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情。未了 发表于 2020-11-2 10:30:43

多条徽州古街

街,是历史信息,是温暖记忆,是文化史书。在古徽大地上,百余条古街曾演绎出曾经的繁盛,在历史的演绎中,依然散发着迷人的芳香。伴随着时代的前行,新兴商业的兴起,一些区县或乡镇上的老街虽然没了往日的繁华,但那些青砖与黛瓦,那些石板路和老房子,渐渐成为人们的记忆。今天,我们以一种怀旧的心情,以文化的自觉,去探寻那些老去的街巷……「徽州古街①」休宁西街:徽州繁华的一个缩影!休宁,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三年,至今有1800多年历史。位于县城的齐宁西街是当地曾经的商业中心,也是徽州繁华的一个缩影。西街西起夹溪河大桥头,东至陪郭头,全长560米,街宽4米,由红石板规整铺成。自明清到民国甚至是解放后,这条街道一直是休宁县的商业中心,也是休宁县历史最悠久的古街。


「徽州古街②」上丰老街:相守相望度春秋!数百间房屋鳞次栉比,从一条不足3米宽的街道上生长开来。青山环绿水、绿水绕青山,两面青山东西呼应,丰源河沿着上丰老街静静流淌,养育着这个古老的村庄和岸边的百姓。河水映衬着两岸白墙灰瓦的民居,安谧融洽。这是记者走进歙县上丰老街的第一印象。光阴荏苒,上丰老街走过喧嚣盛世,见证市井繁华,在年岁中沉淀独有的魅力,依旧守望着那一段熙熙攘攘的旧时光。


「徽州古街③」瞻淇老街:追寻已逝的乡愁?从杭瑞高速歙县出口右拐前行约200米,瞻淇村便进入眼帘。踏进老街,浓浓的古朴风情扑面而来,随处可见历史的痕迹。白墙黑瓦的沿街建筑、高耸的马头墙、老巷深处的小弄堂,韵味十足,瞬间让人有回到过去的感觉。但面临着空心化、基础设施落后等诸多难题,瞻淇老街的保护也遭遇一定挑战。该如何保护,如何开发,如何更好地将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传承下去?


「徽州古街④」商山老街:一江春水向东流!“歙县两溪南,抵不上休宁一商山”。这句流传已久的民间俗语在今天来看,是要遭人反驳的,也确有夸大其词之嫌,但历史上的商山,曾经有过的辉煌确是真真切切的。商山老街,北起泰和桥,南至上门村头,主街一条,分上中下街,主街长500米,巷弄几十条,长约500米,过去有商铺几十家,涵盖米、布、铁、农、食、药等店家。


「徽州古街⑤」一条古街的“陈”年往事!陈村,古称藤溪、洪村,今称陈霞,有“朱升故里、霞雨之乡”美誉,距今约有1000多年历史。陈村是休宁县西南部一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陈村有七省通衢之称,是当时新安江上有名的水运码头之一,宋朝王安石经过陈霞时曾赋诗一首“离家当日尚炎风,叱驭归时九月穷。朝渡藤溪霜落后,夜过麾岭月明中。”


「徽州古街⑥」五城老街:空荡荡 寂寥寥!五城老街,绵延2公里,有上、中、下街、13条巷组成。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老街地处休婺古道,曾经商贸繁荣,是徽州大地典型的临水而兴的商贸古村格局,也是古徽州一条重要的繁华集镇。随着屯五公路的开通,五城新街的兴起,老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徽州古街⑦」小小五城镇,大大龙湾街!从新安江屯溪段溯率水而上,古时有两处闻名的水运码头,一处位于龙湾,一处位于溪口。发源于六股尖的率水,一路东行,到了龙湾呈120度转弯,与右面颜公溪汇合北去,“龙湾”之名由此而来。溪口是起点码头,龙湾是枢纽码头,来往停靠船只多,上下货运数量大,是承载皖赣边界山货土产的集散地,故昔日的龙湾街有小小五城镇,大大龙湾街之称。


「徽州古街⑧」率水之滨、形如海棠!月潭,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的词句。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对于率水之滨、形如海棠的月潭古村来说,似乎给人也有一种与之相同的感觉。


「徽州古街⑨」400多年历史老街!齐云山下的“曹半街”!位于齐云山脚下的岩脚街是去齐云山的必经之地,人称“曹半街”。关于岩脚街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齐云山脚下本来是没有街的,上下齐云山的香客、游人、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多了,齐云山脚下也就慢慢形成了一条街。


「徽州古街⑩」“天街”月华街:齐云山上的“南京路”!月华街,坐落于休宁县齐云山风景区。因地处海拔较高的山上,立于悬崖峭壁边,又称“天街”。“天街”依山就势,曲折起伏,二十几幢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掩映其间,密林苍翠,有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感。


「徽州古街⑪」芦溪老街:曾经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如今古街古渡亟待保护芦溪街地处祁门县南端,扼皖赣之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来为芦溪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阊江河、沥水河和查溪河等主要河流在境内汇合。在交通落后、水运发达的年代,芦溪街得地利、天时、人和之优,曾是一个百业兴旺的商贸集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条徽州古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