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吟风 发表于 2018-12-26 15:34:36

寻访文昌古道

说不清具体的缘由,趁着周末的闲暇时光,我拾起久未出行的背囊,跨上心爱的两轮“宝马”,独自踏上寻访文昌古道的漫漫征途。一路趱行,车子越过定潭、阳产、武阳、方村、洽河、绍村,最后来到了岔口地带。正当我为找寻古道入口彷徨时,脑中渐然苏醒的记忆告诉自己:这儿曾留下我的足迹。那是隆冬时节,和本县一大群作家打着“文艺家下乡采风”名义堂皇而来。先是去了周家村的竹筒坦祭奠烈士纪念碑(村支书用土洋结合的普通话激情洋溢地给作家们讲述“火烧竹筒坦”的惨烈往事),然后坐上车返回岔口镇政务服务中心用了午饭。殊不知在休息仰望之际,文昌古道就在对岸的山头上。糊涂如我,与它擦肩而过不相识,以致今日靠近它时竟显得如此惴惴不安。
在村民的指点下,我未从古道入口拾级而上,而是沿着弯曲盘旋的水泥道驱车前行。在考验着车技的过程中,一点点地升到海拔达600米之高的文山村。站在岭头,如蛇蜷行的古道在视线中若隐若现,我借着手中的相机将它“走”了一遍。于此同时,我发现一群背包族在岔出的另一条古道上蹦蹦跳跳,渐渐地消失在远处的茶棵尽头。后来我从文山村年近八旬的老支书吴耘那儿知晓,那是文昌古道的另一个入口,下到山脚便是马路旁的东湖田村。“这个,一般人我是不愿给他看的。”吴支书捧出珍藏多年的文昌古道资料,对我说道。我受宠若惊,类似的话好像在走访其他景点时也曾闻到。是他们故作神秘,还是我无意中表现出与众不同呢?甚是疑惑。他说,文山村先前叫文山店,祖上这儿开店铺的很多(据说古店铺的遗址还在)。之所以叫文昌古道,是因为它是由文山村的吴亦金(当地人叫“老佩”)在屯溪茶号当老板时拨付大量资金给文山地方组织负责建造的。古道从歙县岔口镇岔口村村脚开始,途经岔口镇文山村、武阳乡洽河村到昌溪乡双源村的坝岭岭脚。全长6公里,宽1.8米,5000多级台阶全由精细的青石板铺设而成,美观整齐,风光秀丽,是浙江等地赴歙县、绩溪、旌德等地的交通要道。来往行人川流不息,途中设有凉亭、店铺、茶馆,异常繁荣热闹。建成耗资14000元,折合现人民币最低造价820万元。奠基时间1935年,峻工时间1938年,1939年组成路会收租养路。经他一说,我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

他还告诉我,文昌古道又是一条红色旅游线路。这儿地势险要,解放前皖南济南队员经常在这一带活动,打地主,斗土豪。1949年,解放军与国民党部队在此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战斗,著名的龙王尖二十七烈士就牺牲在这一带。解放后,洽河村建有二十七烈士墓供后人凭吊。来时路上,我特地下车走进陵园,瞻仰并祭拜了烈士纪念碑。当时我并不知道英灵的热血就洒在古道旁莽莽苍苍的丛林中。此举算是表达后生对先烈们的崇敬之情吧。我将车子停靠在文山村村口,只身一人向古道进发。初夏时节,天气渐热,与油菜花漫布山岭的春日作比,那时花香氤氲不散,游人络绎不绝,如今倒是寂寞了许多。途中遇上一对年轻的伴侣在道旁采摘桑椹和地梦,想来也只有这个季节来走古道的人才能品尝到这份意外的惊喜。石板或纵或横,待到转弯处,以为没了去路,却直角式地弯出一片新天地,继续以狭长而坚硬的姿势向远处延伸。其中有一小段古道被坍塌的黄土淹没了痕迹,惋惜之余,当我看到前方溪涧旁那又高又陡的石块垒成的地基时,方真正明白“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道理,不由得感叹起先民建造时的艰辛和智慧来。在我走过的众多古道中,能如此完整,如此精细地保存下来者,本县境内,恐怕也只有许村镇的箬岭古道可与之媲美啦!

踽行道中,我一边嚼着包中的干粮,一边捕捉眼前的风光,顿有一种“仗剑八万里,横戈天地间,侠骨傲群英,江湖任我行”的豪迈在胸。古道地势高远,行至岔道口,一块崭新的指示牌矗立眼前,我凑上前细细阅读,与老支书所言相差无几。一边是新浇的水泥路通往声名赫赫的“阳产土楼”,一边是古道蛇行而下,直往立于山腰的双源村窜去。站在高端眺望,群山、村庄、道路、河流、菜畦,层次分明,浓淡不一,尽收眼底。没有走在油菜花簇拥的时节,能欣赏这满山的茶园绿,也不失为对心灵的一种补偿和慰藉。山下的景致会是怎样呢?我很想亲身去体验一番,无奈日头西斜,时不我待,定格下古道上最后一张风景,转身便踏在过往的光阴里。 不知从何时起,我迷上了古道行,一个人骑着车子四处游荡,回到家仍兴致不减,借助笔尖又将它走上一遍。之后我跟着大部队远远近近地跑了不少古道,在领受了群游的轰闹和匆逝后,我再一次回到了独行的状态中。我想,我不仅仅是在走古道,古道背后的一些东西或许让我更感兴趣。隐隐地耳边响起弘一法师作的那首《送别》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心潮不觉地随着蜿蜒的古道一同上下翻腾,绵延起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访文昌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