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叶落 发表于 2019-1-3 10:40:53

水竹坑探古


水竹坑亦名竹溪村。从歙县出发,沿着徽杭公路行37公里到齐武,再左拐进“横坑洞”,行8公里就到水竹坑了。
   初到水竹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单拱古桥。桥长十余丈,广三丈,而孔径则达五丈,高高跨在华源河上,势若长虹。班驳的花岗石桥身上,缠满了绿藤。桥头石栏杆镶着一块石碑,记载着“此桥相传建于前明隆万间,……为歙绩津要”,“同治丙寅(1866年)五月十一日”被洪水冲毁,光绪“丙子(1876年)八月初四”动工重建,“戊寅年(1878年,即光绪四年)三月十六日告成”。碑文由时任江苏候补道的柯铭所撰,落款日期为“光绪四年三月中浣”。
    步过古桥,即看见两前一后三座古牌坊。牌坊也是由花岗石所建,均为二柱贞节牌坊。其一建于清咸丰年间,旌表柯华国妻吴氏年28岁丧夫,矢志守节,抚侄为嗣之事;其二建于清同治年间,旌表柯华辅妻王氏于“咸丰庚申(1860年)四月二十五日,粤匪至竹溪,……猝与匪遇,自知不免,大骂不屈,遂殉难”之事;其三建于清光绪年间,旌表柯鈵妻周氏殉夫吞金自尽之事。经查,柯华国、柯华辅同柯庆施的太爷爷柯华校都是亲兄弟。华国是老大,无子,以华校的大儿子佳才为嗣。华校是老二,生有四子,柯庆施的爷爷柯佳彦为三子。华辅是老三,其子柯钺为“朝考亚元”,累官刑部主事,积功加四品卿衔,替曾国藩当过幕僚,同李鸿章是亲家;另一子柯铭曾任天津武备学堂总办,黎元洪出其门下,官至江苏候补道。
    离最后一座牌坊不远,又有一座古桥,建于村中流出的小溪蔡水与华源河汇合处。此桥名花桥,桥不大,但颇有纪念意义,据说水竹坑村柯氏始迁祖柯正三当年为避战乱,于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举家迁居水竹坑时,就定居此处。桥上原建有亭,额曰“碧水回波”,亭右侧还有走廊、门亭,现都已荡然无存,只留下悠悠思古之情。
    走过花桥,是一条通往村中的花岗岩石板路。路畔还有一条沿着华源河上行的岔路,岔路口立着一块花岗岩石碑,上书“大路转弯,上岭绩邑”八个大字。这条通往绩溪北村的石板路就是著名的徽杭古道,当年绩溪的徽商不少是从这条路走来,经过水竹坑到三阳,过昱岭关下杭州;或过大桥沿华源河到深渡,再乘船下金华、兰溪。值得一书的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柯庆施的父亲柯临九曾牵头重修了15华里古道,在路畔建了茶亭,还修复了通往深渡方向的横溪桥。
    沿石板路进村,经过水口路亭,路亭外侧门上题有“秀迎仙掌”四个大字,“仙掌”是“千丈”的谐音,指此门正对千丈山。路亭里侧门上则题为“山高水长”,水竹坑四周环山,东面是湖田山、蔡水林,西面是七姑尖、千丈山,南面是香炉峰,北面是来龙山,紧挨着路亭是架在蔡水上的一座廊桥,发源于蔡水林珍珠泉的蔡水从村中穿过,从廊桥下向村外流入华源河,辗转汇入新安江。村人说路亭里原供奉有红、黑两太尉,因还有周沧,故红太尉应是关公,而黑太尉不知是何方神圣?廊桥则供奉着华佗,亦不知有什么典故。穿过路亭又是花岗岩铺就的石板路,赭色花岗岩的石板路晴天呈灰白色,而在阴雨天气,在雨水的滋润下则显露出赭红的本色。石板路沿蔡水一侧是一道长约百米的花岗石栏杆,凭栏下视,清澈的蔡水自东而西欢快地流过,令人不禁吟咏起苏东坡著名的词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沿石板路东行,一座保存较完好的古祠堂呈现在眼前,这就是柯氏支祠余庆堂。迈入花岗岩门槛门框的大门,里面是三进三天井,前、中进天井和后进石栏杆、荷花柱均为花岗岩雕砌而成。84根大木柱上,栋梁交错,梁柱间雕有荷花莲蓬、松鼠葡萄等,还有人物故事。余庆堂的大门框旁,钉着三块铜牌,分别是:“黄山市歙县水竹坑老年协会”、“黄山市歙县水竹坑老年养生基地”、“黄山市歙县水竹坑古村落文物保护协会”,古老的村庄呈现出新的和谐。
