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知名导游 发表于 2016-8-2 10:09:13

昔日煌煌古城岩,新版拆建古村落

“依然雉堞古城基,开创由来自汉隋。南北两门余落日,黔黎百姓话当时。循山虢虢陈公堨,凿石岩岩葛令碑。万丈悬崖如削玉,也应容我恣题诗。”

——(宋)休宁县令邹补之《题古城岩》



昨天下午从篁墩乘1路公交车回到屯溪老街,新安江边的七天连锁酒店歇息一晚,今天往休宁。

M.M和Y.E从南京回来,也想去休宁玩玩,于是约好在汽车站等,但一早去到屯溪汽车站,却没有往休宁的班车。好生奇怪,多问两句售票员就一脸的不耐烦,“去火车站啦”——原来屯溪往休宁的中巴在屯溪火车站发车。

屯溪到休宁18公里,中巴5元,到古城岩4.5元——Y.E提议先游古城岩,昨晚滁州Y电话也说,黄山学院的H也认为古城岩“值得一游”。

古城岩坐落在快到休宁万安镇的公路边,如今已成了进入休宁后的第一个旅游景点。门票50元,认真不便宜,但除了我们三人,不见有其他游客,显得十分冷清。



一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售票处景区简介写道,古城岩始建于三国时期东吴永安元年(258年),曾经是新安郡的郡治所在地。隋末唐初,越国公汪华在这里建过宫殿,唐天宝九年前,还是海阳县历时近500年的县治所在地——呵呵,“海阳”就是“休宁”,也就是说从三国到唐代,古城岩曾是县衙和府衙的所在地。

休宁置县始于1800多年前的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当时东吴孙权派威武中郎将贺齐征服“山越人”后,分歙县西乡地置县,取名“休阳”,因县治初设鸺山(即今休宁凤凰山)之南。

东吴永安元年(258年)景帝孙休继位,名讳,易名“海阳”,县治迁至古城岩,不过当时叫“万安山”。

晋太康元年(280年)东吴亡,“海阳”改名“海宁”,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再改为“休宁”——据说由隋文帝钦定,取休阳、海宁各一字,含“吉庆平宁”的意思。县治则从万安山迁往“南当山水口上”(今渠口乡)。

隋大业三年(607年)歙州改新安郡,万安山成为郡治所在地,九年后歙县汪华起兵护郡,辖歙、宣、杭、睦、婺、饶六州自立为吴王,在山上建吴王府,一年后才迁往歙县乌聊山(即今歙县老城)。

唐天宝九年(750年),因讲究风水而多次搬迁县治的休宁,终于将衙门最后圈定在万安山西面的松萝山南,也即今天县府所在的海阳镇,自此万安山便成了“古城山”,北宋就有《登古城山观》诗:

“飞观千宵出,疏松隔坞闻。水声高下涧,山色去来云。露舄行秋杪,天花落夜分。小窗吟不就,清杀沈休文。”。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道士智诚募赀在古城山上修建汪王庙,由于曾是汪华王宫和幕府所在地,所以在徽州众多汪王庙中地位颇高,宏伟壮观,每年一次的祭祀活动也格外盛大、热闹,加上万安山西靠横江东岸,前有狮峰,右有象峰,后为文笔峰,岩壁耸立,古城山于是成了文人墨客凭吊游览的胜地——休宁县令邹补之曾作记赞曰:“土木壮丽,丹护垩饰,金碧相辉,过其下者睢盱惊骇,叹所未有。”并作《题古城岩》诗,呵呵,也就是我放在本文前面的那首——也许正是始于这位县太爷?古城山始称“古城岩”。

明代万安山被称为“万岁山”,又叫“寿山”,据说缘自朱元璋——元末起义,他曾避难古城岩,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休宁县志》就有如下记载:

“东七里曰古城岩,即万岁山,高八十仭,上为海阳治、歙州治旧基,下有巨石高丈余,宋邑宰邹补之隶书兑卦为磨崖碑,山麓两巨石夹立如门,循门而上有两石如鹅,入洞各见其后半体。山巅为汪王故宫,相传太祖高皇帝临新安曾驻跸占签,后敕祀榜文云‘神兵助顺’,故名万岁山。”

