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城冥静 发表于 2019-6-24 15:55:48

黄村进士第相关


黄村的上村,宋代设计建村,今天村庄的屋顶

休宁黄村的进士第,是古代农耕社会科举制度在徽州地区的特有产物,沉淀了太多的历史韵味。黄村进士第不同于一般的民居,它是进士府邸,贵族风范,充盈浓郁的科举官僚等级的进士文化;它不同于一般的祠堂,它是官员贵族的私家祠堂,不是某个姓氏族人的宗祠;它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进士第,而是具有古代徽州文化气息和特有建筑风格的建筑精品。



黄村的进士第散发着浓郁的科举进士文化气息。

进士,获得科举考试的最高等次、最高功名。科举制度形成于隋唐,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即省试),中试者称为举人;再把全国的举人集中到京城里举行“会试”,中试者在宫殿举行“殿试”,为最后一级皇帝主持的考试,称为进士。进士被称为“天子门生”,统称皇帝的学生。

进士,享有一个贵族身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进士,执掌朝廷权力的核心成员。从唐朝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开始算起,到1905年废除科举,近1300年的时间里,进士都是中国政治的主角。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每次有六千多举人参加,取三百名进士。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仅仅靠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培养出来的文人学士们,来维持一个庞大帝国的有效运转,这个现象在中外历史上都可以算是绝无仅有的了。中国古代一直是贵族掌握国家权力,主角始终是士阶层,只有士才有资格做官。科举制的出现,改变了贵族的生产机制,由原来根据血缘世袭变成了后来通过考试来不断地量化生产,在名义上保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进入官僚系统。进士最初字面意思就是说,一个人通过了国家的统一考试,获得了士的地位,有机会被国家征辟任命为官员了。同时,天子的主权的行使和实现,需要通过各层官员具体执行来完成。官员分享天子主权,成为一地的“主公”,服务于天子;吏是“主公”的仆人,服务于“主公”。可见,进士阶层为官,对于国家运作极为重要。

进士第,本意是科举考试达到了进士等级,获得相应功名。第:等次;到了这个等级从而进为士。因有“进士及第”、“登进士第”、“登进士榜”之说。作为府邸,进士第就不仅仅是一个功名头衔,而是取得进士称号及官阶的人建造的宅第。由于进士出身高贵,官位显赫,家族和地方引以为荣,往往不惜财力为其住所大兴土木,地方官府赠“进士第”匾,立双斗桅杆,炫耀乡邻。黄村的进士第,是明代嘉靖八年(1529年)为黄村的进士黄福而建的。黄福一举入仕,授兵部知事,进武选司郎中。(明清兵部所属武选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皆正五品)后迁福建参议,(明代清初布政使的下属官员。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务,参政、参议分守各道,并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名等事,一般是正四品)掌司事分毫不沾,却因受部属连罪被谪判饶州,不久,又迁浙江佥事。(佥事:相当于现在的副职或者助理等职)因开城河,疏湘湖,勤政惠民有功,升任湖广参议。嘉靖十一年(1531年)建进士第。原为黄福府第,后为家祠。



黄村的进士第尽显贵族气度与徽州乡绅精髓。

建筑是立体的诗,无言的歌。中国古代的乡村建筑,不仅有高超的生活智慧,精湛的建筑技艺,还蕴含了浓厚的纲常伦理等级秩序的价值理念。这些理念不仅有耕与读,义与利,慈与孝,官与民,人与神,还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黄村的进士第作为一个贵族的家祠,不仅建筑豪华精美,还有各种寓意和象征,承载那个年代丰富的精神内涵。

进士第坐落在下门村中央,座南朝北,前面有小聚散广场。府第白墙,青瓦,脊高12米,通面宽15.5米,通进深51,占地面积790平方米。外围院墙闭合,内部四进五开间,整体结构严谨,空间格局开阔,建造用材精良,建筑仪容华贵,气势宏大,呈现有别于普通民居的贵族气派。


