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黄山 发表于 2018-12-12 16:40:03

忆五城老街

它是五城远近闻名的一条老街。上了年纪人的记忆长河里,五城老街昨天繁华的情景依旧是那样清晰美丽。闲谈时人们提及它,流露出来的是浓浓眷恋之情。五城老街全长约四华里左右,清一色的麻石块铺成,两边是马头墙的民居,板壁的店面,很有徽派韵味。它分上街、中街、下街。走进五城老街,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来到了昨天。    五城上街当年是最热闹、人气最旺的地段。上街横街呈“丁”字形,“丁”字的一横分别伸向颜公河的河流两端。河水绿如翡翠。沿岸是高高的护河石栏。人们凭栏远眺,对面的青山翠竹尽收眼帘。左边上街的尽头是一座古老的木桥,它是对岸乡下人到五城的唯一一条交通要道。人在桥上走,倒影水在行。这是一幅不用笔墨勾勒的“小桥流水人家”山乡村野的风光图。“五城”五个城楼之一的“楼瞰玉京”就矗立在这里。行人穿古香古色的圆门洞而过。此城楼的底下既能遮风挡雨,又是行人歇脚纳凉的好地方。内设五城各种风味小吃。那热气腾腾的水饺,烤得油灿灿的毛豆腐,黄脆脆的烧饼……散发出那阵阵诱人的香味,使你饥肠辘辘,垂涎欲滴。圆门洞之下便是店铺林立,生意人“黄金地段”。什么豆腐店、猪肉店、米酒店、百货店、小吃店、酒曲店、杂货店、当铺……板着手指都数不过来。各家店堂门前挑起的是具有特色的招牌,招揽着顾客。过年过节这里更是热闹非凡。街两旁摆满了鱼篓,背脊乌黑的草鱼,活泼乱跳的鲤鱼,手掌宽的鲫鱼,花斑的鲢鱼,应有尽有。从四邻八乡赶来办年货的老早就来赶集了。人是接踵摩肩,街上挤得水泄不通。饭馆是座无虚席,有的人简直是站着吃完一顿饭。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喧嚷声给老街增添了无限生机。打面条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焦急而有耐心地等待着。(五城的风俗是过年过节早上得吃面条,图个吉利)五城颇有名气的“打饺和尚”也瞄准了这里的“商机”,长年在这里经营着他的老本行——打饺子。嘴馋的我多次缠着父亲来上街解馋,今天回味起来还精精有味。顺着上街而下便来到了中街。中街右面也有一座城楼。城楼正面上方镌刻着“ 江夏名宗”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据老人讲,当时的江夏郡——黄氏,背井离乡,举家迁移,辗转来到五城安家落户)每年农历七月二十四,五城庙会“祭将军,” “打得胜鼓,”纪念的就是张巡将军。记得小时候,每年农历七月二十四“请将军出游”,浩浩荡荡的出游队伍就是从中街“江夏名宗”这里出发的,这表示对张巡将军的敬意,也表示着黄家子孙没有忘祖。八人抬着威风凛凛的黑面将军,颤悠悠地走着八字步,从上街一直游到下街。“江夏名宗”之下就是下街了。人们一提及起五城下街,就自然而然想起“三八店”。可以这样说“三八店”是老少皆知。此店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名气?不是此店的规模大,也不是此店货物多,而是那岁月它为千家万户在过年做冬米糖时供应了“糖稀”(做冬米糖必需的原料)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家家户户都得做冬米糖的,过年好拿来招待客人。人口众多的五城,再加上方圆几十里的自然村,人们都是云集此店买糖稀。所以说糖稀就成了紧俏物质了,往往供不应求。为了买到糖稀,人们隆冬冒着寒冷,烤着火篮,裹着棉衣,跺着冻僵的脚,三更半夜开始站队扯票了,冷得嗦嗦发抖,一直要等待天亮。那长长的队伍犹如一条长龙,嘈杂声简直使附近的人们难以入眠。我妈妈这边亲戚又多,大舅、二舅、大姨、二姨,我家住在“三八店”隔壁,买糖稀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非我莫属了。为了给他(她)们买到糖稀,一冬下来,非熬夜几个通宵不可。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新陈代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现在五城繁华热闹的新街取代了老街。老街虽萧条冷落了,但童年时五城老街那繁华昌盛的情景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忆五城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