啭裑╭落涙 发表于 2020-4-8 21:55:48

歙县景点之北岸村

北岸村广大干群坚持旅游发展为龙头产业,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并举,按景区旅游发展规划实施,加大引资开发力度,努力把北岸景区建成人居环境优美、社会环境和谐、配套设施齐备、服务功能完善的乡村农家乐旅游度假区。
北岸村旅游资源丰富,现有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氏宗祠、风雨廊桥(又名北溪廊桥);有建于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古民居百余幢(其中规模较大的20幢左右,中等规模的50多幢);村庄背靠来龙山,自东向西的绵溪河(放生河、伏源河)穿村而过;另有百米竹林、拦河大坝和丰富的土特产。

北岸村旅游资源概况
(1) 古民居
北岸村有建于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古民居百余幢(其中规模相对较大的20幢左右,如始建于明代的私塾兰桂山房、有钱庄院的大夫第;中等规模的50多幢),粉墙青瓦、门罩门坊、砖木石雕等精工细作,反映了古徽州特有的人文思想和审美情趣,堪称徽派建筑的典范。
撒网状分布在吴氏宗祠后面(北)及周围,村内巷道众多,路路相通。
有些建筑局部存留文革痕迹,古民居周边或期间有些新建居民楼房,但总体而言,保持原状态尚可,是北岸村现有特色和重点旅游资源之一。
吴氏宗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明末清初,清道光六年(1862)重修,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坐北朝南,为三进二明堂式。门厅为五凤楼,望柱头刻石狮;八字墙须弥座石刻和檐下砖雕,博缝板木雕均十分华美;中进享堂有粗硕宏大的月梁、楹柱。
最令人称绝的是祠堂内栏板上两组分别刻有西湖全景和百鹿图的黟县青石雕,古朴典雅、洗练精致。寝室右侧墙上置放一座砖雕神龛,为三间殿宇式,雕作细腻,左侧墙上嵌有修祠碑记一方。
位于北岸村南中心位置上,放生河旁,风雨廊桥附近,北靠多处古民居,与之有石板路相通。
保护现状差,栏板、梁柱、碑文石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至今仅为村民简单的看守保护,并无现代技术保护措施,而且缺少专项保护资金。
(2) 风雨廊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歙县最大的一座廊桥。建于清中叶,为三洞石拱廊桥,长33米,宽4.7米,高6米,桥上建廊,砖木结构,高约5米。南端门额“乡贤里”,北端门额“谦庵旧址”。廊内11间,中间原有佛龛,沿墙置坐凳,东侧墙上辟八大方窗,砖砌龟纹,梅花纹等花格,西侧辟8个风洞窗,样式有满月、花瓶、桂叶、葫芦等,北端西侧置一敞窗,外装“美人靠”。
坐落于北岸村绵溪河上,紧靠吴氏宗祠,与村中古民居有石板路相通,同时也是村中绵溪河南北主要交通要道之一。
景观特色保持良好,为北岸村现有重点特色旅游资源之一。

自然旅游资源
(1)来龙山
海拔128米,相对高度40米,山体坡度不大,现为桑树、竹林和灌木丛所掩映,葱郁苍翠。
位于北岸村西北,山顶观景位置较好:一面可见民居全貌,另一面可观田园风光和绵延青山。村中有石板路通至山脚。
基本未开发,局部辟为农田(主要种植桑树)。
(2) 绵溪河(放生河、华源河)
自东向西流经北岸村,水面宽近30米,水深随季节降雨量不同而变。
自东向西横穿北岸村南部,吴氏宗祠位于其旁(北),风雨廊桥坐落其上,徽杭公路,徽杭高速公路横跨其上,古今三桥对峙河上,颇为壮观。两岸有水泥路(至德路、乡贤路)通往村中。
保护现状较差,水质污浊,河底及两旁堤岸生活垃圾有所减少,部分河道急需疏通整治。
(3) 花山尖
海拔200多米,山体有一定的坡度,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良好。
位于北岸村东南约50米处,可进入性一般。
基本未开发,局部辟为农田(主要种植茶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歙县景点之北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