进士第的大门,四百年了,依然恢弘。修葺后门上的小额是《乡圣》,是有不妥,应为《乡贤》

进士第的大门门楼为四柱三楼式,有七层斗拱。四柱为方形花岗岩石,间隔出三扇门。中间正门可以进出,两边是石壁,为装饰性的假门,衬托大门庄重森严。三扇门楣都镶嵌木头深浮雕,刻有祥龙瑞兽,文臣武将,上面加盖厚重的门垛,飞檐,雍容华丽。大门之上,蓝底金字“乡聖”小额镶以龙框悬挂于门楼下,门楼正中嵌有“进士第”木匾一块,匾长2米,宽0.5米,楷书字体遒劲有力。木匾右边题头有几行小字,记载地方官员于明代“嘉靖辛卯年(1531年)十一月为己丑科赐进士出身黄福立”。据说,文革期间进士第遭到破坏,门楣上面的木雕被砸坏,发现里面还有“进士第”木匾。奇怪的是,当破坏者用力打砸木匾,却砸不坏,不由心生恐惧,就此罢手,木匾才得以保存。今天所见木匾是原物,四周的木雕是修复时重做的,石柱石壁上还残留着大字标语的痕迹。大门东面立有三块石碑,分别是安徽省1986年文物保护、国务院2013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范围。现在,进士第历经近五百年风雨,大门周边的墙壁上布满黑色的苔痕霉斑,多了一些古旧颓废。但是,门楼巨大的体量和多层的堆砌,高墙巍峨,威仪华贵,铁皮包裹的大宅门厚重森严,依然能够感受府第的那份尊贵。

进士第最初是府邸,又称黄家大厅。后来改为家祠,村民仍然习惯称为“厅”,有别于宗族的祠堂。府第前后共四进,依次为门楼、门屋、享堂、寝楼,每进庭院两侧均有侧廊相连。寝楼与院墙之间还有一天井,在后院墙上做一假门楼,纵轴线上形成进深为五进的格局。进士第为砖木结构,高屋建瓴。走进府第,满眼粗梁大柱,门屋和享堂的主柱围粗1.6米,选料讲究。门屋、寝楼的柱网结构采用徽州祠堂中常见的减柱法,减去明间前檐柱,加大了明间的立宽面,又减少了立面开间数,避免了僭越等级之嫌。府第集砖雕、石雕、木雕和建筑艺术精华于一体,横梁上雕镂龙、凤、狮、虎等异禽猛兽,刀法细腻,形象生动,技艺精湛。整座建筑的斗拱梁柱水磨砖叠等建筑技法和木雕石刻图案造型,既是典型的明代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徽派地方风格,是明代古徽州祠堂式建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享堂与前厅隔着天井。对联是修葺后新写的,《光裕堂》的堂匾新做的


从享堂看院落和前厅,石础、梁柱特有气势



房梁卯榫,雕刻精美

进入大门,隔着很窄的天井,正对门屋大门,两边是黑色圆鼓形的户对,表明主家身份的尊贵;圆鼓表面呈现云状石纹,象征祥瑞。门屋为黄氏宗族喜庆宴会之地,迎面是三扇直达梁柱的木门屏风,和大门门楼对应。中间木门是两扇对开,两边各一扇门。平时木门不开,人们从两边绕过屏风进出。屏风阻隔了府第的通透,坚壁起威严神秘,维护了宅邸的祥瑞气息。只有遇见大事,才会打开屏风,主宾跨越门槛出入门屋,迎来送往。这时,从大门外面可以直接看见祭祖的享堂。

