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知名导游 发表于 2016-8-2 11:37:06

屯溪“顶级绝版”的湖边村

哦,“顶级绝版”可不是我能说的,而是这个所谓古村落为了招商,所张贴在村里的一句大幅广告词:“湖边古村落,顶级绝版徽文化旅游街区”——想不到走进徽州所看见的第一个村落,竟是这样一个拆迁拼装的版本。。。



翌日清晨,我决定先去屯溪的新安江边转转,作为黄山市政美化绿化建设的典范,如今那里已被辟为“新安江滨水景观带”,打着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标志——昨晚看过《徽韵》后,L.Z的老同学H特意开车带我们去看了看,沿江设有“新安十景”,大多是近年仿古新建的亭台楼阁,好奇的是其中竟有一个名叫“湖边村”的古村落。

我们下塌的天都国际饭店距江边很近,仅隔着一个市政府办公大楼和对面的体育馆,去到江边后沿着滨江绿化带的小径一路往东,经“林廊清影”和“照壁怀古”,便来到所谓的“湖边古村落”——远远望去,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式民居倒映在江面,晨光熹微,一片清新。



原以为它也不过是一个仿古修建的旅游景观,但走近一看竟有不少老房子,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村西口立着的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四柱三间五楼,高约10米、宽约7.56米,居然是出自歙县的明万历年间高阳许氏宗祠前的门坊。

高阳即今河北高阳县,始自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汉桓帝时置高阳郡,歙县的许氏家族就源自高阳郡——作为宗祠牌坊,上书“高阳里”三个楷书大字,有说出自许氏后裔大学士许国,可惜斑驳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

许国何许人也?明嘉靖年间歙县的一位进士,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位皇帝,曾官至礼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先后兼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和武英殿大学士,《明史》有传,生前蒙恩建许国石坊,如今仍矗立在歙县老城——而眼前这座“高阳里坊”也正是从歙县老城东门外一所学校拆迁来的。

同样拆迁而来的还有牌坊南侧的一座“大阜绣楼”,占地45.5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一明两暗前天井建筑形式,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建于清代后期,2010年从歙县北岸一个名叫大阜的村庄拆迁后重新立在这里。

哦,这只是有铭牌介绍的两座古建筑,其他的呢?



转了一圈看不到几个人,村里显得异常冷清,不论是拆迁而来的古民居还是仿古修建的新民居,几乎都关着门上着锁,不过凡是拆迁而来的古民居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志,就是门前墙上都挂着一块“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的招牌,下方左侧写着名称,右侧则注明其编号——显然是入籍有“户口”的啦,有趣的是一些残旧的木门上,还保存着原来所在村落的门牌号码,如“南源口乡王村茂村045号”、“琶村村琶塘090号”、“仙源镇北门125号”……

“百村千幢”是2009年黄山市政府为保护徽州古村落、古民居所实行的一项工程,目标是在黄山市选择101个古村落和1065幢古民居,投入资金55亿元用五年时间进行保护性利用,包括“原地保护利用”和“异地保护利用”两种,并首次明确“可以利用古民居打造乡村艺术会所、农家乐、民俗客栈、传统手工作坊、特色小酒吧、农家书屋等”,以明确古民居“创新利用”的方向。



村中央有一小广场,广场南建有一仿古戏台,两侧古色古香的祠堂显然也是用古旧的梁柱建材复建起来的,一个上悬“状元及第”的横匾,另一个门口则挂着“黄山市徽州画院”的木牌,只是没有标志,自然也就无法得知它们出自何乡何村和原来的故事。

广场北面村口还立着一高大的牌坊,同样四柱三门五楼,但雕凿的比村西口的牌坊漂亮多了。上刻“世科”两个大字,下面则密密麻麻竖刻着从明正统、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年间,和清康熙、乾隆、同治年间14位江氏家族科举入仕名单——明显这是一座记名的功名牌坊,应该出自一个姓江的古村落,但四周找不到介绍的铭牌,同样也无法了解其身后的故事了。

