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月冥静 发表于 2019-6-13 17:11:44

萌坑是么地方?





我们一行刚到达萌坑水口停下,一个村民骑着摩托车带着老婆从我们身边哧溜一下就过去了,还没得及看清他们的脸。从他们腰挂扁篓、肩背(农)药桶可以知道他们刚从地里采茶、打药(应该是除草剂)回来,给这村带来了无限生机。现在都已经九十点钟了,夫妻双双这会儿才回家吃早饭吧?辛苦的。记得生产队时的作息时间不是这样的,那时多是吃了早饭一起出工,这会儿回来肯定是早了,但那时集体劳动,人多,热闹。三棵松是萌坑的水口,也是标志。别的村庄水口多是樟树,而萌坑却是松树,更为特殊的是:三棵松树就像三根香直直地插地坟墓(山)前(它后面那个村就叫大墓村,那座山就叫坟墓山)。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状元松。同行的人不禁疑问:这村出过状元吗?还真没出过状元。这只是村里的一个传说:相传铁拐李进萌源(坑)里称赞这个村“萌坑源,萌坑源,代代儿孙中状元。”村里老少妇孺皆知。


萌坑的油菜和茶叶一样总是迟到十来天,不然,怎么会在清明节时还这么翠绿?在翠绿地花海中,一座小石拱桥特别显眼,斜码的石条撑起圆型的桥拱,据说那是边学上的突破,是中国人发明的。那座小石桥就是原来萌坑人进出村庄的必经之地,在当时可算是大桥了,可现在显得那么瘦小!不由得发自内心感叹:难怪人老了就瘦了,缩了,岁月不挠人啊!抬望苍天,一排菜花直指蓝天,翻滚的云彩如何激荡曾有的岁月?



回到现实吧!车到萌坑停车场,大家都迫不及待地下车拍照,我也将就拍一张。嘿!这一层层金黄的色块,被两边深蓝的青山往中间一挤,弯转在山坳里,清亮而欢欣,发自心底的喜欢,不仅仅因为这是我的老家。




到萌坑村,不能不说淩氏宗祠。这是国内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淩氏宗祠,注意,这是三点水的“淩”,不是凌云壮志的“凌”。它的来头不小,新华字典里“淩”专用于人名,祖谱里说这三点淩多出的一点是皇帝老爷亲赐的。为什么赐?怎么赐?赐给谁?。。。。。以后慢慢道来。



这个小自然村叫大墓村,是俺老家,俺就是这墓里长大的,所以没觉得坟墓有多少恐怖,相反还有点亲切。我一直说我们徽州人是最唯物主义的,特别是农民。相信许多农村长大的都见过类似场景,人们年龄一过五十就给自己结椁(死后放置棺材的地方),那和盖新房没什么区别,结椁人发自内心的高兴,以后每当下地路过时都不由得多看几眼自己的椁,还有的把锄头把子在自己的坟前一横,坐地锄头把上抽袋烟,看看坟前的山山水水,仰望天空看那雄鹰盘旋,好是自在。徽州农民面对生死就这么坦荡。我父亲就是这样的,真爷们,想起来倍儿爽。








离萌坑岭去的路边到处都是桃花,萌坑岭上曾经是吴家客栈,有好茶供往来客人品用,突然想到汪伦送李白的一句诗:五(吴)里桃花,淩家好茶。远方亲朋,还不快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萌坑是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