门屋隔着一方天井与享堂相连,开间宽阔。天井地面对着檐口是口字型的水槽,承接屋檐的雨水。因此,人们直接从厅堂经过天井,就要跨越水沟。下雨时,人们走两边宽敞的檐廊互通,雨水在四面屋檐上汇集,落入天井水沟,不会溅湿衣服。门屋和享堂正面四根粗大的立柱,每个厅里都有两排,特别显眼。立柱直径约50公分,底座是十六片莲花瓣的圆柱石础,代表祥和富贵。每根木柱的底端,周边有一圈凹槽,原来套有铁箍,预防木柱根部开裂。现在铁箍已经不见,可能锈蚀断掉了。细看,木柱底端刻有细微的花纹,让木柱和石础之间留有缝隙,可以通风,防止木头受潮膨胀松散。门屋和享堂铺在天井边上的红色石板,大的有五、六米长,一米宽,十五公分厚,如此沉重的构建不知道当年如何搬运过来,拼接的严丝合缝。站在享堂,四周都是粗大的梁柱,上方拱形内脊,营造高大厚重的空间感。满地的青苔,加注了时光的深远。享堂为祭祖之地,后壁是实木墙壁,上面悬挂《光裕堂》木匾。早年的木匾已经遗失,修葺时补做的木匾白底黑框,光裕堂三个字有点魏体变形,略显清瘦,如同店铺招牌,单薄轻飘,远没有原木匾牌粗大楷书敦实厚重。细看,匾牌正面已经开裂翻卷,是胶合板做的底面,显然偷工减料,有损进士第的品位。

最后面的寝楼是厝放棺木、存放灵位的地方,分上下两层。寝楼的平面为通过式,布局与享堂相同,正面也是两排立柱每排四根。只是柱础都是圆形石鼓,简单庄重,与寝楼的场所精神相一致。寝楼后设置主屏风、次屏风,陡峭的楼梯在屏风后面,是较为少见的一种形式。站在堂前,主屏风遮住了后面的院墙,厝放棺木有屏风依靠,可置放遗像贡品;次屏风藏住了楼梯,遮蔽了凌乱,在视觉上保持了寝楼前堂空间的整体性,有利于营造寝楼庄严肃穆的氛围。

寝楼的后门两边都有楼梯,通到楼上的边墙。楼上的地板都是厚厚的杉木,用槽隼相扣拼装的,还是当初建造时的木材,表面已经被摩擦成了木屑木渣。老人们说,当年楼上做大队部,民兵训练,就在这里匍匐瞄准。楼顶斗拱房梁,檩条瓦片,没有灰尘,也没有蛛网。老人们说,这里蝙蝠多,每天飞来飞去,除去了灰尘。楼上正中,有一个木台,称为祖宗座,供奉祠堂先祖的塑像。因为这座祠堂是为黄福所建,是他的私家祠堂,黄福就是这个祠堂的始祖,祖宗座供奉的应该是黄福本人的塑像。两边的祖宗座,是安放牌位的,男左女右。现在复建了祖宗座,只有木架,没有塑像,没有画像,也没有一个牌位。问起这里曾经的婚丧嫁娶,年节祭祀,老人们都说没见过,只是听一个多年前去世的老人说过,每逢办事,门前的炮竹纸屑一尺多厚。门前有面大镜子,族人家眷来宾都要照镜子,正衣冠。女眷还要梳头整装,才能进祠堂。仅此,也能知晓贵族的教养与做派。

站在寝楼楼上,临窗远眺,两边的高墙各有一座山峰,越过天井和享堂的屋脊,正面是莲花山顶蓬松的树木。祠堂三面环山,左青龙,右白虎,中线莲花山,是块不可多得的聚风、聚气、聚水、聚财的风水宝地。在此,再次注解了祠堂立柱的迷思。


