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月冥静 发表于 2019-1-7 10:21:03

文化古村槐塘

古村槐塘位于歙县西郊,距离县城7公里,是歙县七大古村之一。槐塘始于唐、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最先来槐塘定居的是程姓,槐塘至今仍有旧府、上府、下府、正府四片区域,村民仍然如此称谓,在正府域内,也就是村中心区建有一长方形水塘,面积盈亩,以保村中火烛太平,当时将村取名为篁塘。到后来又迁来了唐、汪、李三姓,唐姓定居村北,至今那里仍叫唐家街,汪姓住村南,取名为山后,李姓住村东,那里便是李家村。而后程、唐、汪、李四姓和睦相处,携手拼搏,共同创造了槐塘美好的家园。据史料记载,槐塘到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已拥有千灶万丁,更重要的是这里成了古徽州南北交通的要塞,那时两广浙、赣往来商户,途经祁门、万安、岩寺、槐塘、许村,然后翻越箬岭,直通长江埠头,至今古道尚在,沿途驿站旧址仍在。此时槐塘商铺林立、古建遍布,共有九条道路进村,圆形的大号山,似一颗明珠镶嵌在村中心,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路人,故古槐塘又称九龙戏珠之地,人气十分鼎盛。清朝同治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槐塘鏖战,顷刻成了一片废墟,把整个槐塘毁了,百姓非逃即亡,十室九空,惨不忍睹,后来血吸虫病在这一带肆疟,到解放初期,这个千灶万丁的大村,田园荒芜、人烟稀少,只剩下百余人的小村丁。历史上的槐塘村,曾被时人公认是一块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槐塘人不仅勤劳能干,创建自己美好的家园,而且人才辈出、灿如繁星,他们头悬梁、锥刺股,只为蟾宫拆桂、荣宗耀祖、出人头地而苦熬寒窗者,槐塘村就不乏其人。据考证,自宋至清七百余年间,该金榜提名者共有三十四人之多,这对于一个自然村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这其中宋代有八人:唐继宗绍熙五年(1194)甲寅科进士,李旗嘉定十年(1217)丁丑科进士,程旗嘉定十三年(1220)庚辰科进士,程元凤绍定二年(1229)己丑科进士,程元岳宝佑元年(1253年)癸丑科进士,唐廷瑞宝佑四年(1256年)丙辰科进士,程扬祖景定四年(1263)癸亥科状元,程淳祖咸淳元年(1265)乙丑科进士明代十五人:唐吉祥建文二年(1400)庚辰科进士,唐相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科进士,程玠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科进士,唐弼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进士,唐泽弘治十二年(1499)己未科进士,唐濂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进士,唐皋正德九年(1514)甲戌科状元,程嗣功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科进士,程大宾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科进士,程子釴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科进士,程环万历二十三年(1595)乙未科进士,程子鏊万历二十九年(1601)辛丑科进士,程国祥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科进士,唐晖万历三十八年(1616)庚戌科进士,程子铎崇祯元年(1628)戊辰科进士清朝十一人﹕程瀚顺治十五年(1658)戊戌科进士,唐鸿举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科进士,唐廷赓雍正八年(1730)庚戌科进士,程隆家乾隆二年?lt;/font>1737)丁巳科进士,程壎乾隆十九年(1754)甲戌科进士,唐来松乾隆二十八年(1763)癸未科进士,程国仁嘉庆四年(1799)己未科进士,程家督嘉庆十年(1805)乙丑科进士,程应权道光六年(1826)丙戌科进士,程葆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科进士,程夔光绪三年(1877)丁丑科进士这些人中程元凤当了宋理宗的丞相,程元岳当了礼部侍郎,其他人都成了当朝的栋梁之才。除了这些皇恩金榜上留名的以外,槐塘民间能人前赴后继更为惊人,元代学者唐仲实、明代学者程孟、清代名医程敬通、篆刻家程奂轮、围棋国手程兰如、画家程义、诗人程培坤、书法家程京萼等人都相当闻名,程桓生的三子程夔是清代槐塘最后一名关门进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古村槐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