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黄山 发表于 2019-1-24 11:30:32

歙县北岸镇北岸村

北岸地标黄山新闻网9月14日讯(余红俐)北岸村紧邻歙县北岸镇镇政府所在地,全村面积9.8平方公里,下辖5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55人。村内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吴氏宗祠”和“风雨廊桥”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有融“徽州三绝”砖雕、木雕、石雕为一体的100多幢明清时间的徽派古建筑,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市百佳摄影点之一。2014年被评为全国传统文化古村落。古亭北岸村有建于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古民居百余幢,粉墙青瓦、门罩门坊、砖木石雕等精工细作,反映了古徽州特有的人文思想和审美情趣,堪称徽派建筑的典范。撒网状分布在吴氏宗祠后面(北)及周围,村内巷道众多,路路相通。有些建筑局部存留文革痕迹,古民居周边或期间有些新建居民楼房,但总体而言,保持原状态尚可,是北岸村现有特色和重点旅游资源之一。吴氏宗祠吴氏宗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末清初,清道光六年(1862)重修,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坐北朝南,为三进二明堂式。门厅为五凤楼,望柱头刻石狮;八字墙须弥座石刻和檐下砖雕,博缝板木雕均十分华美;中进享堂有粗硕宏大的月梁、楹柱。最令人称绝的是祠堂内栏板上两组分别刻有西湖全景和百鹿图的黟县青石雕,古朴典雅、洗练精致。寝室右侧墙上置放一座砖雕神龛,为三间殿宇式,雕作细腻,左侧墙上嵌有修祠碑记一方。位于北岸村南中心位置上,放生河旁,风雨廊桥附近,北靠多处古民居,与之有石板路相通。风雨廊桥风雨廊桥是北岸村另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歙县最大的一座廊桥。建于清中叶,为三洞石拱廊桥。廊墙正中有“西流毓秀”四个道劲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辨。两侧的廊墙之上各开有八扇漏窗,正面的漏窗为规整的方形,窗上以砖彻龟纹、梅花纹等花格,背面的漏窗造型则格外别致,有满月、弓月、刀币、花瓶、桂叶、葫芦等样式。从每扇漏窗中向外望去,窗外景色入眼各不相同,韵味无穷。漏窗望景廊桥两端各有拱形圆门相对,桥面以青石铺成,乃是当年徽商走出大山的古道的一部分。廊内有柱相隔,共形成开间22间,中间设有佛龛,香火旺盛。沿墙置有木制长条坐凳,供往来两岸的村民、商贾歇脚所用,本应是清一色的长条木凳,却别出心裁地于桥廊背面第二间廊墙上单开一敞窗,外装“美人靠”,人坐其上,远可观水影山色,近可看河中,鱼儿游弋,白鸭戏水。廊桥坐落于北岸村绵溪河上,紧靠吴氏宗祠,与村中古民居有石板路相通,景观特色保持良好,为北岸村现有重点特色旅游资源之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歙县北岸镇北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