寝楼上新修了祖宗座,木地板依然是四百年前的,踩上去就掉木渣

进士第祠堂有多少根立柱?资料上分别是100根、102根、120根,村民说99根。按照规矩,大殿厅堂正面,立柱不得超过八根,一般人家只能四根。中国数字9为最大,只有皇家宫殿立柱才能是9根,庙宇最多可以是八根,官宦人家也就是四、六根,不得僭越。祠堂的立柱总数不得达到100根,否则也是僭越犯上。如果建筑一定需要那么多立柱,设计师一定会想办法通过柱网结构删减,或者采用假柱,就是柱子不落地,采用其他梁架承担柱子的重量。现在的资料不仅混乱,多种数据,而且说法都超过100根,明显僭越君臣秩序。村民也说不清到底多少根,他们没有数过。做图纸的应该清楚,不晓得他们是否认真核实过。村民认为只有99根立柱,号称100根。那根隐形的立柱就是门前的莲花峰,正对祠堂的中轴线。这样的解读,算是风水起运的民间智慧吧。

祠堂在建造时,对排水系统有通盘的考虑。寝堂后面的天井下水道留有石头的窨井口,窨井盖上刻有气孔和花纹。这里的水沟连通整个祠堂的水系,下水道里面放养乌龟,平日乌龟在里面爬来爬去,清理阴沟里面的淤泥,保持排水的畅通,足见设计的精巧和养护的智慧。

在享堂和寝楼的立柱和屏风上,有几幅对联,其中两副对联是祠堂里的原文,可见家传的乡绅精神。享堂的一副写在立柱上:

东鲁雅音诗书执礼
西京明诏悌孝本仁

对联告知家人,做人要尊孔学儒知书明礼,听命皇上昭示遵守纲常伦理。对联明确无误的倡导当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既是国策,也是家训。为此,家族才可能保持贵族地位的传承。

寝楼的对联挂在屏风上,突出了家族的意味:

钟鼎山林皆后嗣
风流儒雅亦吾师

对联挂在寝楼,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先辈们的牌位如同山林一般密集,钟鼎一般厚重,都是为了庇护后嗣;贵族世家代代相传,根源在哪里呢?那就是永远保持儒雅的儒家风范。两幅对联淋漓尽致展示了乡绅贵族的思想精髓。贵族不是皇家,没有江山社稷的谋划与气度,贵族又不是平民百姓,不会满足于年年有余小富即安。贵族也要追求家族高贵兴旺万世一表,更加自觉信奉儒学,尊重皇权,维护纲常伦理的等级秩序。这两副对联都曾写在立柱上,现在立柱的木头上还留有墨迹,大部分字清晰可见。不知道对联何年何人所写,只是看见这些墨迹就会想起入木三分。



以前的对联是帖在木柱上,时间长了,墨迹渗透到木柱里面。现在是做了一块木匾,挂在木柱外面,位置有所变动




黄村的上村为宋代所建。村前山塘比现在的大,长满荷花



黄村的下村,明代以后所建。图为下村中宪第侧墙

黄村的进士第得山水灵气和古风熏陶。

一个地方,一个村落,历史上出大官富商文化名人,是有其规律的。农耕民族是定居的民族,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内部结构本身具有超强的稳定性,如果一地居民能够长期稳定的在此居住,就会把多年积淀的人文精神生活技巧传承发扬,崇文重教,形成乡风,滋养后人。在科举制度的安排下,就可能产生各种社会人才。

科举制通过文化考试和写文章来选拔官员,是有道理的。考试的文章多为策论,文章做得好,说明了考生对问题有见解,会分析,视野宽,有逻辑。这些要素,是处理社会事务的基本能力,不经过专门的训练是难以达到的。有了这些能力,就有了处理问题建立业绩的基础。至于是否很好适应天子皇权体制的运作,能否有高超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那些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增长,但是能考到进士,绝大部分才能不会差。官员自己去思考写文章,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总比依赖一个秘书代劳要好。所以,当一个地方,一个家族,一个村落,特别注重教育,代代相传形成风气,这些地方,这些家族,这些村落,出人才出官员的概率就大。

休宁是徽州文化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崇文重教的乡风得以徽商雄厚财力的支撑,休宁历代科举及第者多,以19位状元傲入记录,被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县”。据县志记载,休宁宋代中进士181人,明代中进士79人,清代中进士222人。据不完全统计,黄村以黄福为代表,历史上中进士人数达12人之多,堪称进士村。宋代以来,黄村多有登榜及第者,村里各种大宅府第祠堂甚多,多遭历代破坏。现在除了幸存的黄福进士第,还有清朝初年大户人家民居中宪第。

