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叶落 发表于 2018-12-5 15:34:48

祖源 | 梦里山村的田园生活

                                                                                                    深山祖源,山水田园,宁静安详的老宅,古朴雅致的村子。——寻寻觅觅,乡土徽州。


图 | 波波文 | 老毕
汽车在群山中绕行,开车的开嗨了,坐车的就受罪了,接连不断的急转,一个又一个的颠簸,整车的人都被颠的迷糊了,开车的人嘴里却还在吼着歌,只记得绕下公路,进入一个大山凹,在一块水泥地上停下来,祖源村也就到了。



我们到达祖源大概在下午两三点钟,天气很好,秋日的午后没有炎热难耐,徐徐微风拂面,映着祖源动人的景色,倒是让人觉得分外舒适与恬淡。粉墙黛瓦散落在茂林翠竹间,错落有致。穿行在古朴凄清的老宅间,踩着曾承载古人脚步的小路,享受这曾吹过旧人衣袂的山风,恍惚间,生出一种时空的错落感。







这是一个藏在深闺里的梦里山村,位于休宁县溪口镇,始建于宋代,属休宁五龙山脉。紧邻着海拔685米的插角尖,蹁跹在白云缭绕间。由于村庄深居高山,村落的布局与房屋都保存的比较完整。生态绝佳、流泉飞瀑、粉墙黛瓦、徽风古韵。村内拥有水口、古桥、古民居、古树、思贤岭等诸多历史文化景观,尤以千年红豆杉与百余亩梯田景观而闻名,素有“梦里山村 ”之誉。



我们伴随着潺潺的流水、错落有致的老宅和习习秋风沿着田间崎岖的小路往前走,心想,大概也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意境才能表达我此刻的欢喜吧。



千年的古村藏着千年的故事,有些随着时光湮没,散落尘埃,有些被记录在册,相传至今。
我们不用计较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的真与假,它能被传承下来,自然有它被流传的必要性,当然也表达的村民对于这些古老故事的喜爱与敬畏。
比如“杀子禁山”的故事,据典籍记载,“在很久很久以前,祖源一度滥砍乱伐之风盛行,于是五门族长为保生态立下族规,‘凡上封山砍柴着,砍头惩办。’全村告示。可数日之后。族长长子偷上山伐木,被护林人发现,报告至村中族长。族长闻之,怒不可遏,痛骂逆子,并要杀掉亲子,众人求情,族长不为所动,毅然杀掉了儿子。族长的大义灭亲,从那以后,众人再也不敢乱动一颗树木。”



虽是传说,但群山环抱的山村一直绿荫蔽日,红豆杉、香樟、枸栗、枫香等气势非凡,仿佛是“杀子禁山”传说最有力的证明。
我们走的很慢,我们想每一处细节都静静端赏,鳞次栉比的房屋,随意却又别致的街边小景,透着最原始的纯粹与古朴,世外桃源般的静谧与美丽。千年的风霜雨雪不是吹出来的,时间雕刻出的沧桑也不是凭空捏造的,斑驳的粉墙,破碎的石板路,凋敝的老宅......












就连旁边街巷传来村民的脚步声、不远处飘来的鸡叫声和山谷间的犬吠声,都给这座藏着深山的小城笼上一层迷人的面纱。
邻家的柿子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灯笼”,院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作物,有南瓜、玉米、红椒、柿子、稻谷......









满眼果谷,全是丰收的气息和秋天的味道。
走至思贤岭,此时正巧有一位老人家从我们身边走过,我便询问这是去往何处的路。老人说,“这条道叫思贤岭,是一条通往婺源的古道。关于这条古道,还有一段旧事,算了,你们也不一定愿意听。”老人挺有趣,说了一半摆手转身就要走,同行的一位伙伴拉住老人,笑着说:“老爷爷,我们愿意听,你就跟我们说说嘛。”



老人得意的笑了笑,清了清嗓子说:“其实说起来挺简单,元末,朱元璋久攻鄱阳城门不下,部下邓愈向其举荐徽州谋士朱升,说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可襄助其治国安天下。朱元璋亲赴徽州,就是沿着这条古驿道,去朱升老家恭请。未见到朱升。在朱升妻子引领下,朱元璋一行观看朱升早在家中摆下的‘螃蟹阵’,顿悟。回去后便依计用兵,果获大胜。朱升感喟:“知我者,朱元璋也”。后人为纪念这段轶事,将此岭命名为“思贤岭”。”
我们沿着古道走了一会儿,因为时间的缘故就折返了,大家都约着找机会再走一遭。(PS:如果你也感兴趣,后台留言吧,说不定我们下一次可以一起去探寻这条神秘有趣的休婺古道呢。)






我们在田间耍了耍,体验了一把最原始打稻谷的方法。我们去看了那已有千年的红豆杉,夕阳下,葱翠茂密的古树依旧显得有些沧桑。我们站在祖源村的制高点,俯瞰整个村落,不由得心生感慨,我也想有一栋这样的房子,有一个大院子,还要有个菜园子,每天田园牧歌、潇洒过活,招待所有远方的游客,请你们喝酒,听你们唱歌~






走的时候夕阳垂暮,一垄一垄的稻谷在向我们招手,田里的牛羊都在回家的路上,晒了一天的谷物已存入仓库,我们的车开动了,这个美丽的村子跟在我们后面跑了一会儿,转个弯便不见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祖源 | 梦里山村的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