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楼花吹雪 发表于 2019-6-17 16:33:18

齐云山云岩湖



云岩湖是一座1960年代修建的水库,水库里有一座天然石拱桥,号称是世界三大天然石桥之一。我查了一下,这座天然石拱桥跨度比较小,并没有列入世界前十。1616年2月,29岁的徐霞客来到这里,在日记中写下:“二月初一日,东方一缕云开,已而大朗。浔阳以足裂留庵中。余急同伯化蹑西天门而下。十里,过双溪街,山势已开。五里,山复渐合,溪环石映,倍有佳趣。三里,由溪口循小路入,越一山。二里,至石桥岩。桥侧外岩,高亘如白岳之紫霄。岩下俱因岩为殿。山石皆紫,独有一青石龙蜿蜒于内,头垂空尺余,水下滴,曰龙涎泉,颇如雁宕龙鼻水。 岩之右,一山横跨而中空,即石桥也。飞虹垂蝀(按:新志作练),下空恰如半月。坐其下,隔山一岫特起,拱对其上,众峰环侍,较胜齐云天门。即天台石梁,止一石架两山间;此以一山高架,而中空其半,更灵幻矣!穿桥而入,里许,为内岩。上有飞泉飘洒,中有僧斋,颇胜。还饭于外岩。觅导循崖左下。灌莽中两山夹涧,路棘雪迷,行甚艰。导者劝余趋傅岩,不必向观音岩。余恐不能兼棋盘、龙井之胜,不许。行二里,得涧一泓,深碧无底,亦“龙井”也。又三里,崖绝涧穷,悬瀑忽自山坳挂下数丈,亦此中奇境。”湖面四周的岩石和齐云山相似,是形成于白垩纪晚期的层积岩,岩石呈红色,典型的丹霞地貌。石桥旁原有一座建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的石门寺,应该就是徐霞客说的“因岩为殿”。附近的村民说,寺里曾供奉了巨大的铁质佛像,佛像的腰带是银质的。佛像的一条腿四个人都抬不动。佛像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古寺应当毁于随后的文革。古寺的遗址一部分被水淹没,一部分被树木杂草覆盖,已不可寻。云岩湖不大,坐船在湖中游览时间约半小时左右。湖水清澈,湖面非常平静,偶有水鸟被我们惊吓,拍打着翅膀划过水面。向东北方向行驶了十来分钟,船在灯笼岩下靠上了岸,船家让我们下船,穿过一片灌木丛,翻过一个小山坡,就能看到石桥岩和石桥下密布的摩崖石刻。当时是下午5点多,天气晴好,阳光从石桥的背面照射过来,拍出来的照片比较暗。我走到石桥的西面拍了两张,效果好一些。这里的石刻大多是明清年间的,据说有一副石刻的佛像是唐朝的,我们没看到。石壁上刻的文字,仔细一看,很多是古人刻下的某年月,某人到此一游之类。小朋友呆不住,一会就乘船离开了。船家又带我们游览了云岩湖的西边,那边也很安静,但没有奇峰和怪石。






桥北端竖有清代徽州府正堂“峻示”禁碑一块,全文为:“严禁推车晒打,毋许煨曝秽污,栏石不许磨刀,桥脚禁止戳鱼,倘敢故违有犯,定行拿究不饶。”

登封桥建于明万历十五年,八墩九孔,桥墩船形,拱孔间距14米,桥长147米,宽8米,高9.5米,两端引桥各长16米,全以青石砌成。桥面平铺条石,两边立有0.9米高的石栏杆,拱圈为半圆形固端拱。桥上昔有亭、庙,今已毁。细看桥下横江水中长满了水草,严重富营养化了。应当是齐云山周边过度开发所至。可能也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从酒店走到登封桥,路上几乎全在搞房地产开发,建了很多商铺和别墅。齐云山的游客不多,做旅游利润不大,开发企业急于回收资金,就靠卖房子挣钱。










在望仙楼检票后下坡,过梦真桥,沿永乐古道(很短)上一天门,就到了象鼻岩,这里的碑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云山从宋到民国共有石刻和碑刻1400多处,现存537处。从象鼻岩上往下,正好看到真仙洞府里“天开神秀”四个大字。真仙洞府三面环山,中间是个小小的池塘。这里应当是齐云山最美的地方。小月亮过梦真桥

一天门到三天门之间有两个叉路,一处岩壁内凹,上面刻有白岳山房四个大字,下面凿有三张石床,最里面一张床上坐着一个人,道士打扮,一看有人过来,就很关心的问这问那。说这里是全真教什么什么人修行之处。我注意到他身旁放了两包中华烟。应当是给人算命挣来的。















这里就是小壶天,上面是7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足迹化石。小壶天是明代修建的一个石坊,石坊的石门呈葫芦形,里面是一个长20米,宽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一侧是悬崖,传说这里是道士飞天成仙的地方。大约60个大大小小的恐龙足迹保存于石窟的顶面。这批恐龙足迹都是由肉食性的兽脚类所留,但这其中却包括了三种不同形态的兽脚类足迹,这表明齐云山地区的有过多种不同类型的兽脚类恐龙造迹者。“这其中一类足迹非常特殊,有着壮硕的趾头,以及较短的单步,属于新的足迹形态,其主人是一种小型的、具有强壮足部的肉食龙。”从中国的脊椎动物群组合来看,晚白垩世的恐龙动物群以鸭嘴龙类–巨龙类组合为代表,其中兽脚类的材料较为稀少,中国东部的发现几乎为空白。权威足迹学家马丁·洛克利说:“安徽山齐云山地区多样化的兽脚类足迹组合的发现表明,该地区有丰富的中小型兽脚类恐龙动物群,在持续数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时空里,中小型的兽脚类恐龙持续繁荣。这些中小型兽脚类与植食性的肿头龙类、蜥脚类恐龙一道,组成一个新的动物组合,大大丰富了晚白垩世中国东部的古脊椎动物群。”

香炉峰



紫霄崖

五老峰

紫云关,又称西天门。徐霞客当年就是从这里徒步十里,走到云岩湖的。






方腊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齐云山云岩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