哦,那故事是说当年朱元璋起义失败,曾避难于山下一俗称“交杯石”的岩洞,而更为神奇的是,追兵将至,岩下横江所阻,情急之下,只见江面浮起一片鱼群,于是朱元璋踩着鱼背过江,方得脱险——事后他不仅驻跸占签,敕祀榜文“神兵助顺”,还将此鱼封为“君鱼”,成了今天休宁一珍奇特产。

清康熙年间的《徽州府志》,还将古城岩这个传说朱元璋避难的岩洞称为“龙飞古迹”,勒石并诗曰:“汉主龙飞驻跸年,阴岩灵迹尚依然。冯夷夜舞清溪月,神母秋号暮雨天。仗外鸣驺长寂寂,沙边啼鸟自翩翩。野花不识山河异,狼藉还开御路前。”——呵呵,满是文人前朝凭吊的感慨。

明嘉靖初年建七级万寿塔于山顶,清康熙年间的“寿山初旭”,还成了“海阳八景”之一。不过明清时期古城岩最知名的,还是山上所修建的“还古书院”,鼎盛时曾是仅次于歙县紫阳书院的徽州第二大书院。

还古书院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出自当时休宁县令祝世禄,为建书院,他还捐献了自己两千两俸禄。它依山叠岩,前后五层,门厅、归仁堂、德邻堂、干城祠、中台阁,层层拔高。不过有意思的是,所崇奉的并不是徽州盛行的“程朱理学”,而是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世道今还古,人心欲归仁”,很有点办学特立独行的味道,而从明万历到崇祯年间,书院曾举办过七次徽州六县千人以上的大会讲,“力诋朱注”,俨然就是一次次大规模的学术研讨会。

清代,也许因康熙皇帝尊奉程朱理学,还古书院逐渐改弦易辙,供奉起朱熹牌位,后来成了一家以课徒授艺为主的学堂,虽然每年春秋开讲,但最多不过百余人,盛况不再,也不再带有学术争辩的气息了——清汪錞曾有诗云:“讲院崔巍树典型,林峦秀蔚拥层青。三千遗迹存周礼,五百余年见考亭。问字卿云腾细尘,传心明月到疏棂。鹅湖鹿洞非分席,太极流光共一星。”

这时的古城岩,除了建有汪王庙、万寿塔和还古书院外,还建有观音殿、五猖殿,岩下横江上建有高公桥,亭台楼阁,成了休宁一大胜景,流传着一首“十四景”的民谣:

“古城山顶宝塔尖,交杯飞石两相连。三门立有万岁牌,狮象奇峰石生成。五昌菩萨多灵感,神鱼尽在水中游。金盆盛有仙人水,书院朗朗读书声。望水观音石壁坐,园林花圃白花香。水南大桥如长虹,溪边桃花一片红。横江轻舟水中游,石路弯弯进古城。”

清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攻入徽州,休宁成了曾国藩围剿太平军与其交战最激烈的地方,结果可想而知,一座古城岩,除了山顶岌岌可危的万寿塔,和山下横江上的高公桥,大都毁于战火,无一幸免,清末民国初年,已是残壁断垣,荒草萋萋,解放后甚至一度沦为采石场。



一座近年拆迁复建的明清“古村落”

上世纪末,休宁县决定重修古城岩,以再现其昔日胜景。

他们将周边一些古村落的明清古建筑拆迁后重新复建在这里,2002年建成,不仅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被辟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很有点像岩寺的“潜口民宅”,和屯溪新安江边那座刚刚拆迁拼建而成的“湖边村”,均是拆迁拼装后的新版“古村落”。

对此,后来我很是花费了一番精力来一一求证,发现现在古城岩所陈列的四座牌坊,分别来自商山乡的商山村、五城镇的古林村、兰渡乡的龙源村和溪口镇的冰潭村;而所展示的黄氏宗祠、金舜卿宅、朱玉宅、朱仁宅、汪家大厅等明清古民居,也分别是从下面一个个古村落拆迁而来……

想想难免会让人发些感慨,怎么说呢?“保护”也好,“旅游”也罢,看来喜欢将“不可移动文物”拆迁异地重建,已成了当地政府的一种风气——殊不知文物一旦被拆迁,便多少失去了其原本所包含的许多人文和历史地理信息。何况你也很难想象,这些古民居与“古城”原本的历史烙印相对接,尖刻点说,那是否很有点“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呢?

