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城旧梦 发表于 2020-11-17 11:25:02

徽州焙火熜

已过大雪节气,徽州大地仿佛一夜之间,大地变得山寒水瘦。寒流卷入崇山峻岭,嗖嗖的冷风已开始穿透厚厚的棉衣棉裤直抵体肤。那么说到严冬,徽州人自然会联想到最有温暖传统情的便是徽州焙火熜了。因为小时候乡村经济条件差,没空调,所以冬天一到,家家户户必备几个火熜温暖过冬。
徽州乡村的冬天是悠闲的,走进村庄内,只见一些人总喜欢聚在向阳的墙脚晒太阳。男的则嘴里叼根香烟,两手喜欢在背后提着,东一脚、西一步的满村转悠。女人系着围裙,然后把火熜放在围裙下,一只手挽着,一只手放在盖上,腹部像一座隆起的小山,边烘火熜边说鳖,海阔天空,家长里短。于是,腊月里来,徽州“火熜”便成为乡村了一道靓丽风景。
火熜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内胎是个陶土制的钵,经过民间缸窑锻烧而成,取名火缽。二是火熜缽外包篾片篾丝编打的篾壳,篾壳构图很漂亮好似一只花篮。三是身上插进一条如茶壶柄的把手,也叫火熜“框”,也称其为拱柄。外框的耳朵上还插上一副“火箸”,“火箸”是用来理火的,这样人们就可以惬意地拎着一篮“阳光”走东窜西了。
在徽州,火熜不仅是冬天烤火使用,在上个世纪年代还是徽州乡村结婚的嫁妆之一。计划经济物质匮乏年代,婚嫁除各类木器、棉被、衣物、陶瓷器具外,娘家人的一对火熜是嫁囡时必备的嫁妆,陪送火熜,在民间传统习俗过程中,除了实用价值外,也有利市的含义,寓意从娘家带去火种,可以帮男方家中传宗接代。女方陪嫁妆时,一对火熜上会摆放在代表最喜庆万年青,因为万年青意味着利市常青。同样,在火熜盖面上自然也少不了要贴着红色喜字的剪纸,拎环上照样也挂着红头绳,随嫁妆一起发到男家。光影婆娑里,鞭炮声劈里啪啦响起,有爆竹的碎屑沾在了火熜上,尽显着喜庆幸福温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州焙火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