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禁锢 发表于 2019-1-17 10:35:21

春日的圣僧庵

在歙县通往屯溪的公路上,有一处小收费站,后来经过媒体提议,收费站被撤消了,但几年前,我是凭借它的地理位置才找到荒木掩映的圣僧庵。    圣僧庵始建于隋唐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据《歙县志》记载,唐朝武德年间,歙人多患云翳眼病,四处求医不愈,于是来庙中求于僧人慧明。慧明善医术,用庵左灵脉泉水替病人洗眼,“初洗披识眩”,“翳欲冰消”,眼病逐渐被医好。人们感激慧明,尊为圣僧,圣僧庵由此得名。    庵堂坐南朝北,由庭院、大殿、天井和后殿组成。明万历癸卯年间,圣僧庵重修,庵内有主持僧性佐立的《重建唐圣僧庵碑记》,碑文由翰林院进士吴应宾撰文,歙县知事方承郁篆额。庵内现完整保存有明代著名画家黄柱的壁画八幅。大殿两侧墙壁有万历六年(公元一五七八年)所画的渡海罗汉图。    春日的午后,我沿着山间蜿蜒的泥土路走到圣僧庵,庵前的野草有一尺多高,灰白色的石灰墙面有些脱落,露出里面冷寂而年代久远的青砖,伫足门前,门头书有圣僧庵三个大字,每字半尺见方,墨迹历经千年沁进我的眼里,仿佛一个老人让我瞥见他风烛残年的嶙峋瘦骨。    推开虚掩的木门,庭院两旁堆放着一摞摞的柴火,地上满是茅草,我似乎一脚踏进古代,自己是一个布裙荆钗的乡间女子,午后无事去庵中拜访庵中好友,只是庵内冷冷清清,并不见半个人影。    走进大殿,左侧墙壁上画有气势恢宏的九罗汉降龙壁画。从左至右,第一幅画有四罗汉身披袈裟踩水渡海而来,有的双手合掌的,有的手托莲花,还有的腋挟苍龙面带微笑。第二幅画中有三个罗汉,右上方有龙腾云驾雾而来,有一罗汉举右手似降龙姿势。第三个幅画中画有一罗汉扶着另一罗汉上岸。
    右边墙壁上画有九罗汉伏虎图。第一幅画有四个罗汉,有的盘膝,有的搔耳,神态自若,两个罗汉在交谈,依稀可辨。第二幅画有三个罗汉,一罗汉手执乾坤圈,脚踩猛虎。第三幅画面隐约仅见一罗汉。    大殿后壁有一幅一手拿杨柳的侧坐观音像,有“万历丁丑孟春吉旦黄柱焚香叩首拜写”的落款。    走进天井,石缝里杂草丛生,绿油油的彰显着生命的执着,青色的条石饱含一口春雨,些微湿润让人安详,又让我感知岁月于它的厚重与沧桑。    一步步走在大殿里,高大的壁画让人不敢逼视,虽然画面已经陈旧斑驳,但它的庄严肃穆让我不自觉的静默谦卑,甚至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声响,前人是否也曾这样走过大殿,在天井里对着青石草木探寻着人世的真理?愚钝如我,却分毫领悟不到其中的要义,只是走马观花,草草绕过一圈又回到原点。    掩好庵门,意外拾到一片落叶。春日里,如何会拾到落叶?它恰巧落在我的脚下,想给我一些启迪,但愿有生之年我能得偿所愿,了悟那次春日里的圣僧庵之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日的圣僧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