古代人们选择居住地,讲究依山傍水,力求避风向阳。据村民说,公元825年,为唐宝历元年,黄氏家族祖先为了躲避战乱,逃到休宁现在的黄村定居下来,就遵循了这条定律。最初的原址称为里村,是上门村后面狭长的深山谷,三面环山,东面缺口面对山塘,还有小山做屏障,极易隐蔽。以前里村被开垦为生产队的田地,耕种时会发现碎砖断瓦,碗底瓷片,古井宅基,现在荒芜了,溪水从田埂上漫过,里村已经没有任何痕迹,成为野猪的乐园。

到了宋代,里村人口增加了,原来的山洼不够居住,就在山塘前面开辟一块平地,做了规划。明暗渠,给排水,山塘田园,道路广场,住宅按照族房分为光裕堂、礼吉堂、惠吉堂、(武进士第)积圣堂、致远堂、怡乐堂,这些房屋连成一片,楼上相通,类似客家的土楼或连屋,生人进来犹如迷宫,有很强的防御性。每个院落都有水渠流过,取水做饭不用出门。六七十岁的老人们小时候还在这样的村落里玩耍,记得夏日的清风和门前藕塘的荷香。最可惜的是武进士第积圣堂,据说进深比黄福进士第还要大。当年祠堂废弃了,周边住户在祠堂里堆放杂物,一户人家的柴草堆到屋顶横梁,还把灶坑的草木灰也堆放在边上。老人们说,那是1953年夏天,夜里失火,把祠堂烧毁了。他们那时还是孩子,大人把他们从梦中叫醒,全村人都跑来灭火。巨大的冬瓜梁被烧塌了,火焰窜出几十米高。那时没有灭火的手段,又是大旱,村前的池塘没有水。现在,还能看出祠堂大概的墙基,废墟上矗立一截几米高残壁,空心的斗子墙里面填实的泥巴,坚硬的如同水泥。


黄氏祖先最早定居的里村遗址,现在已经是山洼里的茶园,野猪出没。田园的泥土下面,埋藏着墙基、石门坎、水沟、水井……

今天的上村。山水村居,广场道路,明沟暗渠,依然能看出宋代的村落格局


上门村的规划充分照顾了山水田园、道路水系、住宅生活各个方面,和谐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族房之间的族脉邻里关系,蕴含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了高超的生存智慧,建设技巧。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无疑对黄氏族人的后裔影响深远,值得我们今天的村落建设借鉴。如今,上门村昔日的古宅只剩残留的墙基,那些巨大的石块,宽阔的面积,在向我们展示当初建筑规模的宏大。到了明代,上门村的人口增加了,于是再分出一些族人,迁到一里外的下门村,由此,黄村分为上门、下门两部分,一山之隔不相见,中间的小路溪水S形相连。进入山脚,山重水复,转过山谷,柳暗花明。此后,下村的发展才有了黄福进士第。


黄村进士第作为私家祠堂,与黄氏祖祠并存。以前村里有男祠与女祠,建于村口“象鼻”内。男祠背靠象鼻山,面向高冲营,前临小河渠。祠分三大进,大门居中,一进天井内,迎面一棵大柏树,一只大香炉,终年香火不断。女祠在男祠之左,居尊位,且规模比男祠大,依山而建,面向下门,雕梁画栋青石柱,气势盖过男祠,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据说,当年建祠堂时,一位寡妇捐出了家里所有的金银,满足了建造的经费。后来,族人为了表达对这位夫人的敬意,就把女祠置于左边,且规模大于男祠。这些祠堂在文革期间被拆掉了。