遗憾的是我不是“砖家”,顶多也就是一个喜欢发发牢骚的途人。呵呵,自嘲啦。。。



也许是休宁最具代表性的四座古牌坊

与歙县相比,休宁遗存的牌坊寥寥无几,屈指可数。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一走进景区,首先看见的就是一连四座的石牌坊,沿石阶驿道前后排列着,前有古石桥,中间还间隔着一座沙堤亭——如果不是“拼装’版,绝对可媲美歙县的棠樾牌坊群啦。

第一座是从商山乡商山村拆迁而来的“吴继京功名坊”,又叫“大夫牌坊”和“前世牌坊”。它建于明万历年间,高11.66米,宽9.1米,青石结构,原为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只是坊顶已坍塌,只剩坊额及以下四柱。坊额四周石雕精美龙凤花鸟图案,四柱正方形,浮雕“万字纹”和“包袱锦”,下垫俗称“金刚腿”基石,长2.6米、宽0.66米,最精彩的当属基石前后所雕刻的8只身高1米的依柱石狮,尽管残旧,但刻工精湛,神态各异。

坊额二层上镌刻着“广东德庆州知州吴继京”斗大楷书,依稀可辨,欣喜,原来还是在我们广东为官的呢——《休宁县志》有记,吴继京,休宁商山村人,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进士,任广东德庆州知州(从五品官),后因不习官场之风而辞官回乡,办道南学会授课,去世后乡民于村水口为其立功名坊。

第二座叫“古林双节坊”,是从五城镇古林村拆迁而来的,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青石雕凿,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高10.65米、宽8.41米,上立“敕建”龙凤牌,下方坊额前后不同——前为“恩奖幽贞”,下刻“旌表黄樟妻程氏节孝”;后为“荣褒冰节”,下刻“旌表黄鉴妻朱氏节孝”,前后旌表词最后一字合起来,正好为“贞节”。

有说这黄樟和黄鉴为兄弟俩,牌坊所旌表的程氏和朱氏则为妯娌,可悲的是前者26岁就守寡,“守节”37年;后者更是18岁守寡,“守节”43年——同立一坊旌表,所以叫“双节坊”,村里又称“妯娌坊”。

第三座是“胡鼎妻程氏孝行坊”,从兰渡乡龙源村拆迁而来,所以又叫“龙源牌坊”。它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三间四柱冲天式,高11.15米、宽8.39米,初建造时原为红砂岩雕凿,因风化,清光绪十七年重修时除保留原坊额外,其它改用青石构筑,显得古朴典雅,中间立柱四只倚柱石狮尤为威严庄重,栩栩如生。

牌坊旌表的是龙源村的胡鼎妻程氏,而之所以得以旌表,则得益于他们的儿子胡玠。据《休宁县志》记载,胡鼎只是一长年漂泊在外的商人,胡玠从小跟母亲生活在乡间,家境贫寒,但他发愤苦读,明万历二十年考中进士,先后出任建安县令、刑部主事和户部侍郎。因感念母亲含辛茹苦抚其成人,遂上疏请予旌表母亲。没想到万历皇帝不仅恩准立坊,还“诰赠”其父官衔——所以如今坊额上所镌刻的是:“诰赠朝议大夫户部陕西清吏司郎中加一级胡鼎暨德配诰赠恭人程氏”。

另外其左枋额还刻有“钦差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巡抚应天笔”等七位三品以上大臣的题名,右枋额刻有“徽州知府杨松年及休宁知县贾克志”等八人题名,由此可见当年这胡玠在明廷官场中的地位——由于此坊是儿子为父母所立,所以俗称“孝子坊”。

