为族内贫寒子弟提供教育。重视教育,蔚然成风。明清时期教育的兴盛,使徽州人才辈出,科第连绵,留下了“一门九进士”、“一科同郡两元”、“同胞翰林”、“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和“一镇四状元”等科举佳话。而休宁县更是创造了清乾隆三十六年、四十年、四十三年、四十五年状元四连科的罕见记录。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作为科举制度的特殊产物,状元往往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实现治国平天下政治抱负的最高理想和为之不懈奋斗的终极目标。休宁19名状元,在功成名就之前,差不多都有一番寒窗苦读的经历。
汪应铨5岁即读书,每天课书40行……
黄轩幼时读书为避免干扰,每天早早用梯子爬上家中堆放柴草的阁楼,让家人抽去梯子,晚上才架梯下楼……
吴锡龄父母早亡,靠长兄抚养,无钱入学,便躲在私塾外听课,并借书抄录,常常在野外苦读,以野菜、渠水充饥,最后靠族人的集资赴试而终中状元……
休宁状元靠的都是真才实学。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休宁人王以衔和其弟王以铻双双获得会试前二名,却遭权臣和珅极力贬诬,最后虽然弟弟王以铻成为和珅打击政敌的牺牲品,而哥哥王以衔硬是经受住检验,依然被钦点为状元……

状元金德瑛像及其墓葬老照片(摄于1933年)
独占鳌头的状元是时人推崇的“偶像”,其逸闻趣事也为人所津津乐道。
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汪应铨考中状元,京城一位喜听戏曲而仰慕状元的女子自愿嫁之为妾,不料新婚之夜见到其貌不扬又酩酊大醉的汪状元后大失所望,竟悬梁自尽。时人撰联嘲之:“国色太娇难作婿,状元虽好却非郎。”
苦读成才的吴锡龄却没来得及消受状元及第后的甘甜,居然在皇帝召见时口吐鲜血,不久即不治身亡,以致于乾隆帝发出“可惜徽州吴状元”的叹惋。
而民间传说,差不多就在吴状元弃世之时,他的一个同年进士却在状元的家乡转悠。此人姓万,因为自己没有被点上状元,又妒又恨,听说吴锡龄能金榜高中,全因为休宁的风水宝地,便自荐到休宁当知县,要破坏此地风水。一天晚上,他看到东门到西门那条鹅卵石铺成的长长街道,在月光映照下,酷似龙蛇之形,便以施仁政为名,将鹅卵石街道全部挖去,改铺石板,以示龙蛇翻肚。并建一孤老院,收容乞丐,借乞丐竹棒打蛇之意,以卡“龙颈”。
万知县自以为得计,谁知在这之后,休宁依然是人才辈出,就是状元,还出了戴衢亨、汪如洋、王以衔、吴信中、戴兰芬、汪鸣相、黄思永等7位。
而今,就在万知县当年呆过的县衙旧址,建起了一座“中国状元博物馆”,休宁的19位状元和历代的英才们一个个名列其中,昔日“敢于争先、勇争一流”的状元精神正激励着人们续写着今日新的辉煌!

状元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状元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