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扶露 发表于 2019-2-26 16:27:54

黎阳老街—乡愁成了永远的记忆

                                                                                                    黎阳古镇坐落在屯溪西部,南临新安江上游的率水,东与市区紧连,“两江交汇,三省通衢”的地理位置,使黎阳千余年以来成为皖浙赣边陲商业中心和新安江的码头重镇。黎阳老街是黎阳镇的主体街道,解放前曾与隆阜街、阳湖街、柏树街并称。黎阳老街东自西镇桥朝西延伸贯穿黎阳全镇,全长1195米,石板路面,旧时黎阳老街为商业街,店铺、作坊林立。

黎阳老街两侧有不少老巷弄,北面有黎阳巷、利农巷、炉厂巷、陈家巷、朝阳巷;南面有曙光巷、黎明巷、黎中巷、光明巷、黎红巷、通天巷、黎川巷、邵家巷、红星巷等。黎阳老街1985年门牌编号1—273号,其中12号石家大院、18号李柳和医寓、28、30号是贾家大宅院,这三座古宅院保存基本完好,上黎阳还有宁家、邵家大宅院,都是黎阳老街的亮点。

旧时黎阳有汪公庙、九相公庙,并有举办“八月靖阳”盛大庙会的传统,缘起于纪念越国公汪华业绩的祭祀活动,庙会于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开始,八月十三散会,历时十三天,整个庙会期间有祭祀汪公,黎阳仗鼓(得胜鼓)、抬汪公、戏班表演、跑马磨豆腐等祭祀活动。其祭祀活动持续时间长,内容丰富多彩,影响也较大,在屯溪远近久负盛名。

2010年城区改造,黎阳古镇被拆除,民房推倒了,徽派建筑没了,千年老街及其老巷弄不在了,仅留下几处徽州的传统风格的石库门面古宅院。仿古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字画仿古、瓷器仿古、建筑仿古、城镇仿古……如今黎阳老街成了一座现代仿古的旅游街。这还是黎阳老街吗?这是我们的故乡吗?

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黎阳古镇,其价值在于建筑,这些久历风霜、斑驳古老的历史建筑,一块块石砖,一根根梁木,可以很直观、很真实、甚至很细致深入地读出它的历史来。黎阳古镇有着一个城镇的全部功能系统,包括行政、教育、作坊、家居、市井商贸等,正是这些建筑构成了黎阳老街的机体,在这个机体之中蕴藏着不计其数的历史信息,包括整体的古镇价值在内。“山腰抱佛刹,十里望家园”,黎阳老街,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有我装满故事的童年,儿时在古老的房屋里面嬉戏,在石板路的街面上玩耍,在千年小巷弄里捉迷藏。街上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豆腐店、铁匠铺、包子店、纸扎店、裁缝店……,在这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黎阳老街,回不去的故乡,乡愁成了永远的记忆。如今关于徽州文化、屯溪老街的书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而对黎阳老街的历史文化遗存的书,却是九牛一毛。而且不论怎么写,不论写多少,都不及黎阳老街本身的蕴含那么丰富、生动、充实。城镇建设要发展,需要探索符合国情之路,要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让城镇景观与人文内涵共生,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这样的城镇才能呈现出生机与活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黎阳老街—乡愁成了永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