第四座是从溪口镇冰潭村拆迁而来的“张应扬功德坊”,也称“进士坊”,建于明天启二年(1662年),高10.42米、宽9.48米,原为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只是上部今已不存,只剩坊额和四柱了——其中一柱为后来修复时新凿的,所以牌坊中间立柱原有的四只倚柱石狮,现在也只存三只,不过每只高达1.5米,加上牌坊雕刻的精美故事图案,依旧显得威严而庄重。

坊额前刻“巡按直隶山东云南福建监察御史张应杨”,后刻“万历癸未科张应杨”——《休宁县志》有记,张应扬是溪口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任兰溪县令时因制止沉溺女婴陋俗,饥荒之年捐出俸禄置办社仓而为百姓称赞,后任监察史和云南、山东、福建巡按使,为官清廉刚正,为民直言,病逝福建漳州后,村民出资修建了这座牌坊,以示纪念。

在第二和第三座牌坊之间,还建有一两层重檐歇山顶式的沙堤亭,高10.4米,外围12根石方柱,内砌4根角柱。砖墙两向开门洞,飞檐翘角的高挑造型,别致、独特,当是休宁古村落极具代表性的一座“水口亭”。

“水口”多为昔日徽州古村落的入口,“水口亭”则大多带有村落风水的标志,关系到村落锁住财气,肥水不外流的“吉凶祸福”——而眼前这座“水口亭”,几乎可与之前我在潜口唐模村所见过的沙堤亭,以及歙县许村的大观亭相媲美,可惜旁边的铭牌上并没有建于何时何地的记述,不知从何拆迁而来?呵呵,岂不是破坏了人家村落的“风水”?



雕凿精美的旧市“仪门”

穿过四道牌坊,迎面是一座雕凿精美的门楼,五凤楼式的飞檐下,青石梁柱间镶嵌着红砂岩板——它原称“仪门”,建于清代,是从古城岩下的旧市拆迁而来的。

旧市紧靠万安山,其实原本就是东吴至唐初时期休宁县治的一部分——上为衙门的“政府机关”,下面便是民居和街市了。唐天宝九年县治迁往海阳镇后,始称旧市,清康熙年间《江南通志》有记:“万安山下有两村,曰上旧市,下旧市,国朝改市为墅,知府陈玉题上旧墅曰‘海阳旧址’。”

明清时期“亦贾亦儒”,旧市赵氏出了不少进士、举人,其中清康熙年间官至户部主事的赵吉士所编撰的《徽州府志》和《寄园寄所寄》,更被视为今天研究徽州历史文化所必读的典籍。村中曾建有“司马第”、“御史第”,而这座门楼,我想便是这些府第的一座“仪门”了——只是如今这些豪门府第均已败落不堪,“仪门”也被拆迁到这里,成了进出古城岩“新建”古村落必经的一座门楼,不由得便让人涌起一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唏嘘。

呵呵,“仪门”上的石雕极其精美,因为没有其他游客,所以门楼前的验票人饶有兴趣地为我们一一指点着:上方是仙鹤,第二层为麒麟,正中上方红砂岩雕凿着“福、禄、寿”三星,下来当中镂空雕刻的是“百鸟朝凤”,接下来的三幅图中间为“指鹿为马”,两边分别是“周文王出游”和“曲水流觞”,左右两侧还雕刻着“琴、棋、书、画”,如此繁复的石雕工艺,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



相关链接:(清)旧市赵吉士《岩山前晚眺》诗二首

“宿霭卷晴空,松飈泌心耳。石门隔尘氛,谷声追杖履。白浪翻长汀,苍翠拥旧市。鲂鲤振采鳞,溪光叠罗绮。云幔覆霞城,俨然新壁垒。小小丘壑奇,瞩览时陡依。回景风烟沉,天白翔阳紫。”

“丛罗夹路深,清声泛俗耳。伸脚绝束袜,谁度彭泽履?急溜激高春,棕稻成小市。古埔摩层穷,半空散霞绮。石溪势回萦,列岫排军垒,苔藓绣荒皋,翠屏恣攀倚。虚烟出水南,暝色变苍紫。”