明代1531年黄村黄福进士第建成以后,在清代几经维修,但一直保持原状。1948年4月休宁全境解放,进士第被完整保留,做过东风公社第八大队大队部,或作为公共空间,由村民堆放杂物。“文革”期间进士第被打砸,险遭毁坏。1978年,当时的公社领导想拆掉祠堂,用祠堂的砖木材料建公社办公用房。恰巧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朱自煊在黄山地区普查古建筑,朱教授得知后连夜急报地方领导,阻止了进士第的拆除行动。后来,另一个村的一处“厅”被拆除了去建设公社用房,引发当地族人的民怨。1985年,进士第被休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美国世界建筑家具基金会”出资人民币40万元对黄村进士第进行全面恢复维修;2013年5月,黄村进士第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再看进士第,更像是一个精美的建筑艺术品,实在不适合作为生活的宅邸。从建筑结构来看,厅堂宽大,前后一览无余,这样的空间只适合会客或做公共活动,根本不是生活起居所需的空间和场所。门屋两边的耳房,狭小黑暗,只适合存放婚庆或祭祀用具,享堂和寝楼两边的厢房,狭长昏暗,也不适宜居住。即便全部四间厢房都住人,还是小了点。更何况,祠堂院内无法设置灶房厕所,生活多有不便。因此,地方官员为黄福设计这样的府邸,就是为了实现祠堂的功能,让地方也能沾染贵族气息。今天,进士第全然没有了当年的辉煌,祠堂地面和石础上布满青苔,木柱上的油漆剥落殆尽,露出发黑的原木。有些木柱开裂、破损,露出原来竹木的填充修补。还有两处蜂窝在木柱的墙缝里,一些野蜂飞进飞出。

进士第是稀缺的。古代的进士,只有少部分会建进士第;已有的进士第,这些年世事沧桑,大部分已经不复存在。何况,不同地区的进士第风格也是不同的。黄村的进士第不是浙江宁波北仑进士第,不是湖北通山江源进士第,不是台湾新竹北门进士第……它只是休宁皖南徽派建筑的瑰宝,以其特有的式样和经历,向我们诉说这一方水土的曾经,这一群族人的神话。当我们了解了黄村进士第的前世今生,看着它凝固的节律,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又该做些什么?


附:进士第的修缮,存在的疑问。

其一,“乡聖”小匾有误。村民说,以前是“乡贤”。古代可以称圣的只有孔子和皇帝,没有乡圣一说。进士称圣实属僭越,犯上作乱。“乡贤”是指乡里德行高尚,才学出众,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古来有之。唐刘知几《史通杂述》:“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乡贤作为一种制度,始于东汉。国家对有作为的官员,或者有崇高威望、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去世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是对享有这一称号者的人生价值的肯定。明清时期,各州县均建乡贤祠,以供奉历代乡贤人物,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官方纪念、祭奠仪式。因之,进士第只能是乡贤。另外,挂在门楣上的匾额,横为匾,竖为额,“乡圣”二字竖写,不是竖匾,是为小额。

其二,门屋、享堂、寝楼之间有两个天井,水沟上封盖的石板要拿掉。天井地面对着檐口是口字型的水槽,承接屋檐的雨水。因此,人们直接从厅堂经过天井,就要跨越水沟。维修时为了行走便利。就用石板把水沟盖上了,天井成为一整块平地。这样,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不再落在沟里,而是落在石板上,溅在人身上。古人的设计是巧妙的,下雨时雨水在屋檐上汇集,四水汇流落入天井水沟,不会溅湿衣服,人们完全可以走两边宽敞的檐廊互通。

其三,享堂新做的《光裕堂》牌匾为胶合板粘贴的,四周的边框庸俗小气,质地和品相实在有损进士第的风范,是对历史的嘲弄。应是实木大匾,厚重结实,写敦实正楷,大气高贵。

其四,进士第祠堂有多少根立柱?资料上分别是100根、102根、120根,村民说99根。需要核实清楚。

其五,享堂和寝堂几幅对联悬挂的位置与原来不同,颠倒了,应当恢复原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村进士第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