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剑影 发表于 2020-6-2 10:46:18

“戴震”的治学方法

北宋兴起的理学,是对繁琐考证经学的反动。他们认为寻章摘句不能窥察圣人之道,同时又沾染了禅宗的习气,喜欢静坐、玄谈、顿悟。到了南宋,理学的弊端发挥到了极点,以至于后来人批评理学为“务虚”之学,与事无济。明代中后期逐渐有了反对理学之风气,到了清代已经完全不认可理学这一套了。戴震早年也是学理学出身的,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在三十二岁之前,并不反对理学。这种思想上的转折,源于颜元之学的影响。不同于其他经学家的是,戴震在反对宋儒之学的同时,还在反对汉儒之学。当时有人提出“汉儒去古未远”的说法,认为只有复兴汉学,才能反对宋学。而戴震清楚的看到两派各自的弊端,汉儒重训诂但也免不了“附会”,宋儒重义理但也免不了“臆断”。

​我们从戴震的学术倾向可以看出,他所反对的汉儒和宋儒,都属于主观主义。汉儒的附会是把后人的见解附会到经典著作之中,宋儒的义理是全凭胸中之意硬坐为圣贤之言。他很清楚地看到“考据、训诂”并不是读经的目的,而是“明道”的手段。他并不满足于像其他清儒那样做个考据学家,而是要通过考据建立哲学系统。戴震提出了做学问的新方法,他说:“以字通词,以词通道,必有渐”。没有人可以不通过“小学”而“成词”,这是对宋儒的批评,南宋后来“顿悟”思想兴起后,儒家颇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认为不读书也是可以觉悟的。而戴震认为,离开古人“小学”的功夫,不可能有真学问。所谓小学,即从形音义三个方面来说文解字的学说,这是经学的基础。

小学可以解决当时学问的两大弊端,一是“缘词生训”,即所解释的意思并非本意。二是“守讹传谬”,即所根据的经典,并非其本经,而是后人的以讹传讹。戴震认为小学所在的文字训诂工作,必须“空所依傍”,不能依靠宋儒没有根据地空说义理,也不能依靠汉儒咬文嚼字不懂贯通,而是要“平心体会经文”。在清儒都主张“回归汉儒”的时候,戴震主张“回到经文”。

只有“空所依傍”,才能做到“唯求其实”。只有“回到经文”,才能做到“闻到明道”。说到底“小学”不过是“字词功夫”,是读经典的手段,“明道”才是读经典的目的。要想通过读书来“明道”,光靠小学训诂的手段是不行的,还有“平心体会”,把琐碎考证支离破碎的“词义”,融汇贯通为一门系统的学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戴震”的治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