出了两位状元的古林“黄氏宗祠”

过“仪门”,左侧山坡上建有一座古祠堂,一路红砂岩石阶而上,五开间门庭,檐下上悬“黄氏宗祠”横匾,铭牌上显示,出自五城镇古林村——那正是我此次打算去寻访的休宁一个古村落。

古林村位于休宁南面通往婺源的古驿道上,始于唐长庆年间,是一座以黄氏家族为主的古村落,清乾隆年间鼎盛时,五大门第赫赫林立,“金殿传胪”、“钦点翰林”、“状元及第”,先后出了十六位进士和两位状元。其中最知名的,当属拥有苏州“狮子林”的黄兴仁、黄轩父子俩,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游狮子林,曾与这父子俩传下了不少诗词佳话。我将这故事附在了后面,有兴趣的可去看看,而这位黄轩,正是古林村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钦点的状元。

没想到古林村的黄氏宗祠被“移居”到这里,还有前面牌坊群中那座“双节坊”也出自该村——看来这古村落,不去也就罢了。

欣慰的是,如今拆迁复建的“黄氏宗祠”似乎依旧保存着它古色古香的原貌——始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嘉靖、崇祯年间多次重建,如今所见为清乾隆鼎盛时期所修建的,据说前后历时59年才建成。

它坐东北朝西南,占地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仿官家庙建筑,正堂五间、两庑五间、回廊五间、仪门五间、前仪门五间、后寝楼五间、前门楼三间,规模宏大,《古林黄氏宗祠碑记》曾有诗云:“明清两代数番新,五凤楼堂显圣灵。三进五开雕梁柱,千棵万朵扮厅庭。状元及第悬龙福,金殿传胪点翰林。祭祖扫陵有童叟,蔚林黄氏盛传名。”

如今前庭大堂正中,仍高悬着诗里那幅“状元及第”匾,红底黄字,传为乾隆皇帝御笔,右竖刻“赐新科状元黄轩”,左竖刻“乾隆三十六年吉日”。另外还有一“钦点翰林”匾,右竖刻“赐进士黄钰“,左竖刻“同治十二年立”。此外堂上还悬挂着一副巨大的木刻楹联:

“开轩迎宾客春度玉门乐地,前朝负恩宠尚留锡福寿增”。

古林村曾出过两位状元,另一位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的黄思永,先后任翰林院修纂、军机处章京、右春坊右中允等职。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设农工商部后出任“头等顾问”,参与起草和颁发了不少有关铁路、矿务、商标等诸多章程法规,是中国兴办债券股票第一人,也是收集整理甲骨文第一人。

“黄氏宗祠”旁建有“朱仁宅”,是一座从五城镇月潭村拆迁而来的清代古民居。铭牌上显示,修建这座老宅的朱奋为朱熹后裔,清嘉庆年间举人,曾在海阳书院讲过学,还主修过《休宁县志》。他在月潭建了九幢房子,这是其中的一幢,原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而拆迁到这里重建的只是其后进——上下三层,占地140平方米,建筑面积422平方米,砖木结构,正梁绘“双龙戏珠”,背面绘“鸾凤和鸣”,寓意“龙凤呈祥”。边梁饰包袱锦图案,天花遍饰彩绘,可惜年代久远多已依稀难辨。

最有意思的是客厅两侧墙上所挂的四副木雕阳刻“四季”对联,雕凿精细,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均衡聚中,似带有魏碑体的味道,唯一的遗憾是其中一联四字被凿坏,用木条打上了“补丁”。



休宁首富汪厚庄的“卥园”和汪家大厅

在黄氏宗祠对面,还有建于明嘉靖年间的“金舜卿宅”和“朱玉宅”;建于清代中期的“程裴囡宅”、“程成安宅”、“程金达宅”和俗称“花厅”的“吴宝珠宅”,都是休宁颇有代表性的明清古民居,不过最值得一看的,我想还是曾有“休宁首富”之称的汪厚庄、汪宽也的“卥园”和汪家大厅。

