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只为一人笑 发表于 2020-9-10 16:42:46

平鼻岭古道上的“三益桥”

三益桥位于今休宁县汪村镇田里村田里组和连口组中点位置,建于清代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甲辰春月,已有230年历史,是古“徽州六邑”之一婺源县商旅经平鼻岭古道来徽州腹地、新安江源头顺流而下(杭州)的必经之地。三益桥为单孔石拱步行桥,桥梁长16.26米,宽5.96米,步行台阶分两级共八步,每级宽3.4米,高0.11至0.13米,全部由当地青石砌就,最大石板长2.8米、宽0.7米、高0.13米。三益桥下侧石板上镌刻着名字“三益桥”,上侧石板雕琢着“晴岚锁翠”四个字。三益桥上游六股尖北麓群山怀抱里的田里、岭脚、石屋坑三村人都是婺源县人翻山越岭迁徙而来(至今,每年清明节三村人还成群结队爬平鼻岭远赴婺源扫墓,田里村张氏、余氏村民更保存着较为完好的星源甲道张氏宗谱、沱川余氏宗谱),语调柔媚低婉,与周边村落天壤之别。因此,在当地人眼里,跨过三益桥,便是来到了婺源地界。朱子桑梓之邦婺源享有“书乡”美誉,文脉蜿蜒,科甲绵延,社会人文风俗丰沛而隆重。古徽州讲究聚族而居,筹资兴建此桥的婺源先祖为其取名“三益桥”的初衷也许是劝诫远徙他乡的三村人“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希望他们精诚团结、安乐和美,算是给“出嫁女”备的一份嫁妆吧。“晴岚锁翠”古来有之。朱熹有诗曰:“几日春荫锁翠岩,忽惊飞盖度晴岚。”金元散曲中也有相同的词句:“影蘸清波,晴岚锁翠,怪石嵯峨”。《西游记》中更有副对联:“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似乎一脉相承。在这里,四个字精妙地概括了六股尖林区“徽杉仓库”莽莽苍苍、蓊蓊郁郁,溪流潺潺、山花烂漫,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是用几十亿美元也造不出来的”(瑞士imo颁证机构检查员李正芳教授语),“给人一种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感觉”(德国有机茶专家威廉·劳斯语)。古人寥寥四个字写尽一方特色,“书香”美誉实至名归。相传三益桥由婺源、岭脚石匠各一名从桥两边按图纸执锤开凿。岭脚石匠桥这边基挖到石壁了,婺源石匠那边尚未挖到“实骨(青石岩层)”,却淡定地发话说:“够深了,不必再挖。”一同造桥的帮工吃惊不小:这桥基落在泥地上不踏实,而且一边实,一边虚,岂会长久?但见婺源石匠胸有成竹,一个个心里直嘀咕:就等着看笑话吧。架桥的最后一道工序俗称“刹闸”,因架桥过程中大石板铺在木架上难免有小缝隙,会部分虚空,少不得用木楔揳紧,到完工时取出木楔,揳进最后一块大石板,考虑到木架拆除后石桥在重力作用下整体自然下沉,这最后一块大石板需反复(用木棰)捶打以揳紧。打着打着,岭脚石匠担心自己造的这一边勾缝不严实,继续打就会露馅垮塌了,忙向婺源石匠讨饶说:“师傅,好了。”婺源石匠大度地点头同意。“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同造桥的帮工自此对婺源石匠佩服得五体投地。俗话说“同行必妒”,谁说婺源石匠技高一筹却谦逊大度不是百年书香社会文化浸润的结果呢。跨过三益桥,拾阶而下,一座供歇脚的路边亭映入眼帘。徽州大地,石亭有两大类:一为水口亭,或与水口桥毗邻而建,或骑跨在桥面上联为一体称廊桥,是水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为路边亭,其踪迹可谓无处不在,翻山越岭长达十几二十里的跨省、县山道建有腰亭、顶亭,“一脚平”的两村之间即便区区5里路半小时行程也不例外。但考虑到行人歇息时多要喝水,路边亭一般建在泉水旁,像三益桥边这座路边亭伴桥而建,没有泉水喝,倒有石桥赏的还真是少见。一次美丽的邂逅,让三益桥名垂青史。1935年春,奉命返回皖南坚持游击战争的皖南红军独立团团长熊刚、政委刘毓标,率领一百余人途经鄣公山、高舍、石屋坑,赴汪村途中在三益桥休息时,见这里山高林密,是理想的游击战场,群众生活清苦,容易接受革命思想,工作影响面大,且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有乡间石板路往来交通。于是他们当天折返石屋坑宿营,群众不明真相,纷纷上山躲避。几天后,独立团在高舍留下一个班,由一名指导员带领在这一带开辟工作,其余继续往太平柯村(今属黟县)苏区寻找宁春生(时任皖南苏维埃政府主席)和张政委。同年秋,闽浙赣省委(后改为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进入皖南,在里广山找到了刘毓标等同志,由刘毓标、熊刚等带领到石屋坑。从此,石屋坑村荣膺皖浙赣省委常驻地,老区人民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可歌可泣的不朽历史功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平鼻岭古道上的“三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