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西楼 发表于 2018-12-10 16:03:21

盐铺|中国徽菊第一村

                                                                                                   



朵朵白菊,晶莹皎洁。菊花成片,一片田野洁白如雪。株株红荷,亭亭玉立。荷花群放,几方池塘清香四溢。
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休宁县海阳镇盐铺村的徽菊已经开始采摘,心中一动。在北京多次饮过杭白菊泡的水,却没看见过新鲜的白菊究竟长的什么模样。多年前,一次从上海到浙江桐乡的乌镇去参加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路上曾见田野上有大片大片的白菊,可惜是在疾驶的汽车上,一点都没有看清楚。




眼下黄山市已经进入梅雨时节,阴雨连绵,有时还有短暂的大雨。民谚说,“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今天是星期天,上午一直小雨淅沥,只好在住处读些闲书。下午雨歇,见天气还好,忽然就想到菊花,便和朋友吴君驱车前往盐铺。
盐铺离休宁县城海阳镇很近,从屯溪过去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盐铺是个千年古村,处于横江之畔,很早以前就是休宁的四大码头之一,明清时期是一些徽商存盐的地方,建有许多囤盐的仓库和售盐的店铺,故得此名。村子这些年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成为徽菊的一大产地。




在村委会楼前下车,村里的李支书陪同我们直接去徽菊基地。这是一块群山环绕的小盆地,种着近两千亩的白菊,放眼望去,如同一片白雪覆盖的田野。在田野中的木栈道上慢慢行走,看那纵纵横横的菊,一排两株,一垄百数十株,每株上绽放着许多洁白的花朵,密密地挨在一起。花瓣鲜鲜嫩嫩,晶莹剔透,围着黄色的花蕊。还有很多的花苞,碧绿碧绿的,有的中间露出一点点的白。菊花基地中间还建了一座三层的木塔,是供游人观光的,上去往四周看,群山青翠,花地皑皑,粉墙黛瓦的小村落,一派很有特色的田园景象。
盐铺村早已不是囤盐卖盐的地方,而是远近有名的省级生态村、旅游村,更号称“中国徽菊第一村”。李支书告诉我,村里家家户户全都种菊。种的脱毒贡菊是优质品种,每年可采两季,分别在5月下旬至8月中旬、9月份至霜期采摘。每亩可产干花约550斤,今年每斤的收购价是一斤33元,菊农的收成应该很不错。




徽菊是我国四大名菊之一,形美色佳,花香浓郁,冲泡后甜润爽口,以前是贡品,所以也叫徽州贡菊、黄山贡菊。它全身是宝,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对疏风清热、平抑阴阳、明目解毒等有明显治疗作用,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药材,中医药典中誉其为“菊中之冠”。它也是人们日常的保健饮品,经常饮用可以清静五脏、排毒健身,还可以护肤美容。
雨后空气十分清新,周围的群山云雾缭绕,田野上菊香飘荡。同行的吴君告诉我,盐铺村是全国一村一品特色村,以种菊为主产业,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8000元,已经连续七年居全市第一。李支书是全国劳动模范,还有许多荣誉称号,是优秀的农村带头人。




李支书60岁左右,非常朴实。在菊花丛中,我边走边问他一些情况。李支书告诉我,2001年他和村主任、另一名村干部尝试用自家的几亩地种菊,收入不错,第二年动员村里的干部、党员共36家种菊,收入还是不错,第三年便有96户村民加入,到第四年,全村10个村民小组的村民全部都种菊花了。他的话让我深深感到,在农村,有一个优秀的党支部书记非常重要,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非常重要。
路边停着一些电瓶车,不少村民正背着竹篓在地里采摘菊花,便上前与他们聊了一小会。他们都说,日子过得可以,一年能挣七八万、上十万,多亏了村里书记和干部,带我们走出了一条好路子。我以前常听人说,“村子强不强,百姓富不富,关键看有没有一个好支部”,盐铺一行,也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村子里面走了一会,小河流水潺潺,房屋整齐有序,村容卫生洁净,不愧是省级美好乡村建设的示范村。村里人不多,可能都去摘菊花了,只有一些游人在转悠。我边走边想,如果多些高素质的敢闯敢干、能闯能干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多带出些这样的树子,该有多好。那样,我们的乡村一定会面貌一新。
走到村口,眼前一亮,几十亩荷塘里生机盎然。刚才来时只顾去看菊花,车从这里一闪而过,现在当然要好好看看。只见荷叶青碧,荷花鲜嫩,荷香飘逸。荷花有红有白,有的盛开,有的待放。高挑的荷杆上长着许多青绿的小莲蓬,在微风中摇来晃去。村口停满了小汽车,荷塘边、荷塘间的小道上尽是赏花人,大概有三四百人吧。男女老幼都满脸喜色,陶醉在荷花的美丽中。许多人忙着摄影,荷叶绿、荷花艳,还有背后竹树掩映、粉墙黛瓦的徽式民居,的确是非常上镜的美景。




见一个年轻女子,着湖蓝色的丝质旗袍,撑一把油纸布伞,在荷塘中间的田埂上缓缓行走。她是为几个摄影者做模特的,引得更多的游人一片喝彩,长枪短炮、各式手机自然对着她猛拍。那女子也很大方,时走时停,时而静思时而莞尔,一点都不在意。
在荷塘边上遇到一个在休宁县城工作的朋友,也是和家人一起来赏花的。李支书告诉我们,菊花、荷花开的时候,来盐铺的游人很多,每天都有好几百人,多的时候过千人。村里还挖了一个状元湖,以前还有山越民族风情演出,荷塘也是村里打造的一个景观。乡村生态旅游,也促进了盐铺发展、帮助了百姓致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盐铺|中国徽菊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