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黄山 发表于 2019-1-18 09:53:16

古徽州之歙县新安碑园

                                                                                                       端午佳节,带着友人在古徽州歙县游玩。炎热的夏季,哪都像火炉,于是我们选了一静处,慢慢的清凉一下午!

      驱车行驶在太平古桥上,迎面而来的就是太白楼,这太白楼是背靠山峦和新安碑园相依偎。 相传这里原是一个酒肆,唐代诗仙李白来歙访隐士许宣平不遇,曾在这里饮酒,后人为纪念李白,特将酒肆改名为“太白楼”。如今的太白楼就是一个文房四宝的陈列馆,保留着大量的文物古迹。


      而我们主要参观的就是新安碑园,因为这里记录着历代保留的各个书法家以及歙县的事件记录的真实原件拓本,也就是石头上雕刻着书信的内容,每块碑文都雕刻的栩栩如生,飘逸自然,不得不说,雕刻的石匠不仅仅只是一个工匠,更重要的还是书法家,功力很深,几乎和书法家写的没有任何出入,很多碑文都经过岁月的腐蚀,已经模糊不清,出现裂痕和字迹脱落,于是我们找了为讲解老师,在讲解员的介绍下,让我们熟知了这些碑文的内容,并且也知道了这个博物馆的历史。

   歙县博物馆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1958年2月开始筹建,根据披云山的自然风貌,依山而建,因地制宜,非常巧妙且合理的运用到每一处,1961年并入县文化馆,1978年4月恢复建制,山上也设立保管研究部、陈列部、保卫部和馆办公室。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沿着阶梯,慢慢的进入到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写的山中天,在石碑的下面是有一只赑屃这样的神物扛着,因为他只进不出,聚财,并且有着神力,据说这个赑屃的原件在徽府衙内。每一副字帖的背后都有许多的故事,而当我们进入到山顶的平坦地面时,一颗红梅树坚挺而苍劲的矗立在坝上,它是一颗历史悠久,并且上了年纪的梅花树,树根部青苔密布,鲜绿而缜密,像是给树桩穿了外套,枝叶叶茂。。。。


而在私人园林的门口矗立这一对石狮子,这是早些年从潜口搬过来的狮子,在条件落后的年代,这狮子要运到山顶是非常的艰辛,如今成为这里的守护神,坚守着碑园。走进碑园,庭院式的园林,四周的墙上陈列着历代的碑文拓本, 分《余清斋》和《清鉴堂》两套法帖。《余清斋》分正篇和续篇,包括十七帖、迟汝帖、兰亭序、乐毅论、黄庭经、伯远帖、中秋帖、积时帖、千字文、鸭头丸帖、明远帖等;《清鉴堂》包括澄清堂主帖上下卷等。

讲解员的介绍,让我们懂得了许多书法大家的故事以及这些拓本的由来,朋友是一个史学家,对书画界的历史名人非常熟知,而面对这些字帖的拓本,都是能够出些典故和传奇的故事,这让随行的讲解员都有些招架不住...

确实一个时期有名书法家,以及大家的墨宝这是文人墨客、权贵都像争得的宝贝,听朋友说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就没有出现过,至于这个故事,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当时的王羲之將《兰亭序》传给了徒弟,而后来的的李世民非常想得到这幅字,于是就让身边的大臣都去寻找,结果是没有任何消息,后来有一个文人,通过了套近乎当间谍一年多,夺得信任,最终在借阅兰亭序时,连夜回京城,李世民得到宝贝后,非常的开心,就让人做了拓本,作为流传,而真迹,据说是作为李世民的陪葬品,至今也没有任何消息,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兰亭序》其实就是一个拓本啊!听了这么一说,我又发现涨知识了,几个爱好书法的人走在一起,总是津津有味,特别是对家乡的这种徽学文化,更是从骨子里的一种追寻.....

参观了许久,也探讨的许久,当然除了这些字帖拓本,更加吸引我的就是这徽州园林每一处设计,古徽州人的园林艺术非常的讲究天地仁和,也绝对不会浪费一寸土地,因为徽州人的审美绝对是非常完美精致的,不论是假山,花草,树木,几株苍劲的的松柏透过院子直上外墙,依着假山石的紫薇也是那么的粗壮茂密,粉色的花瓣点缀着水墨的外墙,更像思是一副自然结合的水彩画....更引人注目的就是窗户的设计的非常灵巧,形状多样,似桃心,似花瓶,似几何图案,这样的设计给人赏心悦目而不乏味,又能够让狭小的院子更有通透力而不压抑,从空间上挣得了精神世界。那些各式各样的窗户所对应的窗外都是一幅幅独立的景色,真的是框中景,景中画!



小小的园林,设计了多个院子和回廊,随便怎么走都不会觉得重复而乏味可陈,走在青砖铺设的路面上,跨过每一节平摊而无规则的乱石阶梯,无不体现原野的自然风貌,几处绿油油的小草,让灰色调的画卷又多里几分鲜活和动人,水塘的鱼儿游来游去,老干的梅花树枝叶笼罩屋檐,倒影在水当中。让水线的更加光彩绚丽。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让这里更加饱受沧桑,显得更加的有徽州的原汁原味!这仿佛就是我们小时候的徽州景象,更是记忆当中的徽州印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徽州之歙县新安碑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