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叶落 发表于 2019-3-13 14:22:45

漫谈屯溪胡开文墨

就墨而言,三家大厂从工艺上讲,各有特点,无所谓谁好谁坏。也没有哪个小作坊具备能够挑战这三家大厂的能力。首选屯溪胡开文,有三个原因:一是屯溪是建国后最早成立的国营厂家,二是很多工艺的变革都是从屯溪开始的,三是屯溪现在还保留着“地球墨”的实物。
    “超细”的问题,近来论坛说的很多,主要的问题好象是里面有没有“碳黑”的问题。其实墨都可以叫作“碳黑”。所谓油烟与大家常说的碳黑(其实是指工业碳黑),不过是“灯烟碳黑”与“工业碳黑”的区别罢了。哪里有不是碳黑的墨呢?
    墨里加漆也好,加碳黑也罢,都是为了提高墨色的黑度,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也不是制墨最关键的问题。老四闲扯一句,工业革命带给人的病不都是坏事,如果从广州去北京,古法的牛车未必就比新工艺的奔驰舒服,当然,如果一定要坚持--牛车是古法,奔驰不是古法,牛车一定比奔驰舒服--的观点,那也就随便吧。墨中加碳黑不是什么坏事情,是一个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与加漆的墨来比,分辨不出什么,更谈不上谁好谁坏。现在制墨的,无论是大厂还是小厂乃至于个人,都是加的碳黑,如果谁要告诉你他加的是生漆,那一定是在骗人。
    超细--最早是针对海外市场的产品。屯溪厂是最早研究出超细的厂家。超细的配方其实就是超顶漆烟的配方,只是工艺不同罢了。现在很多厂家都有所谓超细,其实只能叫做工艺上的超细,因为真正掌握这个配方的原来只有一家,现在有了两家,一个是屯溪,一个是歙县。如果有哪位朋友使用过,或者现在手里有屯溪原来的超细,使用一下,在与别的厂家生产的比较一下,好坏就不用老四多讲了。
    好的超细,上手硬朗,入纸坚润,挺爷们的,象是朋友。现在很多所谓的超细,上手妩媚,入纸无骨,很娘们,象什么老四就不说了。
   从超顶到超细,是发生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事情。总的说来,初期的超细比现在的超细好,大厂的比小厂的好。
    九十年代初,上墨对于超细很感兴趣,苦于无法掌握配方与工艺,曾委托屯溪胡来文代为制作了一批超细,叫做超101油烟,这个事情其实也是屯溪厂从建国以后,一直位于制墨工艺前沿尖端地位的佐证。
    先说碳黑的问题吧。这个问题老四是这样看,生漆与工业碳黑主要起作用于墨的黑度。古人不用碳黑,是因为古人没有碳黑,古人也没有说过碳黑不好或者不能用,尽管这个问题没办法直接问古人了,但还是可以研究的,因为有很多书画作品流传了下来,从各个博物馆(院)以及相关展览上看,民国乃至近代的李可染等人的作品,从墨色上讲并不比古人差,甚至比大多数古人作品的墨色好。漆烟也好,碳黑也罢,最终的归宿点是宣纸上的效果,换句话,漆烟和碳黑都是因书画而产生并服务于书画的,客观上看,见不到任何本质上的区别。
    回头再说一下超细与乾隆墨吧。这个问题老四是这样看,有人说乾隆墨好,怎么好,好在哪里?是听说还是用过,没有用过又怎么知道好呢?其实看待这个问题还是应该从流传的书画作品来分析。熟知中国画史的朋友应该知道,乾嘉时期,实在挑不出几个象样的画家,至于作品上的墨色嘛,也未见高明到哪里,象备受宠信的郎士宁,还真不如用墨汁的好。
    对于超细这个话题,现在下结论还很早,93年研制成功的,不说放到50年以后再论,但放个30年再论,应该是合理和公正的。老四并不关心超细的工艺怎么样,因为这个工艺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了。即便是锅灰泥巴想做成超细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在超细满天飞的现在,超细的内在品质究竟如何呢?超细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仅仅是好磨?磨口没气孔?磨口平整?闻着有“麝香”味?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就工艺技术上讲,建国后,屯溪厂还是做了很多贡献,一直处在制墨业的技术前沿的。超细,纯松烟都是由屯溪厂先研制开发的,甚至连注册过的唐墨的名称也被一仿再仿了。
    一九一零年胡开文墨获南洋劝业会金牌奖章,一九一五年所制之地球墨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出并获金质奖章。这个就是大名鼎鼎得“地球墨”。现存于屯溪胡开文。它是胡开文自清乾隆以降,一支独秀于中国墨史的见证。
    从乾隆年间到太平天国以前,胡开文是高速发展的时期。胡余德实现了从原料(创立正太烟房,自己点烟)到产品的“一条龙”生产,这是前代制墨业中从没有的先例和创举。胡开文不断壮大的实力,使得胡开文兼并很多制墨明店,比如康熙年间的名店”悟雪斋“等等。不过,尽管胡开文是当时最大的墨店,只能说是一支独秀,还未能一统天下。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徽州地区饱受战乱的蹂躏,太平军范汝杰,石达开,杨柳青,李世贤部都曾进驻于徽州地区,最长达5月之久,曾国藩驻扎祈门与太平军对峙。此时徽州经济急剧衰退,制墨业更是一蹶不振。当时徽州各地墨肆多有损失,有的就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了,总店在歙县的曹素功也因太平之乱嫡传消亡(德酬尧千两枝迁往苏州,后于同治三年又迁到上海)。唯独胡开文非但没有损失,反而变得更壮大了,这主要是性豪放喜交游的胡锡焕与太平军的交往,胡开文收到了太平军的保护。有意思的是曾国藩也在此时嘱胡开文制墨,胡家数人又受朝廷的封赠。制墨业经此变故,胡开文墨业因祸得福,太平天国之后,想以制墨讨生计者,纷纷打着胡开文招牌来开店,也有以胡X文或胡开X来混肴商标开店的,胡开文的实力和招牌此时可谓是一统天下了。
    同治年是松烟的一次分水岭。66年是松烟又一次的分水岭,因对于以实用为主的网友没有太大的意义,就略而不谈了。80年代的松烟现在还经常能够见到。在80年代,屯溪歙县2家胡开文的松烟,无论从烟料还是工艺乃至于上纸效果都很接近,上海厂所标松烟的,几乎全部是工业碳黑。徽州胡开文和上海墨厂对于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因为成本的关系,徽州当地松烟的价格比工业碳黑还要低,这点上海墨厂却没有条件。到了90年代初,屯溪胡开文开始研制--纯松烟,屯胡和歙胡在松烟的制作上由此开始了分道扬镳。纯松烟因其价位低,使用效果好,在当时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直到今天,纯松烟还是屯溪胡开文的主打产品,虽然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厂家都在生产纯松烟,但因为屯溪纯松烟的配制及工艺始终没有外流,所以在众多的所谓“纯松烟”中,仍然显示出了它与众不同的内在品质,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朋友们,纯松烟的低价位应该是购墨的首选。需要注意的是,在96、97这2年中,有2批纯松烟发生了质量问题,同一时间,超细油烟有2批也发生了质量问题,包括荣宝斋定制的一批唐墨,至于原因就不多说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漫谈屯溪胡开文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