清末民国初年,徽州曾流传着一句民谣:“休宁汪厚庄,屯溪半街商”,意指屯溪老街有半条街的商铺都是汪厚庄的——始于清同治年间,汪厚庄从开设典铺起家,先是在休宁县城和屯溪设万洪、万泰、万隆三家典铺,成功后进军上海,先后开设了多家以“鸿”字为招牌的典当行和上海滩大名鼎鼎的“祥泰布庄”。光绪二十三年他任用侄孙汪宽也担任布庄经营主任,打造“祥泰牌”毛蓝布等系列产品行销全国,出口东南亚和法国等海外市场,所获巨利多铸成金砖、金叶运回休宁贮藏,生意也从典当、布庄扩展到房地产,海阳镇大兴土木,“东街牌楼西街店,北街住房南街田”,成为休宁首屈一指的首富。

眼前这座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卥园”,就是汪厚庄所建,从海阳镇苏家巷拆迁而来的——“卥”即古代的“西”,一般出现在大篆体中,所以“卥园”又叫“西园”,不过“卥”却包含着更多的韵味:据《康熙字典》它也可读作“私”,意即“私”家园林,又可读“辛”,取意“创业艰辛”,还音同古徽州方言“嬉”,意指嬉戏娱乐之地。呵呵,有点意思吧。

只是现在所见的“卥园”,只是海阳原址汪家大院的一角——铭牌上写着,原址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包括春晖堂、厚德堂、正房、耳房、厢房、边廊、花厅、戏台、库房、厨房等,而如今所遗存的只有明代的鱼池,清代的花戏台和民国初期的边廊。

中间四四方方的鱼池不大,但颇深,石头垒筑,四周石雕护栏上雕凿着荷花、莲花等图案,线条简练,古朴典雅,带有鲜明的明代风格。

鱼池正面是清代所搭建的木构花戏台,三开间,飞檐翘角,台前依一排美人靠,可休闲观鱼赏荷,右侧是一座二层的观戏楼,底层为观戏厅和厢房,挂一“其耕堂”横匾——有说“其耕堂”为汪宽也晚年所建,后为海阳汪氏祠堂,只是将其匾额“移居”这里,是否牵强了点呢?观戏楼的二楼为家庭女眷看戏的地方,搭有防人窥视的遮羞花栏,鱼池前的边廊,则是清末民初所修建的。

呵呵,昔日大户人家的私家戏楼,据说如果来的旅游团多,还可欣赏到黄梅戏表演呢。可惜只我们三人,至多M.M和Y.E依在美人靠上,留下一张“到此一游”。

穿过侧廊,便进入紧连着的“汪家大厅”——我很怀疑这“汪家大厅”是否为汪厚庄或汪宽也当年所建,或许是从另一汪氏村落拆迁而来拼建在一起的?铭牌上没有标识,只说建于清末民国初年。它二进三开间,面宽8.5米、进深15米,由门庭、前天井、正厅、后廊和后天井组成,雀替雕刻倒挂金狮,梁托雕刻着牛马图案,堂上悬挂着“诒榖堂”匾,中堂卷轴彩绘八仙,两旁对联:“明月重圆光华益朗,瑶琴续奏音韵更谐”。

出“汪家大厅”,在另一堵外墙上镶嵌着一块字砖,M.M发现后喊我去看,仔细端详,只见上面刻着“此墙倒踏(塌)本家另做计砖瓦并工用去钱十八千文咸丰九年十一月立”——呵呵,当年老宅被拆迁至此重建,能依旧保存着这一字砖,实在是值得称道的。



古城岩最古老的两座明代建筑“万寿塔”和“高公桥”

“卥园”后山的山顶,立有古城岩最具标志性的“万寿塔”,又叫“古城塔”。

它建于明嘉靖初年(1522年),高七层29.6米,平面六角,底层红麻石为基座,砖砌塔身,外围21.3米,内空直径3.37米,底层开有两个拱门,上面每层一门,翘角挑檐,镂有花卉藤草与波浪图案。有说塔顶为生铁铸就,向东南方倾斜,1958年曾坠落,计重2400公斤——如今,古塔也只能作为标志性的建筑而远远观赏了。

