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旧之 发表于 2020-11-24 15:37:37

徒步旌歙古道

在旌德县崇山峻岭和山间溪流之间,绵延着一条神秘而古老的道路——旌歙古道。它是古徽州通往山外世界最早的一条驿道,它以幽、险、峻、雅,抒写着历史和文化的传奇,吸引了全国数以万计的驴友寻访,被驴友评为“全国十大徒步古道”之一。      闲暇之余,约上三五个好友,一起来一场“探古”之旅。旌德县白地镇高甲村就是旌歙古道的一个入口,走近之后会发现不远处有一座门楼矗立着,上面有“旌歙古道”四个大字,通过门楼朝着山中探望,古道向着山林深处延伸,在不远的地方就掩没在崇山密林之中,这就是旌歙古道风景区的起点。
      旌歙古道,史称徽(州)宁(国)官道,位于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古时由徽州府(歙县)通往宁国府(宣州),现存古道从旌德县白地镇高甲村过天星洞经箬岭关到歙县许村茅舍约15公里,俗称旌歙古道,亦称隋唐古道。由“徽州第一伟人”汪华所拓,距今已有1400年,是徽宁官道中最精致的一段,完好保存了古道历史风貌。沿途有五里洞、如来柱、靠壁洞、天竺俺遗址、旺子洞、天星洞等人文景观。

      上行五里路,一座花岗石垒砌的拱形凉亭呈现在眼前,一旁的引导标识上写着:“五里洞,洞距高甲村五里而得名,明代建筑,长3米,宽3.5米,高2.5米。商人叶大泰捐银建亭,供行人小憩。” 千百年前,从这里走出大山的人们,就在这里歇脚、乘凉、躲风避雨。
      五里洞亦称五里亭,但是它的形状是拱形的,而不是我们通常看到的六角亭或是八角亭,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这是因为当时这种建筑方便车、马的来回过往,也为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地方;其次,这种拱形的设计非常安全牢固,这里位于山区,经常发生各种自然灾害,而这种拱形设计,抗压能力非常强,山上滚落的石头不易压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它是民间筹资所建,减少了很多的修缮费用。现在看来,这个建筑的设计非常有价值。
      旌歙古道是重要的商道。旧时,络绎不绝的马队行走在这里,山里的土特产和人们的生活用品,就这样一车车运出送来。旌德盛产大米,粮商们累了乏了便和衣在亭中打个盹,醒来后继续上路,将大米运往徽州、南陵、繁昌、芜湖等地。看着脚下这绵延不绝的青石板路,我们仿佛看到昔日繁忙兴旺的古道,就是当时社会的一条风情长廊。   遥想当年,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穿古道登黄山,发出“登黄山天下无山”的慨叹;咸丰年间,时任徽宁池广太道台的惠征和夫人带着17岁的长女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去九华山进香,求神灵庇护选秀成功,夜宿古道听“唱灯棚”。
      继续向前,一根2米多高的石柱耸立在古道边。石柱呈八角菱形,上有三层莲花毗罗帽,形如唐僧所戴之僧帽,它有7个面,每一面都刻有古文,柱身隽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字样,供人们祈求平安,赈灾去恶,当地百姓称之为“如来柱”。      古时候人们极度缺乏安全感,一方面是来自自然的灾害威胁,另一方面就是社会动荡,他们没有安稳的生存环境,所以就会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在此建立一个如来柱。     旌歙古道同时也是重要的军事通道。当年,太平军和清军在徽州拉锯战,多次在古道周边激战;1934年12月,方志敏领导红军抗日先谴队过古道北上作战;皖南事变后,活跃在旌泾太的皖南游击队在古道周边多年坚持斗争;1949年4月,李德生率领的第二野战军从古道经过解放歙县。
      继续前行,不远处有一座傍山而建的石洞,叫“靠壁洞”。它呈拱形,花岗石砌筑,宽1.8米,高2米,深2米,洞壁隽有“当境土地”四字,过往行商亦在此祭祀土地神,也可在此稍作休息。     古道每一处建筑都标注着历史,每一处洞亭都蕴藏着文化。踏着被岁月打磨的圆润光滑的石板道,如同踩在历史的脊背上,更像是一次时光穿越,一次古今对话。       走过靠壁洞,前方还有天竺庵、旺子洞、天星洞,穿过箬岭关还可以直达东黄山茶林场。当我们恋恋不舍的惜别古道时,我们仿佛看见,历经1400多年沧桑岁月,无数的马帮、商人、行人,在这条古道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行走。而今,当我们在古道上徜徉,仿佛穿行在历史的隧道里,耳畔不时响起“嗒嗒嗒”的马蹄声,随着山风悠悠传开,回荡在山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徒步旌歙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