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移真心 发表于 2017-2-17 16:52:14

楚河汉界石家恋



“一村北向山峰环,十里西流溪水绕”,这是我心里永存的石家村的“溪山揽胜图”。中国对古村落描述有两句古话,即“溪水绕村东流”、“民居座北朝南”,但上面开头的两句联句在这里却折射出一种反向,即溪水向西流,民居朝北开,这在徽州,甚至中国其他地区也是少见的现象,而这处奇怪的村落却恰恰在我们绩溪,这就是上庄镇的石家村。

此时此刻,我徜徉在石家村的古巷中,留意着那条条的幽幽古巷,留意着那小巷两旁高高的马头墙,留意着吱呀一声木门打开,蹒跚而出的老人。静,是石家村的特色,除了一两声鸡鸣狗吠和树稍上小鸟的轻轻欢歌,这里没有杂声,静得让我仿佛能听见心脏的跳动声。空气中弥漫着野花的芬芳,我大口地呼吸着这种湿润而带香味的空气,清空我那略感干涩的胸膛。
我用相机在村中拍摄,近360度的拍摄几乎记录下古巷的每一块砖石,然后将它们拼接浓缩,成了下面这种近大远小的透视图像,这是我对石家村拍摄的一种尝试。

村中的道路铺就的是清一色的石板,笔直、整齐,平坦,沿着古巷伸展很远很远。横竖交叉,经纬分明。那墙头的匾额,“珠帘卷雨”、“左右逢源”、“祥晖贯斗”字体遒劲大方,笔锋犀利。那墙上斑驳的螺纹,圆中有圆,似螺非螺,非纹是纹,与树木的年轮一样,是岁月的痕迹。往事悠悠,多少人经此都会伸手触摸被打磨过的岁月,追想值得回忆的往事。

柔柔的阳光从天空中撒下,让逼仄的的古巷显得明亮而有立体感。我思绪万千,怀古之情油然而生,脑海中闪出一个远古的故事。
石家村的先祖,据说是宋朝开国元勋石守信。他为立定大宋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金戈铁马,指挥若定,风云一时。然而让宋太祖赵匡胤感兴趣的是,这位石将军不仅是战场上的驱敌高手,更是棋奕对垒的高高手。因而君臣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棋友情谊,成为赵匡胤“义社十兄弟”的成员之一。
一千年过去了,石家村依然留下了石守信棋情的痕迹。为了让后代记住先祖这种特殊的恩荣,石姓后裔将村子设计成棋盘格式,经纬清晰、方正整齐。我们从空中俯瞰,村前的庐水河如楚河汉界历历在目,纵横有序的巷陌,鳞次栉比的屋宇如棋盘上的经纬组合,石家村俨然是一个放大了的棋盘。这就是“棋盘村”的来历。村子民居一律朝北,“北斗含光”,意在不忘远祖的甘肃原籍。村南的石氏宗祠象征帅府,祠前的放生池中,一个方形小岛,上有青柏翠竹,是帅印的仿制物。


远古的故事,奇特的造形,石家村成了我心中永久的梦中故园。我不知什么时候恋上这块故园的,数十年间,我上百次走进这个古老的村庄。曾多次登上村前的南山,在山顶去看那龙干虬枝的“抱祖松”,后来,“抱祖松”老死,那里依然成为我的恋土。南山之麓有口古井,那是石家村建村时挖掘的第一口井,弹指间,千百年来井水依然清沏,甘甜醇美。
2012年春天,我陪省台《你好新安江》剧组在石家村踩点。时值暮春之际,江南绿岸,飞红滴翠,石家村河边,河水哗然,翠竹摇风,笋芽破土,绿草如茵,红花嫣然,所有的人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地吸引,女主持竟席地而卧,尽情地享受着这土地的芬芳。

女主持竟席地而卧,尽情地享受着这土地的芬芳。
村中的池塘,水映蓝天,清沏透明,阳光下,波光潋滟,剧组总导也情不自禁地俯下身去,撩起池水,撒向空中,金光闪烁,光环串串。


村外,庐水环绕,碧水蓝天,河草正茂,凡是到这里的游人,都会脱去鞋袜,下到河中,体验河水的亲吻,感受石家村的春光沐浴。


一个即将出国读研的大学生,特地从合肥赶到这里,她要走一走石家村的田埂路,
牵一牵石家村的老黄牛。我想,此时她可能端坐在美国的课堂里,心里正荡漾着祖国的乡土之情。

前不久,上庄镇的文华镇长告诉我,石家村来了数十名画院的学生,正在那写生创作,,这无疑是被石家村的美色吸引而来。十月十四日,我一大早赶到那里,见到了村里的几十个男女学生,他们住农舍,吃农家饭,呼吸着农家的清新空气,河坝上,农舍旁,菊花田里,处处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用画笔尽情地记录描绘一幅幅石家村的田园美图,相机为我记录下当下的情景。带队的老师告诉我,“这地方太美了,我们还会再来。”
走出村外,我站在庐水桥边,凝视着西去的河水,耳边响起那首熟悉的歌,它代表着我此时的心情,歌词是我改过的:

续一把南山柴炉火更旺,
添一瓢庐溪水情深意长,
愿天下钟情人常来往,
我为你们熬鸡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楚河汉界石家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