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西楼 发表于 2019-6-3 16:53:05

安徽歙县潘氏宗祠

潘氏宗祠位于安徽省歙县北岸镇大阜村,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末毁于兵燹,清同治十三年(1874)村中潘姓子弟捐资重修。建国后,因作为村中小学及粮库使用从而得以保存潘氏宗祠
大阜村潘姓的由来,据清同治年《潘氏宗谱》记载,“新安之有潘,自唐刺史名逢时始耳”,唐僖宗光启年间(885-888),有个叫潘逢时的人从福建来歙州(今徽州地区)任刺史,任期将满的时候,恰遇黄巢起义,农民起义军攻陷歙州,因为潘刺史从政以来颇为清廉,深受百姓爱戴,所以歙州的老百姓不但没有为难他,而且极力挽留他,于是潘刺史卸任后于歙县西篁墩定居,由此,潘氏一族在篁墩生活了近百年。潘氏在徽州聚居期间,虽生活富足,但后辈却也没有能出仕为。后来到了潘细六一辈,一日,他路过大阜,见这里良田平阔,山缝峙立,又看见有白色的喜鹊在这里衔枝筑巢,于是,率领全家老小“卜筑于是”。潘氏搬到大阜村后,因为这里风水极好,从此子孙中“闻有彦士达官宦不可为量数”,大阜村成为了潘姓再一次发祥的吉地明代以后,“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外出经商的热潮也波及到了潘氏,潘氏子孙以苏、浙、沪为主要经商之地,贩卖漆、茶、酱坊等特产,为家族带来了大笔财富,大阜村在由此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庶村落,因是官宦之后,读书仕进的愿望在潘姓子孙身上尤其明显,最终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到了清朝潘氏出了引以为豪的“苏州三杰”说到这“苏州三杰”,即“四朝元老”潘世恩,潘世恩从弟潘世璜、潘世恩之孙潘祖荫三人,其实三人随先辈早已迁出大阜村,但是徽州人讲究认祖归宗,何况有了好名声,自然计入族谱刘墉题匾潘世恩“进士”
潘世恩,初名世辅,小字日麟,字槐堂(槐庭),号芝轩,《清史》有传。其六世祖潘仲兰因经商由歙县迁居苏州,潘世恩乾隆三十四年(1769)出生,年少时勤奋好学,乾隆五十八年(1793)高中状元,累官修撰,工部、户部、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军机大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咸丰帝即位后,以高龄保荐林则徐、姚莹等人,得御赐“琼林人瑞”匾额,去世后谥号“文恭”刘墉题匾潘世恩“父子进士”
潘世恩之子潘祖荫,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亦号少棠、郑盦。咸丰二年(1852)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数掌文衡殿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曾在咸丰十年(1860)年左宗棠被弹劾时予以力保,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潘祖荫通经史,精楷法,藏金石甚富。清朝末年至抗战时期,“海内三宝”之大克鼎和大孟鼎皆被潘祖荫所藏,并予以保护,直到建国后捐献给国家潘氏宗祠整个建筑依大阜村“来龙山”地形而建,座北朝南,气势恢宏。该祠堂共六进,每进渐次高起,最后一进50年代被拆(因大阜粮站修建用砖)。祠堂正面门厅为五凤楼建筑,两侧八字墙上饰以细腻的砖雕,其余三面较简洁,结构与民居相同。首进为木栅栏与大门之间,大门两侧有石鼓。进门后为院落,石板铺地,两侧为廊大门八字墙砖雕
潘氏宗祠大门
潘氏宗祠正厅敦本堂
宗祠正厅敦本堂,五开间,整个大厅梁、柱粗硕,雀替、平盘斗等处雕刻百余匹马,或奔跑,或嬉戏,栩栩如生,称为"百马图",为徽派木雕精品敦本堂梁架
敦本堂后天井原植有两棵百年桂花树,东为金桂(开黄花)、西为银桂(开白花),现仅存金桂天井池四周是黟县青石栏,原来石栏每根望柱上都有各种形态石狮,文革时期悉数毁尽。四周栏板镌刻有“百鸟朝凤”、“福禄吉祥”、“花草礼器”等图案,精美绝伦现存最后一进为寝殿,分两层,上有楼阁,楼上两侧有门直通后山,如今因原后进被毁,予以封闭寝殿
当年运动留下的痕迹
寝殿二楼有美人靠
新安潘氏最早虽聚居于篁墩,但由于篁墩潘氏宗祠已毁,所以大阜村的潘氏宗祠成为徽州地区潘氏祠堂的代表,也被潘姓族人公认为潘氏徽州第一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歙县潘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