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锦年 发表于 2020-5-8 10:20:09

徽州的中秋节和嫦娥没什么关系

传说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以及以前拜月的习俗和后羿夫妻有很大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后羿忙于工作,把西王母给的成仙药放在家里,又出去找太阳干架,把嫦娥冷落了,嫦娥担心药过期了,就自己嗑了一颗,觉得不过瘾,把后羿的那一颗顺带着嗑掉了,于是嫦娥就飘了,飘到月亮的时候被桂花树缠住了,只好留在月亮上,因为月亮上有永远用不完的木头,就盖了屋叫广寒宫。这一天是八月十五,嫦娥飘了的时候,后羿已经到家了,就差一步就能抓到嫦娥,又不能用弓箭射下来,可惜啊!眼睁睁看着嫦娥膨胀飘了, 以后这个投身工作的大好青年,每到八月十五这天都会通过看月亮的方式来思念嫦娥。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以讹传讹,最后发展成团圆节了,有了吃月饼、赏明月、拜月亮的传统。多么动人的传说啊!然而……这一切和徽州好像没什么关系,徽州的中秋节却是另一番样子的。在目连戏《金打铁,银打铁》中有词:“打铁打到八月八,八月中秋杀胡鞑”。原来是元朝中后期,蒙族统治中原已进入腐败衰落时期,为巩固统治地位,各地加强了控制和搜刮。每五户供养一个“鞑子”,养瘦者五户株连受罚。逢有迎新嫁娶,新娘首夜受其凌辱,这才有了抛弃或者杀死第一胎的恶习。鞑子为防百姓谋反,每五户公用一把菜刀,刀柄用链条连着不可带走(和商店的笔记本很像啊)。上欺下压,百姓苦不堪言,同仇敌忾,决心要杀“鞑子”。后选定中秋之日,将月饼正面贴上一纸,内有“杀”字,串联千家万户,唤起民众,一夜之间将蒙古挞子杀尽。百姓扬眉吐气,为庆贺这一壮举,每年中秋节,全村百姓分宗族嬉香龙,场面壮观。家家吃月饼,风俗至今依存。据霞坑镇洪琴村汪银根留下的资料,八月中秋嬉香龙是霞坑洪琴的传统习俗。中秋这天,全村以“支”或“份”出动人手,用稻草捆扎制作香龙,长数十米或百余米不等。龙头号用彩灯、彩纸装饰。入夜,龙身遍插棒香,配备大锣大鼓,烟花爆竹。每年必选两名年岁高且德高望重的长者撑灯笼。灯笼正面一般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等表达民情民意的字,在香龙前引路。数条巨型火龙遍游村中街巷。到了大场所,条条火龙腾空而起,形态万变,快速翻动,有翻江倒海之势,展现了龙威。人们尽情戏耍至深夜才“化龙”焚烧于村外。凡参与者吃“菜粥”或“月饼”。富竭镇仁里村程荣华留下的资料,展现了历史上富竭中秋的情况。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日,子女要拿鱼、肉、酒、月饼等礼品去看望父母,晚上和父母聚餐。民间所谓“早端午,晚中秋”。中秋吃月饼,寓全家团圆之意,月饼下面有一垫纸,是元末杀鞑子的暗号,一直流传至今。过去,仁里中秋晚上要嬉草龙、打拍步。嬉草龙就是用稻草扎成长龙草龙身上插上点燃的香,程郑两姓各嬉各的,每年都按一定路线嬉,最后到大坦上打转。嬉龙时,前有锣鼓开道,后跟着一群打拍步的小孩。打拍步就是把稻草编成辫子,浸过水,在石头上打,发出啪啪的响声,以壮龙威。沿途,村民不断上香。翻看《歙县志》,可以找到一些地方以前是怎么过中秋的,貌似和月亮关系不大,即便有关系也可能是因为八月十五当天,月亮够大够亮,照耀大地,方便百姓开展各项活动。谚云早端午宴中秋,故中秋俗重晚宴,宴后吃月饼和赏月。村族以稻草扎草龙嬉舞于村衢,龙身遍插香火,一人叉一小南瓜,瓜上插香火,谓龙珠在前引路。后有儿童若干人各执稻草编之辫鞭地,谓鞭鞑子。草龙嬉舞时锣鼓炮竹喧天,利市彩纸漫天飞撒。每舞到一家门口即喊:“龙来,龙来,四季发财!龙到有福,买田做屋!”各户放炮竹献供以应,又将点燃之香插入草龙身,每家每户舞到后出村,推草龙于河而散。昔时是夜还兴月下游,谓走月亮,除百病。又兴摸秋,即于深夜潜入别家田园,摸摘瓜果回家以趋吉。民国前,富堨村中秋节行拖缸片、摸秋。好像街口以前也有拖缸片。上丰乡、深渡镇八月中秋是要嬉草龙的,不知道和香龙有什么不同,据我所知过年时节,深渡的龙要在河滩戏耍,中秋是不是也在河滩戏耍呢?柔川中秋前后演观音会戏。长陔八月中秋舞香火草龙、舞麒麟。定潭八月中秋嬉草龙,后跟四名鞭稻草辫者,不称“鞭鞑子”(聪明啊),而称“打包袱”,边鞭边赞:“八月中秋打包袱,越打五谷就越熟”七贤中秋舞草龙,舞至“拜拜树”前(村中古树),抛入河中,就冲扔了这一点,独树一帜啊!很多地方的草龙是要回收再用的!磻溪旧俗,中秋节兴“打百步”,亦称“打发财”,用稻草编成草辫,辫梢扎一五寸长树段,男丁们执之边走边鞭打路面。江村中秋夜于社坛演傀儡戏,十六日奉温元帅像巡村,所谓“都天祭”。但是又有记载明末清初,傀儡戏传入歙县,而且活动普遍。《橙阳散志》载:“中秋夜,民演傀儡戏于社坛,用报秋成,沿为乡例。今鲜其技,遂止”,晚清时傀儡戏已渐少渐止。不知道江村这个傀儡戏是不是和消失的傀儡戏同根同源?看了这么多资料,原来小时候课本上的中秋三宝“赏月、拜月、月饼”和差距现实这大,如果说课本上是卖家秀,统一了规格,那生活就是买家秀,呈现的如此丰富多彩,或者如文中所言“八月中秋打包袱,越打五谷就越熟”,这更符合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才是中秋的本来面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州的中秋节和嫦娥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