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吟风 发表于 2020-3-4 19:13:51

千年仁里古建筑之社屋·庙庵

社屋仁里村及下属各自然村旧时都建有社屋,唯仁里称“社庙”。仁里村社庙建在村子西边离村有1公里的旷野上。社庙三进,庙堂大,内置有“社公”“社母”“三关老爷”。社庙墙壁彩画有:麒麟、天犬、黑白无常、十殿阎王。旧时人病故或死亡在村外的,尸体不能进村,都暂时安置在社庙处理后事,凡逐赶鬼神邪气,都要到社庙进行。村上有些民俗活动也要先在社庙祭拜之后再举行。社庙建筑在新中国成立后倒败了,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彻底拆除。新兴寺座落在南门外,后叫“和尚寺”。据清嘉庆《绩溪县志》记载:“新兴寺,在十一都仁里,旧名院唐乾符年间建,明初改名寺。”宋代绩溪县令苏辙到过仁里,游览了新兴院,并在院墙壁上题诗《辞灵惠庙归过新兴院书其屋壁》(见《艺文》)。新兴寺有三进五开间,宫殿式建筑,内有哼哈二将守门,有四大金刚菩萨,前进过后是天井明堂,中间通道、两厢廊抚通中进“大雄宝殿”,宝殿上是左钟右鼓,殿中央莲花宝座上端坐着高大低眉重目、容貌慈祥的如来佛祖(释加牟尼),两旁站立有灵官、韦佗神像,后面宝座上排列大大小小的菩萨如弥勒、十八罗汉、二十四天尊等。正殿两厢通后殿,后殿也排列许多菩萨,特别是后殿与“大雄宝殿”板壁上镶嵌着宽约7—8米,高5—6米的一幅木雕《五百罗汉图》,相传是当年聘请了杭州灵隐寺同班工匠艺人来建造的,与苏州西园那幅《五百罗汉图》一模一样。整座寺庙飞檐翘角,粉墙朱柱,画梁雕甍。寺内100余尊木雕菩萨,最大的有2米多高,比真人还大,小的菩萨不到1米高,小巧玲珑。崇真道院仁里有一座崇真道院,清嘉庆《绩溪县志》记载:“崇真道院,在仁里。宋元祐甲寅,邑人程县尹文彬建,捐田地八十二亩,后毁。明正统丁卯,程朝宗、程思仪等陈于官,乃令徙,新建寺侧。”即重建于新兴寺侧,两寺院合为一处。“程县尹文彬”何许人也?一查原来是仁里下祠堂二世祖,致仕回家建崇真道院于村西门外,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内有庭院、水池。尼姑庵(石山庵)村北石洞山崖有座尼姑庵名石山庵,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上门世禄堂十四世孙程世宗倡建。世宗行名家修,一名鹤老,字宪之,又字望廷,邑庠生。其父程宏奇,字隣圣,号施庵,由庠补入太学生,严谨好施,倡率道学,晚建山云寺,拨田以奉香火。父子二人都行善事,热心兴建寺庙庵堂。庵内有几间小屋都住有尼姑,也有妇女去烧香许愿,一年四季香客不绝。华佗庙位于村北门,建于道路上,沿山边是庙,内供奉有三尊菩萨,分别是华佗菩萨、土地老爷、李王菩萨。三国时期的华佗医道高明,是中华历史上有名望的“神医”,人们奉他为神灵,祛病消灾,祈求平安。旧时,但凡村上有人生病,就去庙里拜华佗,求签诊病,然后再到村街“广福堂”药店抓药,其实是药店倌在看病开药。听村上老人讲:有一回一位老奶奶的孙子生病了,奶奶主张去华佗庙求签问病,老爷子不支持,争执半天,老奶奶去求签,华佗菩萨却不高兴了,所求签文是:“不诚心,罚灯油三斤。”老奶奶只好认了三斤灯油,回家找老爷子算账。因为华佗庙,仁里还有一种民俗活动,即每年农历八月初一祭祀华佗。这一天,村民纷纷拿鹅去敬华佗,没有鹅的就用白纸替代,挂在庙旁一棵柳树枝上,不一会儿树上挂满“白鹅”,同时烧香拜祭。远地的香客也在这一天前来还愿。据说当年华佗为躲避曹操追兵藏入水塘,因鹅惊叫而被追兵发现,抓捕杀害,故用白鹅祭祀华佗。吕洞宾庙及其他仁里过去有座“吕洞宾庙”,在后街,庙宇较大,进出二门是圆门。庙内也供有三尊菩萨,一个是吕洞宾,中间是“土地老爷”,还有一个是李晏菩萨。来此祭拜烧香人很多,有许多是从远地特意赶来许愿的。村西北至今有条吕洞宾巷。仁里还有座“红庙”,原是祭祀忠壮公长子程文季的,庙后有座山峰叫“架鼓尖”,村民塑了个“架鼓尖”菩萨供奉在庙内,祈求永保六畜兴旺、无病害、五谷丰登。村南新安港路边还建有一座观音庙,庙内供奉有“观音娘娘”。旧时,村上及邻村百姓都到庙里烧香祭拜求子,有的是生子后来还愿的。观音庙不大,但香火兴旺,香客来自四面八方,一年到头络绎不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年仁里古建筑之社屋·庙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