除了万寿塔,能与古城岩相辉映的,就是岩下横跨横江的“高公桥”——穿过“程氏三宅”,后面筑有一开阔的望月台,台上俯瞰,江上波光桥影,犹如一幅绝妙的画图。

古城岩下的横江是新安江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源自黟县白顶山,经万安山后东流屯溪,会合率水后汇为新安江,顺流而下可直达杭州,这也是昔日万安山得以繁荣的缘由。明万历十年(1582年),徽州知府高时和休宁县令曾乾亨倡议修建横江桥以连接万安和水南,预算需银万两,用工千人,耗时一年。时万安镇居安村盐商黄廷侃慷慨捐资相助,独立修造,“厥修八百武,广四轨,崇九仞,其坚若砺矢,矫若崇虹,穹窿若三成之岭。”然而建成后,他却以“高时倡建”为由,大书勒于石曰“高公桥”——哦,架桥铺路,善有善报,这黄廷侃也因此“诏赐立坊,特拜七品散官”,只是牌坊早已不再,而他所建的古桥依然横立在横江上。

清康熙、乾隆年间,高公桥曾两次重修,如今仍保存着它明代古桥的风格,10墩11孔,长180米,宽6.4米,几可媲美歙县明代的万年桥和紫阳桥。

呵呵,“高公桥”的对面,就是我们下一站要去的休宁大名鼎鼎的“万安老街”。



相关链接:古林村黄氏父子与乾隆皇帝及苏州狮子林

苏州狮子林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初为元代高僧修行之地,清乾隆初年为休宁古林村黄兴仁买下——黄兴仁,字元长,号蔼堂,清雍正年间曾官至刑部郎中,湖南衡州知府等职,年老辞官后在苏州买下狮子林,改建为“涉园”,以颐养天年。他精心营造,深得乾隆皇帝欣赏,每次南巡,必游狮子林,并御赐黄兴仁、黄兴祖每人一匹绸缎,以示勉励。

黄兴仁有三个儿子黄腾达、黄轩和黄腾骧,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黄轩徽州府学科考取为拔贡生后,原意京城会考,后因病作罢,与考中进士的哥哥黄腾达来苏州探望父亲。适逢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于是兄弟俩得以陪侍乾隆畅游狮子林,使得乾隆皇帝十分高兴,不仅书题“真趣”匾,还即兴作《游狮子林即景杂咏》七绝三首、七律一首,其中“城中佳处是狮林”、“重来图里更怡心”等句,表达了他重游狮子林的欣喜感受。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黄轩一举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他主持纂修了宋代吴缜《五代史纂误》,还与王念孙、姚鼐、戴震等当世名儒任纂修官、分校官,组织并直接参与了对因亡明战火而遭损毁的《永乐大典》的辑修校勘。后来奉诏入值上书房,备受乾隆信重。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这时身为内廷近臣的黄轩随驾前行,陪侍乾隆再次游览了狮子林。

游完狮子林,乾隆又作《狮子林再叠旧作韵》:“山庄御苑虽图貌,黄氏倪家久系心。怡似金阊重跸驻,可忘清闷一言寻。略看似矣彼新构,只觉输于此古林。壬午摹成长卷在,展听松竹答清意。”

这位皇帝也许因为深爱狮子林,所以在北京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分别仿建了一座同名园林,然而诗中遗憾之意却溢于言表,不仅提及“黄氏”,还提及“古林”,也许他觉得古林黄氏能拥有这座园林,是一种连贵为天子的自己都没能享得的福份——于是题一“福”字,御赐黄轩,如今仍珍藏在休宁博物馆。

黄轩后提升为四川川东道,时值台湾用兵,督办军粮,却不幸病卒途中。乾隆闻讯,追加三品按察使之衔。

民国初年,拥有狮子林170年的黄氏后人将狮子林转卖给李氏,1917年又转归贝润生,如今成了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不过其最精彩的故事,我想也许还是这清乾隆年间,休宁古林村黄氏父子与乾隆皇帝的一段诗话故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昔日煌煌古城岩,新版拆建古村落