茫然间,见一穿着保安制服的人从一仿建的民宅里出来,于是上前搭讪,他摇摇头无法解答我的疑问,不过倒热情地翻出了一些湖边村招商的资料。



原来眼前的湖边村正是始建于黄山市政府推行“百村千幢”的2009年,不过仅花了一年时间就建成了。它占地1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40幢建筑中有14座是从异地拆迁而来的古民居,另外26幢则是仿古新建的。作为“异地保护利用”的一个范例,保安员告诉我现仍在招商,上面说想集酒店、餐饮、娱乐多功能为一体,“以再现一个徽州古村落的完美形态”。

资料中有14座异地拆迁而来的古民居的名录,包括建筑面积和希望招商的内容,尽管没有多少故事,我还是不厌其烦将它们一一抄了下来:

1、官厅,面积347.62平方米,业态定位:茶楼

2、民祠,面积173.62平方米,业态定位:高档会所

3、方宗心宅,面积307.24平方米,业态定位:高档会所

4、张荣贵宅,面积219.14平方米,业态定位:高档会所

5、呈坎民宅,面积237.11平方米,业态定位:高档会所

6、绣楼,面积74.12平方米,业态定位:休闲娱乐

7、长廊,面积42.39平方米,业态定位:休闲娱乐

8、仙源民宅,面积393.63平方米,业态定位:民宿客栈

9、汪拥军宅,面积204.74平方米,业态定位:民宿客栈

10、程排超宅,面积257.95平方米,业态定位:民宿客栈

11、吴杰鸣宅,面积139.98平方米,业态定位:民宿客栈

12、胡振球宅,面积232.87平方米,业态定位:民宿客栈

13、潘振忠宅,面积256.72平方米,业态定位:民宿客栈

14、潘五中宅,面积311.15平方米,业态定位:高档会所

呵呵,显而易见招商进展并不顺利,转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见一家开门的,冷冷清清,难怪墙上要贴出如此大幅的“顶级绝版”的广告词呢。

只是将徽州“顶级”的古村落硬安在它头上,不仅感到牵强而让人乏味,而如果真是“绝版”的话,那简直就是对徽州古村落,乃至徽州文化的一种嘲弄而让人感到悲哀了——味同嚼蜡,说什么好呢?

只是将徽州“顶级”的古村落硬安在它头上,不仅感到牵强而让人乏味,而如果真是“绝版”的话,那简直就是徽州古村落,乃至徽州文化的悲哀啦——想想味同嚼蜡,说什么好呢?
黄山学院徽文化研究所一位名叫吴兆民的所长这样说过,“列为国家或省市保护重点的文物多是历史的精华,自然是应首要保护的。但采取这种方式保护的只是单体的文物而不是文化”——这话说的颇为精彩——“文化的内容要广泛得多,其更多的表现在大片的民居中。就象北京的文化不仅是体现在故宫里而是同样存在于有人居住的四合院老城区一样,皖南古民居才是古徽州整个生活文化的载体,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没有这些老屋,活生生的古徽州历史必然会散失、中断,无迹可寻,也将永远无法弥补。”
不过我想,吴先生所说“皖南古民居才是古徽州整个生活文化载体”中的“古民居”,实在是应该改为“古村落”才是,而且如果以为只要将这些古民居拆迁拼装成一个“新版”古村落就是“徽文化”,仍未免难以自圆其说。


出湖边村,江边立着气势恢宏的“徽州照壁”,在“新安十景”中它被称为“照壁怀古”——三座巨大的弧形壁墙总长108米,其中中间的主体照壁长39米,高8米,面积达312平方米,两侧的照壁则各长36米,高6米,面积216平方米。双面雕刻,总面积达1600平方米,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徽派照壁”。照壁上浮雕和镶嵌着徽州知名的29位历史人物,以及新安江流经徽州的诸多著名景点,构成了一幅大气磅礴,巍巍壮观的“新安山水长卷”图。

呵呵,我就在上面找到了为湖边村“高阳里坊”手书的那位明代大学士许国的雕像,而建中兄则诗意大发:

“徽韵墙雕立江边,徽州人文群星闪。墙雕传世后人继,徽州时空更璀璨。”



相关链接:屯溪新安江滨水景观带“新安十景”

林廊清影、屯浦归帆、屯溪码头、坝址广场、湖边村落、

照壁怀古、湿地栈道、摩崖石刻、徽风水街、山阁远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屯溪“顶级绝版”的湖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