    过余庆堂东行,渐入村庄的中心地带——栏栅里。栏栅里是柯茂洪家族居住的地方,柯茂洪为清乾道年间人,是华国、华校、华辅等五兄弟的父亲。最先看到的是柯华辅两个儿子柯钺、柯铭的故居,两栋保存较完好的古民居座西朝东一字排开,面对中堂,门上有砖雕。中堂亦名“绍庆堂”,位于栏栅里的中心,是家族接待宾客的地方,这里可以看到七姑尖的大顶,传说称宰相帽,风水极好,惜乎被当年一场大火烧得荡然无存,令后人扼腕。中堂之南面临蔡水,在水湾处有一船形花园,名 “半舫圃”,原有居易草堂等建筑,藏书曾富甲歙南一方,又有回廊曲径、琴台鱼池,清幽雅致,清嘉道年间,文人墨客常会此吟咏唱和。中堂、半舫圃、居易草堂和后文提到的春晖书屋,均为柯茂洪所建。中堂的东侧,隔一条花岗岩石板路,是柯华校、柯华国后人居住的地方,其中就有柯庆施的故居。
    原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柯庆施的故居位于中堂东侧正中处,座北朝南,是一栋典型的徽派古民居。花岗石门框上,水磨青砖门罩,饰以精美的花卉如意卷草纹砖雕。门楣是一幅展开的画卷,画卷正中是一面饰有花卉砖雕的画框,两边则辅以两块在徽派砖雕中少见的浅浮雕,左侧是渔夫罾鱼,右侧是渔夫撒网,有山、有水、有树、有石、有桥、有船,人物形态,惟妙惟肖,其构思、文化品位,许不是出自一般匠人之手。再两旁则是卷轴,上面同样雕有精美的菊花花纹。可惜正中画框糊满了黄泥,刷上了石灰,依稀露出毛主席万岁的字样。门内是三间两阁厢布局,阁厢很窄,靠天井一面为格子门窗,中间是天井,里面是厅堂,厅堂颇宽敞,挂着柯庆施的油画像,据说是当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长征队送来的。梁柱间有些木雕,都是些如意卷草纹和几何图形,精致而简洁。厅堂照壁后是楼梯间,楼梯狭窄而陡,楼上十分简陋,一厅二室,据说柯庆施就诞生在西侧小房间的一张红漆雕花描金木床上,床上雕有和合二仙、狮子舞绣球、松鹤、牡丹和其他一些花卉人物,现床已搬至柯庆施的一个侄子处。
    栏栅里的北面,原有一座春晖书屋,是该家族的藏书楼,也是族人子弟读书的地方,柯钺、柯铭都在这里读过书。宣统二年(1910年),柯庆施的父亲柯临九在这里创办了私立竹溪继述小学,聘请名师执教,开设国文、算术、音乐、美术等课程,提倡国语(普通话)教学,并关心时政教育,长年订阅多种报刊。柯庆施早年亦多次寄赠《新青年》、《向导》、《建设日报》等进步刊物给学校,柯庆施也是在这里接受了启蒙教育,后考入位于休宁万安的省立二师,1919年因响应五四爱国运动被校方停学,经陶行知帮助到了南京,不久同陈独秀取得联系,并于1920年10月8日在上海加入了刚成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走上了职业革命的道路。
