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约清莲 发表于 2019-6-17 17:21:57

白岳 · 齐云山

齐云山,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城西,海拔585米,方圆一百平方公里,古称白岳。齐云山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因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而得名,清乾隆帝称之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齐云山是道家的“桃源洞天”,供奉真武大帝,有“江南小武当”之美称。唐代元和年间,道教传入齐云山,宋、元两朝,基业初奠,明代万历和嘉靖年间,龙虎山正一嗣教真人张天师驻山,建醮祈祷、完善道规、修建道院,香火日盛,渐渐成为江南道教活动中心。以明嘉靖皇帝敕建的“玄天太素宫”为主体的月华街一带是道士和香客向往圣地。齐云山由齐云、白岳、歧山、万寿等9座山峰组成,其风景区面积110平方公里,共分月华天街、云岩湖、楼上楼三个景区,有36奇峰,峰峰入画,72怪岩,岩岩皆景,真是丹岩耸翠,群峰如海,以山奇、水秀、石怪、洞幽著称。加之全山为典型丹霞地貌,地质构成为层积砂岩,赤如朱砂,灿若红霞,崖洞石壁全是如景似霞的紫红和棕红,在绿色波涛般树林的掩映下,整座齐云山紫衣赭裳,显得生动而鲜明,灿烂而大气。三大景区月华天街说是月华天街,其实这月华天街现在已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街市,而仅仅只是一个由三十户人家组成的道家村落,但从“街”的称谓中,也足以说明,月华村在古代曾经是多么的繁华,宫观、道院、店铺鳞次栉比,香烟、炊烟缭绕,经声、喧声相闻,一派升平景象。据明代《齐云山志》记载,来自皖、浙、赣三省的香客日达三千以上,齐云山古代道教信徒之多,香火之旺盛是可想而知的。道家村落里住的这三十余户人家,全都是道士及其家室后代。中国道教有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派系之分,全真教派茹素禁酒、不准婚娶,必须出家;正一教派是符箓各派的总称,比较自由,非斋戒期不忌酒肉,重内容不重形式,平时做完法事,只要避开神座,神仙看不见,就可以加入香客的行列饮酒吃肉,不过吃过后必须用草纸擦嘴,表示自咒自责,还可以取妻生子,因而就有了家室和后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道家村落。村落何以“月华”二字命名之呢?这就要从村落的格局来看,因整个村落的道院和民宅散落在半圆形的半山腰间,巧妙的构成了一弯“新月”,于是道家人便给村落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月华”街,喻意为吸取日月之精华。云岩湖云岩湖是建国后为水利灌溉、筑坝拦截岐山、万寿等山涧水源而形成的人工湖,1975年建成。距渠口岩坑村300米,故又名岩坑水库。云岩湖,湖体狭长,碧波如镜,水光潋滟,就似一位清秀静逸的少女令人神迷心。峰奇水秀,岩奇石怪,景致多娇。楼上楼楼上楼又称“第十三楼”,建于明嘉靖七年。先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上下二层石窟中顺势建起一座雄奇的阁楼,当年有8个道士住在洞内避世修炼。景区内有观音崖、飞天蜈公、万寿山、石佛塔、白云崖等景观。主要景点洞天福地此景颇为壮观,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三处摩崖石刻。据传,栖真岩是齐云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栖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岩是祭祀关公的地方;

而寿字岩的“寿”字是清代慈禧太后的手笔,“摩崖石刻和碑铭数目很多,琳琅满目,为“白岳碑林”。真仙洞府

真仙洞府由岩壁下的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等众多洞穴组成,供奉各路神仙塑像。洞府崖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其中最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开神秀”四个大字,气势不凡,是真仙洞府的显著标志。太素宫

太素宫是齐云山最大的宫观,道场法事都在此举办。齐云山的道场因施主要求的不同,内容形式也不同,分文场和武场二种。玉虚宫

玉虚宫位于齐云山紫霄崖下,由明代养素道人汪泰元创建于正德年间,主祀真武大帝。宫前建四柱三层楼阁式石坊一座,坊高17米,以红色砂岩镌成,古朴典雅,独具特色。香炉峰

香炉峰在月华街太素宫前,山峰独立挺拔,形似香炉,故名。此峰底座小而稳健,炉身粗壮,顶端与底座大小几乎相同,传说顶上的铁亭、香炉当初是朱元璋所赐。每当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香炉峰或隐或现,有诗赞曰:“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岳 · 齐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