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候缘来 发表于 2019-11-8 16:38:19

山水画一代宗师黄宾虹故居

黄宾虹故居大门
黄宾虹故居在歙县潭渡,距县城仅5公里。唐代,黄姓始迁居于此,其后发展为一族聚居的村落。村枕山带水,沃野平畴,村口有七孔石桥,横跨丰乐河,名“三元桥”,桥南旧有“滨虹亭”,立桥北望,潭滨全景,黄岳群峰,尽收眼底。黄宾虹原号“滨虹”,即来源于此。前院 宾老在家
清光绪二年(1876),黄宾虹由金华回歙县应童子试,在家逗留月余,鉴赏和临摹了渐江、石涛等一批名人的书画真迹。光绪九年(1883),“再从金华回原籍应县试,补廪贡生,问业于同邑学者汪宗沂。清光绪十四年(1888),其父黄定华因在金华经商不利,举家迁回潭渡村,并在乡里从事徽墨手工业生产,黄宾虹亦在家读书、习画直到30岁。在潭渡期间,他在邻村汪家偶然见到石涛的《黄山图》,爱不释手,想借回临摹,主人不肯出借,宾虹渴想成梦梦见石涛,醒来后便默写临画梦中之画。19岁时,他首游黄山,被黄山胜境深深打动:“山峰有千态万状,所以气象万千,它如人的状貌,百个人有百个样,有的如童稚玩耍,嬉嬉笑笑,活活泼泼;有的如力士角斗,各不相让,其气甚壮;有的如老人对坐,读书论画,最为幽静;有的如歌女舞蹈,高低有节拍。当云雾来时,变化更多:峰峦隐没之际,有的如少女含羞,避而不见人;有的如盗贼乱窜,探头又探脑,变化之丰富,都可以静而求之。”他一生9次上黄山,于山于川,身到,心至。生平最后一件作品,即画的是《汤口小景》。他还潜心研读黄生、刘献廷、顾炎武、黄宗羲等明代遗民的著作,文章受汪中、洪亮吉影响最深。宾虹草堂正堂
开始,黄家居住在村中陆家园西首的几间小屋里,黄宾虹《叙村居》载:“由义仓西折横路……有屋几椽,在陆家园西,余先人之敝庐在焉。”黄父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去世,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黄宾虹迁居潭渡村雁桥东首的怀德堂。该堂原为族人黄辅之所有,《叙村居》载:“怀德堂,堂成于康熙戊戌(1718)……是堂典于余,因为重加修葺。”怀德堂是一座传统徽派民居建筑,坐北朝南,主屋东偏,分前厅后堂,其西为仓廪、厨房、花坛及园圃,在西北角另有一桃、竹园。前厅三开间,大门开在东南,为一单间披屋,入为二门,再入为天井,左右有廊,过天井即为大厅,厅事轩敞,上有楼,中设堂壁,后有倒厅,其西北角为画室;后堂亦为三开间两进楼房,前进为门廊,中为天井,后进正屋明间为客堂,左、右次间为卧室,登天井东廊楼梯可上二楼。堂前、后有庭院,前院之东有后门。堂之东为三门厅,堂之南有一长方形水塘,再南不远有明建“旌孝坊”一座,是为“唐旌黄孝子”而立。正堂二楼
光绪三十年(1904),黄宾虹应友人邀请到芜湖襄办安徽公学。次年四月,邑人许承尧奉谕创办新安中学堂,他受聘任教,并参加反清组织——黄社,借在圣僧庵办团练之机,暗中发展军事武装,以修筑庆丰堨部分资金充作活动经费,并在家中为黄社铸造铜圆。光绪三十三年(1907),他私铸钱币之事被人告发,出走上海,在神州国光社工作,集历代美术著作和作品合编出版“中国美术丛书”共4集160册,编辑《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并加入“国学保存会”“南社”等进步学术团体,历任上海暨南大学中国画研究会导师、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等职,在上海坚持学术研究和国画教育创作历30年。民国二十六年(1937)六月,他应聘北上,为北平古物研究所鉴定故宫书画,兼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讲师。民国三十二年(1943)底,日寇借北平艺专的名义举办黄宾虹八十寿辰庆祝会,黄宾虹拒绝出席。民国三十五年(1946)夏,他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民国三十七年(1948)秋,他南返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国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当选过第一、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画室内外




怀德堂老扁与冰上鸿飞馆
黄宾虹作画,以新安画派为宗,陶熔宋元,师法自然,曾九上黄山,四登岱岳,游踪遍及海内名山胜迹,画技屡经变革,遂自成面目。其早期作品笔墨挺秀清丽,中期浑朴苍劲,墨色逐渐浓重,晚期在浓、淡、破、渍、泼、焦、宿七墨法中,兼施重彩,斑斓古艳;其论笔法,有平、圆、留、重、变五字要点,构成出入雄奇、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意境深邃,出古超群,影响及于海外,与齐白石一起享有“南黄(宾虹)北齐(白石)”之誉。傅雷说黄宾虹:“笔墨之于画,譬诸细胞之于生物。无笔墨,即无画。”在黄宾虹眼中,国画精神全关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元素和技术关键。也有评论者称黄宾虹的笔墨特色为“黑宾虹”,但黄宾虹的笔墨怎一个“黑”字了得,他能将墨分七色,“浓、淡、破、积、泼、焦、宿”,用他的“平、圆、留、重、变”五种笔法,简单的点画层层叠加,加到浑厚华滋。傅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宾虹则是广收博取,不宗一家一派,浸淫唐宋,集历代各家之精华之大成,而构成自己面目。他的概括与综合的智力极强。所以他一生的面目也最多,而成功也最晚。六十左右的作品尚未成熟,直至七十、八十、九十,方始登峰造极。我认为在综合前人方面,石涛以后,宾翁一人而已。”卧室
于画学外,黄宾虹诗词清隽疏朗,书法篆籀饱含金石气,考古、金石、印学皆有重大成就。著作有《中国画学史纲》《虹庐画谈》《古画徵》《黄宾虹画语录》《画学编》《印学》《宾虹诗抄》等35种。一生收藏极富,他说:“我藏物是为求知,非此市货交易。”他的所藏文物、遗作,家人遵其遗嘱全部捐献给国家。计有:书画1038号,瓷器142件,砖瓦砚42件,书籍1804卷,古印893方,铜器98件,玉器218件,碑帖41本,古印拓片800件,宾虹遗作书画4007件,手稿一木箱。对此,中央文化部给予很高评价,指出:“我们认为黄宾虹先生一生从事艺术成就很高,他的遗作和所藏文物,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黄宾虹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大师,而且是一位忠贞的爱国主义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水画一代宗师黄宾虹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