    春晖书屋东面不远,就是柯氏宗祠中和堂。水竹坑是柯姓族居的村落,新安柯氏一世祖柯颖生于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宋初举进士第,淳化年间官至礼部尚书,二世祖柯渊曾任歙县县丞,任满后举家徙居歙城阳和门附近,而迁居水竹坑的始迁祖柯正三为十五世。中和堂是水竹坑柯氏的总祠,从第四十一世起,排辈依次为:“尚友敦伦,以昭祖德,继恩崇本,乃振家声”,柯庆施谱名尚惠,为四十一世。中和堂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告成,高屋脊,马头墙,占地900多平方米。门前坦(读“但”,即场地)由花岗岩石铺成,前有彩绘大照壁,两边有三对花岗岩旗杆石,八字双道门,头道为栅栏门,二道分中门和左、右边门,中门两边有一对石鼓。里面是三进三天井,四水归堂,从暗涵外排。前进丹墀及中、后进的石阶、石栏杆、荷花柱均为花岗石构建,厅内有方形石柱14根,大木柱74根,梁柱间是精美的木雕。中和堂历经400余年,曾三度维修,最后一次维修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由柯临九主持进行的,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竣工,同时柯临九还会同歙县大谷运、湖驾和绩溪县瑞川的柯姓宗人编纂了《新安柯氏宗谱》,于1925年刻印出版。如今中和堂已于1984年被拆毁,只剩下一片废墟,但从仅存一边墙上的痕迹和门前大照壁的彩绘仍可依稀看出当年的辉煌。
    从中和堂继续东行,穿过古老的街巷,在村头蔡水畔有一棵古银杏树,树干挺拔高大,枝繁叶茂,树下搭着花岗石条,既是护栏,又可供行人小憩。离古银杏树不远处,又有一棵古皂角树,同样挺拔高大,秋天挂满皂角。两棵古树旁,都分别有一座石拱古桥,一座是方便蔡水两岸村民来往,另一座则是通往村外、通往三阳和浙江的桥梁。
    说是探古,其实还是走马观花,这里值得探秘的东西太多了。比方说,水竹坑的古木特别多,有古枫、古柏、古樟、古松……,还有非常罕见的“砂糖”古树,其树结子可食,味如砂糖,有人说应是红莲子树,不知确否。水口的古枫林,据记载为南宋时柯正三的儿子柯六禄所栽,《新安柯氏宗谱》记有柯六禄“从父徙居歙南竹溪花桥头,乃于该处栽枫松以塞水口,建花桥以壮山川”,如此算来应有700多年历史了,那么村头看起来更为苍老的古银杏树又有多少年的历史呢?比方说,水竹坑的花岗石建筑特别多,有石路、石桥、石牌坊、石栏杆、石亭、石坝……,再精细些有石柱、石墩、石磨、石臼、石雕……,有人称之为一种石文化,而东西两边高大的湖田山、七姑尖则是石文化的源泉。同样为花岗岩山体的湖田山、七姑尖是否和黄山是同一时期造山运动的产物?据说有人在湖田山峡谷还发现过第四纪冰川的擦痕;比方说,水竹坑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这里有朱元璋、许德员、丢儿岩、白鹤池、仙人搭桥、鲍强盗的传说,有跳神狮、舞草龙、扮戏灯、打蚌壳等民俗,有米粉饺、糯米粽、虫窠、肉串等特色小吃,特别是肉串,当地人称之为“产(读音)”,是用六月初六做的面酱,经过发酵、晒和文火烘焙制成粉备用,腊月杀猪后取小肉块用竹蔑穿成串,每串三块,再糊上用面酱粉、面粉、调味品拌成的面糊,下油锅煎成,色香味酥俱佳,风味独特。还有许多,不胜枚举,这里面蕴藏着的知识、典故、乐趣,值得人们细探。
    水竹坑,迷人的古村落。

    家乡在歙县杞梓里西村,与水竹坑只3华里之路,同饮华源河水,都以黄山大佛七姑尖为龙脉,儿时或沿河,或沿路去水竹坑游玩,外婆是水竹坑的大户人家,过年走亲戚,每每和水竹坑不期而遇。曾想放假回家去水竹坑看看,恰巧在网上读到了这篇文章,勾起浓浓思乡之情,以文慰藉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水竹坑探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