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温瞳 发表于 2018-12-6 10:10:43

试析徽州“孝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种现象引发的思考

西递敬爱堂有一块相传为南宋朱熹手书的“孝”字匾,游客到这里都能听到导游对“孝”字的形象的解说:字上部酷似仰面作揖的后生,其脑后却活现一个猴脸,寓意为“孝则为人,不孝则为猴”。细细一品,还真像,游客大多颔首称赏,临走还不忘买一个“孝”字匾,带回去作纪念。

为什么“孝”能得到游客的普遍认可呢?它有无推广价值呢?游客也如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子女。“孝”行能使父母摆脱孤苦无依的境况,能使夫妻双方都以恭敬之心情敬事对方父母,使老有所终,家庭和美。“百行孝为先”,人谁不爱自己的父母?“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但现实中人们却常常因为工作及家庭琐务繁忙,无暇去敬事父母,以致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挂一块“孝”字匾在工作场所,作为对自己的一个温馨的提示,显得极为必要。

实物见证徽州“孝文化”的博大

徽州大地有多不胜数的实物遗存,均以“孝行孝道”为褒奖对象。如对联有“悌义为文章,忠孝作良图”,“诗书执礼,孝弟力田”,“敦孝悌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把“孝”行所带来的和睦的家庭氛围,渲染到极致。在西递胡氏家祠中,则把它制成抱柱联,以教育族人:“家庭内具大经纶,矞矞皇皇秀朴力田孝弟;心性中备真学问,浑浑噩噩,事功道德文章”。不少古民居的厅堂悬匾也多取敬老之意,如“笃敬堂”、“敬爱堂”、“本始堂”、“追慕堂”等。歙县棠樾牌坊中即有两座是表彰孝行的,其中,建造最早的孝慈里坊,是为了表彰鲍宗岩、鲍寿孙父慈子孝而立的。乾隆曾题联曰:慈孝江南无双里,衮秀江南第一乡。至于散布在徽州各县今已毁圮的孝子牌坊更是多不胜数。各县的县志中均有大量的孝行录,记下各地尽孝的典型,表彰不遗余力。而这种“孝”的观念甚至凝固在民居的建筑雕刻中,对屋主和后代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三雕戏剧图景和稚山木雕楼扇门雕屏上的“二十四孝”图,即以形象的画面,敦促人们学习古人 ,敬事父母,以尽孝心。徽州民俗中也有做“孝子”一说,即在父母的葬礼上,跪迎宾客,披麻戴孝,捧头入敛。

那么徽州子民为什么对“孝”文化如此重视呢?

细究起来,大约出于这几种考虑:一是子民中的男性多外出经商,家中仅存年长的父母及妇孺,若不敬老,必存后顾之忧;二是讲孝能使家庭和睦,敬老则爱幼,老少皆能互相关心,融洽相处,则家庭内不致生出事端;三可以教化后人。成人对长辈尽心尽孝,其言行就是后人的榜样,推而广之社会风气必当导上正轨;四是徽商本人居家的时间不长,侍亲养老的时间更短,他们常常面对的是“亲欲奉而子不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局面。所以,归家后,侍俸老人的心更切,行更诚。

徽州“孝”文化的历史溯源

徽州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祖籍地,康熙称他“绪千百年绝学之传,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因而这里对儒家“孝”文化的弘扬宣传更是不遗余力,大量的实物遗存就是明证。朱熹曾著有《孝经刊误》以宣传“孝、悌、忠、信”的封建道德规范,来达到“明人伦”的目的。

“孝”文化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封建君王以“以孝治天下”,把提倡孝道孝行作为立身教民之本,建国治邦之基,不断地褒奖孝子,宣传弘扬其事迹,由此形成了作为各类人等学习楷模的“二十四孝”。儒家经典中有《孝经》,这是士子读书入仕的必修书之一。

那么,什么是“孝”呢?孔子《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毛传说:“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论语》又说:“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就业-道术》解释为“子爱利亲谓之孝”。《辞海》释为“善事父母”。通俗地说,就是爱戴并敬事父母。

封建社会“孝子”能被举为“孝廉”,东汉时“与贤良由各郡国中荐举,被任为郎,尤为仕进者必由之路。”汉惠帝时设“孝弟力田”作为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名义上是奖励有孝弟德行和能努力耕作的人,中选者经常受到赏赐,并免除一切徭役。文帝时与“三老”同为掌教化的乡官。清代设孝廉方正科,雍正六年(1723年),举孝廉方正的,赐六品服备用。后遇皇帝即位即荐举一次。乾隆五年(1740年)定荐举后,赴礼部验看考试,授知县等官。真是“朝为田舍郎,暮上天子堂”,“孝”成为了人们干名求仕的一条捷径。如宏村汪开诚即因孝顺,在嘉庆11年议叙六品顶戴,道光四年由礼部题请道光帝赐“七叶衍泽”匾额,赏绸缎银两,以作表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试析徽州“孝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